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图:香港长洲太平清醮

人气 10
标签:

【大纪元5月15日讯】(大纪元记者韩婕综合报导) 己经有二百多年历史的长洲太平清醮(又称包山节/Cheung Chau Da Jiu Festival/Cheung Chau Bun Festival),是香港长洲居民在地方上举办的一个太平清醮活动,现于每年农历四月举行,为当地最大规模的一个传统活动,吸引不少人士慕名参观。

太平清醮的由来

位于香港西南方的长洲小岛,大约二千年前经已有居民于岛上居住。及至明朝,长洲已经演变为一个繁盛的渔港。由于长洲岛上居大多是以渔业为生,曾有“小金山”之称誉。

据说,在几百年前,沿海一带除了常受到海盗侵袭外,有一年长洲岛上曾发生一场严重的大瘟疫,死去不少居民,所以居民就扮成神祇在长洲的大街上游行,驱赶瘟神。至疫症戢止后,居民定于每年农历四月上旬或中旬择日举行“太平清醮”以谢神恩,以抚慰当年死者的亡魂。另一个说法,则指太平清醮是一年一度的斋醮活动。


长洲居民多以捕鱼为生


太平清醮的仪式

长洲太平清醮,主祀北帝,原本太平清醮是北帝诞其中一项庆祝活动,但举行日期并不一定是北帝诞当天,可以分别进行,节期在农历四月,为期八天。

太平清醮又名清醮、打醮是地方上酬神谢恩的一种道教仪式,借此酬谢神恩、祈求洁净、赦罪和再生,其中以依赖渔业和农业为生的村民最为看重。活动中包括有“迎神”、“斋戒日”、“祭神”、及“会景巡游”,及压轴的“抢包山”,期内还有有酬神大戏,热闹而隆重,每年都吸引不少本地或外国游客参观。

在祭祀仪式,大会都会邀请一些得高望重的法师来港主持仪式,祈求风调雨顺,本港社会繁荣。还有放生仪式,希望能够种善因,得善果。

经过长期的演变,香港的打醮形式和规模已逐渐标准化,由筹备至完成往往需时一年。每次太平清醮不少村内均会搭建大型戏棚公演粤剧,醮场并有摊档售卖各种驱邪的吉祥物,热闹非常,其中以长洲举行的太平清醮最为著名,目前香港约有四十个乡里维持打醮的风俗。

会景巡游

从前的会景巡游只是由长洲居民带着神祉的神龛在岛上的主要街道上走一圈,以示北帝与其他诸神巡视长洲并祝福荫庇岛上居民。

自从于三十年代左右,长洲居民由广东佛山引入了飘色巡游后,会景内容就变得丰富而多采,成为节庆的高潮。长洲各地区的社团、体育会、商号等都会派出表演队伍,当中属“飘色”最具有地方特色,有舞狮、舞麒麟、舞蹈、彩旗等表演,唯独不能舞龙,因为水上人最忌龙的。

飘色巡游,是中国一项民间表演,在这个表演项目中,由小孩被支架撑着,扮演中国历史人物、经典小说中的人物,以及新闻时事、政治名人等,在街上巡游演出。从飘色题材之选取,可看出当年港人热衷的议题和关注的事情。

抢包山

长州太平清醮的另一高潮是抢包山,在北帝庙前三个用竹棚搭成、挂满平安包的包山是节目的压轴。
据说早于18世纪的清朝,长洲已有抢包山的活动。于太平清醮中,在会场道坛旁竖立三座由包子积成的包山,供居民抢夺,传统上,摘得包子越多,福气就越高。

当时的居民以建筑搭棚用的竹条建起支架,在道士主持的仪式中,道士会替包山上的馒头作法,这些被祝福的馒头会在整个斋醮仪式结束后给长洲居民抢去,相传吃过后便会得到神灵祝福。

但因1978年的抢包山活动中,一座包山因不胜负荷而塌下,导致24人被压断手脚受伤。香港政府便因此而禁止了这项活动,改以派包代替,以策安全。于2005年,停办了26年的抢包山活动才在港府监督下重办。

抢包山通常会在太平清醮的最后一晚举行。村长在子夜零时、一声号令后,逾百名男子便会爬上包山,尽他们所能抢夺包子。数分钟内,数以万计的包子便一扫而空,而抢得的包子则会与其他居民分享。

现代抢包山

现代的包山高14.42公尺,是由结构工程师认可的物料和方法搭成,内部的支撑结构为钢架,外部以竹枝搭衬,以保留传统风貌,来确保包山的安全。

每个包山只挂上了6,000多个包子,而包子改印“平安”二字,至于爬包山人士均需接受香港攀山总会的攀包山及防堕安全训练,及做足安全防范。经当局严格选拔后,只有十二名参赛者获准参与抢包山。而包山上原本的有馅包子也由塑胶包取代,美其名日环保。

走形式 忽略传统本意

从前七、八十年代时,全长洲居民均会严遵三天斋戒的规矩,不单所有餐厅不会在这三天供应荤菜,也严格要求每位游客不可自备荤食到长洲。如今规定变得较宽松,太平清醮期间仍有荤食可买,而官方的的斋戒期亦已由整整三天,改为两天半。

有学者和社会人士批评,港府将太平清醮包装成庙会节庆旅游项目,又将抢包山改成攀山比赛,为“不伦不类”、“商业化”、“文化承传欠奉”。

科技大学人文学部廖迪生教授指出,节庆传统跟人类经济活动生活方式有密切关系,所以文化风俗传统隐含社会结构意义,而政府首创的“抢胶包”,跟当地人、当地社会文化全无关系。指责港府官员处理抢包山的态度,是将传统文化承传变成旅游收益项目,既无内涵,亦无生命力。

长洲建醮会认为政府接手主办的抢包山不是传统,所以不与为伍。乡民认为,现代的抢包山只是一个爬山比赛,不能叫抢包山。真正“抢包山”是大家都有份,喜欢拿几个包就拿几个包。

也有评论指出,抢包山传统意义是为岛民带来平安、健康;如果将抢包山变成体育竞技,将会令抢包山的精神面貌尽失。

2008年5月12日,香港长州居民举行了一年一度的包山节活动。(图片来源:Getty Images)


长洲

人们拜神上香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起诉江泽民第一人--千万富翁朱柯明的故事(下)
四川什邡重灾区化工厂倒塌恐泄致命毒气
香港法轮功学员欢庆大法日 不忘讲真相
为四川地震损失作一个初步评估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