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南作协选出正副会长及理事

并邀请画家刘昌汉主讲流浪的意涵

标签:

【大纪元12月22日讯】(大纪元记者金沙休斯顿采访报导)美南华文写作协会于12月12日星期六下午2时至5时在侨教中心二楼203室举行每两年一次的会员大会,选出新会长石丽东、副会长王云英及11位理事,并邀请国际著名画家刘昌汉主讲“从艺术与文学谈流浪的意涵”。

11位理事为钱莉、陈紫薇、陈瑞琳、陈一飞、马德五、谢霖、唐一怒、吕芳菲、陈绮红、张天润、袁潘雪琴。会长谢霖表示,在任期间(由2007年12月到2009年12月)所办的各项活动包括:邀请作家於梨华、卓以定、石丽东、简宛、夏烈等人发表演讲以及刘再复对于“红楼梦”的探讨等,而她在任的最后一项活动就是12日的大会邀请到刘昌汉和大家畅谈流浪。

刘昌汉是国际著名艺评家和画家。他表示,流浪的意义和流放、流亡不同。他自己就喜欢流浪。林猩岳介绍他是“流浪艺人”,说他是“浪子乡愁”。而每个人心里面都有“流浪”的基因,例如赵孟頫画的苏东坡、龙应台写的“大江大海1949”、以及齐邦媛写的“巨流河”,都表现出这一点。至于流放在外则完全不同。流亡的作家有伏尔泰、卢梭、屠格涅夫、索忍尼辛,以及高行健等;而台湾的流浪文学《浊水溪》《远眺火烧岛》《归乡》还有加拿大大雁的迁徙,也都是“流浪”。

刘昌汉将流浪分为5种,并以著名的文艺和绘画作品来说明它们的意涵。有宗教的流浪,如米开朗基罗的《十诫》,但丁的《神曲》。种族的流浪如吉普赛人和犹太人,歌剧《卡门》写的是吉普赛人,《屋顶上的提琴手》演的是犹太人,《根》写的是美国黑人。地理的流浪如希腊的文学和史诗、流浪文学《白鲸记》《海狼》《老人与海》;后殖民的流浪,如《百年孤寂》,台湾也是“后殖民艺术”。心灵的流浪:如犹太作家卡夫卡的作品,以及杰克伦敦的《旷野的呼唤》《白牙》等。


美南作协选出2009年12月开始的新任正副会长,图为新旧会长合影。左(前)是2007年12月就任的前会长谢霖、(后)前副会长陈绮红,右(前)是2009年12月就任的新会长石丽东、(后)副会长王云英。(摄影:金沙/大纪元)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艺文消费抵税  台艺文界盼纳文创法
陶艺、茶艺相结合  怡情养性提高生活乐趣
夏小强:为什么文化部把“偷菜”改成“摘菜”
刘兆玄 将接文化总会会长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