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ECFA增加就业 台湾劳团态度保留

人气: 1
【字号】    
   标签: tags: , , ,

【大纪元10月22日讯】(大纪元记者于倩综合报导)台湾劳委会评估签署两岸经济合作架构协议(ECFA)至少可为台湾增加10.5万个工作机会,劳工团体持保留态度,因为很多人根本不清楚什么是“ECFA”,决策过程中,劳工代表也没有获邀参与讨论。民进党22日表示,台湾行政院劳委会与中经院所做的ECFA评估报告,采用“充分就业”的模式,与台湾现实状况不同,是避重就轻。

劳委会日前公布签署ECFA后,可望增加GDP0.7%-0.824%,就业机会则增加10.5~12.5万个。台湾经济部委托中经院动态模拟推估的GDP成长达1.65%- 1.72%,就业人数则增加25-26万人。对于两个版本数字出现很大落差,台湾经济部国贸局长黄志鹏说,主因是模拟模式不同,劳委会采“静态模拟”,中经院采“动态模拟”,如果同样以静态相比,两份报告的增加就业人口数,其实是差不多的。

对于签署ECFA可以增加就业机会,台湾劳工阵线联盟秘书长孙友联指出,民众根本不清楚ECFA内涵到底是什么,而根据香港与中国签署CEPA的经验得知,两岸签署ECFA只是加速产业与专业人才前往中国,剩下的反而都是低所得工作机会。

孙友联说,香港与中国签署CEPA之后,因为带进观光客,而造零售业、服务业工作的增加,但是却造成3低的结果,低薪、低技术、低劳动条件。

台湾劳动人权协会执行长王娟萍则质疑,政府口口声声表示不会枉顾劳工权益,但从推动ECFA至今,却从来没有邀请劳工代表参与讨论。王娟萍说,在整个谈ECFA过程当中,如果没有劳工声音,怎么让劳工放心。

对于政府的ECFA报告,民进党发言人蔡其昌22日上午表示,劳委会与中经院所做报告均采用全球贸易分析模型(GTAP)及一般可计算均衡模型。此模型本身为“充分就业”模型,用此模型推估会增加多少就业机会或减少多少工作机会,根本违背模型假设,且与台湾的现实状况不同、避重就轻。

他指出,签订ECFA后,对现有就业人口而言最直接且严重的冲击就是失业,除了失业外,包括减薪、取消津贴与相关福利,但这些冲击完全没有反映在劳委会的评估报告中。

台湾经济部国际贸易局长黄志鹏10月下旬将与中国进行ECFA非正式协商,民进党籍立委潘孟安表示,到底台湾及中国各要开放那些项目,政府在要去谈之前应让社会了解;中国国民党立委徐中雄建议经委会可以召开秘密会议,要求经济部对这议题进一步说明。◇
(http://www.dajiyuan.co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