箭竹产地全毁损 成都基地力保猫熊不外迁

标签:

【大纪元6月6日报导】(中央社台北六日电)中国四川大地震后,成都周边四个产竹基地严重损毁,猫熊的必备食品箭竹全靠从外地高价购买。面对国宝“搬家”的可能,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工作人员虽然必须节衣缩食以保障猫熊的生活水准,仍表示:“我们虽然摇得凶、垮得惨,但熊猫定能养得起!”

香港“文汇报”今天报导,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办公室主任蒲安宁表示,“现在卧龙都没有竹子了。”说起猫熊的一日三餐,蒲安宁甚为忧心。

报导指出,大猫熊最重要的栖息和繁殖地之一—青川县唐家河自然保护区在地震中遭到大面积破坏,三千多亩箭竹林被毁,区内巡护、监测大猫熊的道路七成被毁。仅只这一区,经济损失就高达人民币一亿六千两百万元(约合新台币七亿元)。

蒲安宁说,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在震后,曾紧急运送大批竹笋、苹果等大猫熊食物赴卧龙应急,但成都基地的竹子供给自始至终都非常紧缺。

据报导,依成年大猫熊每天食用三十到四十公斤箭竹计算,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六十八只大猫熊每天需要近三千公斤箭竹。

蒲安宁说,“虽然还可以高价买外地的竹子,但毕竟财力有限,支持不了多久。”

他表示,成都虽然不在震央,但“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损失很大。猫熊别墅、笼舍、监控系统、电网等全部遭到破坏,损失达三百多万元;而繁育科研中心的多套进口设备在地震中被毁,需要六百多万元才能恢复。

另外,“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原本是著名旅游景点,但因为地震,现在变得冷清异常。

蒲安宁说,“原来游客每天平均五千人,但现在还不到一百人。”

他指出,旅游收入原可满足基地饲养猫熊、进行科研活动的花费,但现在经费来源已捉襟见肘,加上年初南方雪灾、西藏暴乱和取消五一黄金周的影响,“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的旅游收入只有去年同期一半,损失达一千万到一千五百万元。

报导说,尽管日子难过,“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工作人员都坚守一项原则:“再苦不能苦国宝。”

因此,这些猫熊虽然身在灾区,但生活品质没有下降,依然有吃有喝、有玩有乐;猫熊的冷气不能省,工作人员却连电扇也不愿意开。

外传中国有意建立四川省以外的大猫熊繁育基地,将江西、湖北、浙江纳入“大猫熊第二故乡”。对此,一名猫熊专家说,“大熊猫通过几亿年进化,最后留在四川生活,是有道理的。这里才是它们的家。”

相关新闻
日人对于胡锦涛答应租日猫熊忧喜参半
东京高价租借猫熊  日本民众表达反对
赠台大猫熊团团与圆圆安然无恙
探视猫熊遇地震受困  19名英游客被平安寻获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