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巴马刚走 美即对中贸易制裁

【大纪元11月26日报导】(中央社记者焦兴华特稿)美国商务部制裁中国油井管,涉及金额约27亿美元,是目前为止美国对中国最大贸易制裁案,显示就在美国总统奥巴马结束北京行不到一周,近10年来最大规模对中贸易制裁已经展开。

最近贸易保护主义涨潮,持续冲击中美关系,继无缝钢管出口限令,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也对从中国进口的铜版纸等征收反倾销和反补贴关税。

此次引起外界关注的是,美国商务部24日作出终裁,以中国油井管存在补贴为由,宣称将对相关产品实施10.36%到15.78%的反补贴关税制裁,这是迄今对中国最大规模制裁案。

奥巴马前脚刚走,美国商务部就出重手。中国警觉事态严重,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姚坚批评美方此举是“歧视性做法”,美方应恪守G20峰会的承诺和日前奥巴马与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达成的共识,反对贸易保护主义,避免滥用贸易救济措施。

代表中共官方立场的新华社严词批评,受到美国国内经济下滑、保护主义抬头以及政客操弄等因素影响,美国最近频繁对中国产品实施贸易救济措施,“中国制造”成为美国保护主义抬头的最大受害者。

香港媒体今天提出警告说,虽然中美贸易摩擦已经常态化,但这一波美方贸易保护锁定中国高端出口产品,意在打压“中国制造”升级,中国不得不提防。

这篇报导分析,按照某些美国人的思维,希望中国污染自己的环境,将生产过程中大量产生二氧化碳的钢胚等初级产品出口给他们,由美国人将这些初级产品进行不费分毫环境代价的深加工后,再高价卖回给中国。

这样一来,中国制造业永远只能停留在初级水平,而具有高附加价值的中间关键环节永远由美国人掌握。这次被美国人盯上的油井管及先前遭到“双反”的无缝钢管,均属中国钢铁产业中的高端产品,含有众多中国自主知识产权成分。

据中国商务部统计,目前全球超过3成的反倾销调查和超过7成的反补贴调查都是针对中国出口产品,中国前3季被贸易救济调查产品的总额高达102亿美元,全球贸易保护进一步抬头,中国深受其害。特别是美国,与中国的贸易摩擦在不断增加。

根据美国商务部统计,2006到2008年,中国输美的“油气井采油管件”在数量上增加了203%,去年的总值为26亿美元。如今,要对同类产品课征高达27亿美元的反补贴关税,不是摆明了要让该产品“进不来”?

据统计显示,今年1至9月,美国对中国发起贸易救济调查14起,涉案总额达58.4亿美元,大幅上涨639%。

中国最近饱受国际保护主义冲击,中国官员忙得焦头烂额。中国商务部长陈德铭近日在法国“费加洛报”撰文大声疾呼,重申反对保护主义,呼吁各国在2010年前不得频繁使用贸易救济措施。

陈德铭担忧,新的全球经济失衡论正在助长贸易保护主义,即试图把限制其他国家出口作为应对危机之道,这将对世界经济复苏造成极大威胁。

相关新闻
苏澳港纳自由贸易港区 电动车业者将进驻
台美TIFA谈开放农产品? 施颜祥:未必有结论
台美TIFA  薄瑞光:美贸易代表署12月访台
出席美商会 司徒文再谈美牛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