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西方美学嘛也通 书道会通解书法之美

人气: 10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12月7日报导】(中央社记者陈韵聿台北7日电)关于中国书法哲学、艺术的论著不少,退休媒体人黄瑞南新书“书道会通”除综析古今论述,还加入西方美学观点,尝试开拓书法美学新天地。

黄瑞南曾从事新闻工作多年,因大学时代即热爱中国书画,在编辑采访工作之余,仍笔耕不辍,近年退休后专事书画。

在“书道会通”中,黄瑞南罗列历来书法论述的分歧点及古今相关资料,并导入中西美学理论。

他在绪论表示,作品取名“书道会通”有特殊意义。魏晋南北朝盛行老庄学说,书写艺术被视为表现道家思想的载体之一,因此称“书道”。到唐代,书法界开始讲究用笔、结构、章法等,书道进入“尚法”时代,才改称“书法”。

黄瑞南认为,名称虽有变换,书法家对艺术高度的追求是一样的,“道”字意涵较属技艺层次的“法”字高,“书法”应正名为“书道”。

黄瑞南表示,“书道”也曾启发西方艺术家。例如英国美术史学者赫伯特里德(Sir Herbert Read)曾说,西方抽象表现画派和中国书法艺术有密切关系。

黄瑞南并举18世纪清代书法家伊秉绶在隶书的创新为例,其隶字造型结构与100多年后“新造形主义”(Neo-Plasticism)开创者蒙德里安(Piet Mondrian )主张的艺术原则如出一辙。

新造形主义是比抽象主义更抽象的艺术,作品由水平线、直线及三原色、白、灰、黑等朴素色基及几何图象构成。黄瑞南认为,艺术的道理,东西相通。只要作品充分掌握形式美基本元素,无论写实或抽象,都能令人感动。

他也说,清代何绍基融通各书、以朴实内敛为尚的字,及齐白石几笔淡墨灵动传神的虾,都是很好的例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