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汶川大地震原因为印度板块向东挤压

人气 95
标签:

【大纪元5月19日报导】(中央社台北十九日电)中国地质调查局最新分析指出,五月十二日四川汶川地震活动的机理,可能是印度板块向北东方向持续的挤压引起。

中新社报导,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布四川地震灾区地质简图,并进行分析评价表示,五月十二日四川汶川一带规模八地震发生在著名的龙门山断裂带上。断裂带是成都平原与川西高原的结合部,也是一个大型的重力异常梯度带,两侧地块的基底深度和厚度都有数十公里的差异。

分析指出,断裂带有大量的断裂及活动断裂组成,后续的地应力释放造成的断裂活动形成余震。而这次地震活动的机理可能是印度板块向北东方向持续的挤压引起。

资料显示,历史上这个断裂带曾经发生过多次大的地震。如一九三三年八月二十五日,川西发生规模七点五地震,九千三百多人遇难;一九七六年八月十六日,四川松潘、甘孜发生规模七点三大地震。

中国地质科学院专家认为,根据观测,印度板块现正以每年五十毫米的速度向亚洲俯冲。这个地质活动在造成青藏高原隆升的同时,因东侧四川、鄂尔多斯低地形形成的位势和重力势差,还造成高原向东的侧向流动和挤压。

四川、鄂尔多斯地块比较稳定,自一点六亿年以前的晚侏罗纪以来,深深地扎根于地球的深部。青藏高原向东的挤压,在这个稳定地块突然受阻,必然在两个地块接触地带发生应力集中和变形。汶川地震是青藏高原向东巨大挤压应力持续释放的结果。

中国地质科学院专家分析,汶川地震显示青藏高原的挤压应力集中区已经由北部转向东部,沿中央龙门山断裂带约两百公里长的地带释放,能量巨大,波及范围广。

汶川地震最大的特点是传统的龙门山冲断层,发生明显的右行水平位移,正因为此,沿龙门山断裂带,震中的汶川,北东方向的茂县、绵竹、北川等县市,都遭受重大损失。

中国国家数字地震台网的分析结果和美国地质调查局的监测结果都显示,汶川地震震源深度十公里,属浅层地震,具有巨大的破坏性。

据报导,一般认为,两个板块的界面摩擦作用形成地震。印度板块向北俯冲到亚洲板块下,主俯冲面一般深达四十至八十公里。而汶川地震震源深度只有十公里。这个现象引发中国地质科学家新的探讨,并在地球物理数据支持下,提出青藏高原向东分层流出的观点。原来以为,青藏高原是整体的地壳地幔物质向东流动,现在看来,这个流动不是整体发生,而是分很多层发生,而且不同层间流动的速度也不一样。

相关新闻
济助四川震灾  韩星张娜拉捐十万人民币
四川震灾 期货公会捐款100万元
杨建利公民行抵纽约
韩星张娜拉捐十万赈灾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