生质燃料令全球闹粮荒 巴西可以独善其身?

标签:

【大纪元4月25日报导】(中央社记者唐雅陵圣保罗特稿)从去年八月起,全球的稻米、大麦和玉米价格上涨了百分之四十。同期的牛奶和肉类成本也调高一倍。发展中国家所面临的问题最为严重,因为人民所得的百分之七十都花在购买粮食上面。非洲、亚洲和中美洲超过三十个国家陆续发生民众抗议食品价格居高不下。

世界银行报告指出,粮食涨价不是暂时性的现象,至少将持续到二零零九年。

造成食物变贵的原因有许多,其中最主要是全球人口和经济成长。

“纽约时报”报导,全球人口至二零五零年应达九十亿人,要吃饭的人实在太多;而中国和印度等新兴国家的“经济奇迹”亦产生一群新的中产阶级,“像美国人一样的大吃大喝”。两星期前,巴西总统鲁拉访问荷兰时就曾以此为借口,说目前食物涨价是正面的趋势,因为意味着“现在的穷人吃得较从前多”。

然而,在米粮与肉类等食物需求量提高的同时,却刚好碰上全球谷物产量降低,因为许多生产国家都将玉米、黄豆等用来提炼生质燃料。过去十年,无论是政界、学术界还是民间团体,都视生质燃料为拯救地球暖化和石油危机的选择,但风水轮流转,如今联合国粮农组织和国际货币基金等国际组织却指生质燃料是导致全球闹粮荒的罪魁祸首。

生产生质燃料的土地不能用来栽种粮食作物。二零零六年,美国百分之十四的耕地被用来栽种提炼酒精的玉米,估计至二零一零年的比例将达百分之三十。要扭转这样的趋势并不容易,因为只要减少生质燃料作物就会令石油价格上涨。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创办人泰纳说:“假如我们不采取行动,地球持续暖化,那么大部分的人都会死掉,剩下的则会变成食人族。”

生质燃料的捍卫者认为这些都太过夸大其词。巴西蔗糖工业联盟指称,不能将生质燃料视为令粮食通货膨胀居高不下的头号敌人,充其量只能说是其中的一项构成因素。

该联盟表示,美国使用愈来愈多的玉米提炼酒精,导致粮食短缺的确是不争的事实,但巴西的酒精乃采用甘蔗进行提炼,不会和粮食竞争;更何况,甘蔗仅占巴西农作物的一小部分。

巴西农业部长史迪凡尼斯也指称联合国所指的情况不适用于巴西,因为美国和欧洲予以农民津贴制造干净能源,却没有适当的原料提炼酒精,所以将用来栽种人类粮食的耕地替代生产燃料。

然而,新兴国家的人民收入提高和生质燃料成长迅速,的确促使国际期货价格飙涨,致使粮食产量原本足够供应本国市场的国家,如巴西,粮价跟着上涨。

理由很简单,因为期货升值,出口变得比内销更有利润,国内的农产商就开始将产品销往国外市场,减少国内市场供应量,促使消费价格提高。

为控制粮食的通货膨胀,某些国家政府采取严格管制价格和提高关税的办法。印度是全球数一数二的稻米生产国,以降低外销压低国内市场的通货膨胀;柬埔寨决定暂停两个月出口稻米;而在马来西亚,若没有政府的特别许可出口面粉,也视同犯罪。

巴西政府二十三日也发布消息暂时取消稻米的出口,以保障国内市场的米粮供应和遏止米价上涨。农业部长史迪凡尼斯说,虽然巴西的稻米产量自给自足,除了政府储存的官粮之外,每年还有八十万至一百万公吨的剩余可以外销,但政府担心的是未来六个月至八个月收成之间,青黄不接时,国内市场的供应是否能够正常。

巴西是亚洲地区以外全球最大的稻米生产国,目前的年产量约达一千三百万公吨,占全球产量的百分之二,拉丁美洲的百分之五十。巴西全国有十六州栽种水稻,面积约一百三十万公顷,主要产地是南部的南里奥格兰德州,产量约占全国的一半。

最近几星期,全世界最关心的话题都是粮食需求量提高和物价上涨带来的后续效应,巴西也接获来自南美洲和非洲多国的米粮订单,甚至还答应出口五十万至六十万公吨的稻米。但有鉴于亚洲某些国家已封锁外销,巴西也决定暂停出口。

巴西国内市场的米价在最近几周上涨了百分之三十,为促进内销和平衡价格,政府也决定拍卖储存的一百四十万公吨官粮其中的一部分。由于今年三月以来全国约达一千两百万公吨的稻米收成,迄今只售出一百五十万公吨,官方认为是产商故意囤积,打算等到价格上涨后再抛售。

据芝加哥期货市场(CBOT)指出,近三个月,每袋五十公斤米的价格已从十五点五美元涨到二十四点四六美元。

史迪凡尼斯表示,巴西政府会随时注意全球稻米生产大国的动态。他相信,因为巴西还有数百万公顷的耕地可以使用,只要产商认为价格有利,随时可以提高稻米产量,让供应情况在明年就可以恢复正常。

相关新闻
泰国:不哄抬米价 今年出口900万吨
全球粮荒!印尼限制稻米出口
休耕地复耕?台农粮署:评估中
研究:强烈圣婴年 国际米价恐涨1成6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