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本哈根救气候 重塑地球的挑战关键

标签:

【大纪元12月1日报导】(中央社阿姆斯特丹1日美联电)即将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Copenhagen)召开的气候高峰会目标在改变人类利用地球的方式,从能源的生产、住宅与城市的建设,甚至地景的塑造无所不包。它同时也计划在过程中重新分配财富。

难怪它很难达成协议。

最近几周以来,它的展望一度发光,但很快黯淡下来,之后又再度大放光明。

美国总统欧巴马在日前亚洲访问时有关哥本哈根将无法达成最后协议的说法,让各方期待大受打击。但后来他又表示尽管国会扯后腿,美国仍有意在会议中作进一步的努力,这让全球重新燃起希望。

为免会议陷入僵局,各主要国家政府虽已先后宣示将加强管制本身的温室气体排放,但各方仍睁大眼睛看美国的作法。

面对各国逐渐升高的不耐,美国代表团可能在会议中提出方案,承诺在未来10年内照2005年温室气体排放标准减少至少17%。这个目标数字来自一项在国会等待立法的法案。

目前已有超过英国、法国、德国、澳洲、巴西、印尼、日本与西班牙等65国的领袖表示将参加本月7日到18日的哥本哈根会议,并承诺将运用本身的影响力促使会议成功。

但成功与否是一个定义问题。两年前开始会前磋商时,各国代表原本预期在哥本哈根签署一个完整条约,以取代1997年明定37个工业化国家排放上限的“京都议定书”(Kyoto Protocol)。当时美国以未对中国、印度及其他新兴国家设义务拒绝签署议定书。

这次地主国丹麦以及联合国表示,哥本哈根会议只要对主要政治条件达成共识即可,其他如技术问题、法律文字等细节,则可留待未来半年到1年内解决。

但许多开发中国家则认为这还不够,坚持本次会议应以订定完整法律文件为目标。

对于设定哥本哈根目标的歧见,显示过去200年来一方面工业大国在聚敛庞大财富的同时,向大气层排放大量二氧化碳及其他工业废气,另一方面许多国家却仍在挣扎解决境内饥饿问题,所长期累积的极度不信任。

部分非洲国家新近组成的好战集团,可能进一步困扰哥本哈根会议的磋商。这个约有50个成员的集团上月才自西班牙最后一次会前磋商中退席,指控西方国家缺乏诚意。

无论哥本哈根会议对各项议题达成何种协议,它们都必须获得192个国家的批准。

相同于所设定减排目标将2012年失效的京都议定书,本次会议目标在设定工业化国家2020年时的减排目标。不同于京都的则是,本次会议也有意要求发展中国家提出向低碳(经济)成长转化的详细计划。至于这些计划如何纳入协议以及各国是否应为这些计划负责等问题,目前尚无成算。

第二个头痛问题就是钱。富裕国家究竟应出多少钱来协助贫穷国家因应气候变化,主要新兴国家是否应分担这个全球基金,以及这些钱到底应如何分配及管理,并赋予开发中国家相同发言权等,在在是问题。专家估计,这个基金的最终规模可能高达1500亿美元。

根据联合国的评估,加总各工业化国家所宣布的2020年减排目标,将仅及减少1990年排放量的16%到23%,远低于科学家评估所需的25%到40%。

最近几周以来已有部分国家提高了减排目标,也有部分开发中国家承诺能源改革。日本新政府宣示将依1990年排放量减排25%、挪威承诺减排40%,而不受条约拘束的南韩也志愿减排4%。

在发展中国家部分,印尼承诺控制会产生碳的森林砍伐,并减排26%。巴西表示将在2020年前减少森林砍伐面积80%。而全球最大排放者中国则表示将在2020年前达到太阳能、风力等再生能源占总体能源15%的目标,每个单位产值的能源消耗量也将减少20%。(译者:中央社杨超寰)

相关新闻
对蟹状星云的新研究 希望解开其起源和成分
巨型UFO现身露天剧场 12目击者:凭空消失了
NASA砸巨资 委托SpaceX协助“销毁”太空站
研究:新型油漆既能净化空气又能自我清洁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