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人:新兴国家 信用崩盘隐现

标签:

【大纪元3月2日讯】〔自由时报编译陈柏诚/综合报导〕根据《经济学人》报导,由于投资人接二连三自新兴国家逃离,在货币、股票以及债券价格重挫下,未来可能会有更多国家发生外债违约。一些中东市场,尤其是杜拜已经陷入危机,其他新兴国家则可能跟着崩塌,产生所谓的骨牌效应。

该文透过三项指标—经常账赤字、短期负债以及银行贷存款比率,来判断一国面对全球信用危机时的脆弱度。就经常账赤字占GDP(国内生产毛额 )比重而言,去年许多小型东欧国家都出现二位数赤字,巴基斯坦、南韩以及波兰今年经常账赤字可能达到八%或以上,相当于泰国在一九九七年亚洲金融风暴发生前的赤字水准。

一九九七年初,泰国的短期负债达其外汇存底的一三○%,预估目前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的短期负债比率都超过二五○%,汇丰(HSBC )预估南韩此项比率将在年底超过其正在萎缩的外汇存底,印尼、南非以及匈牙利的外汇存底越变越薄,俄罗斯情况亦然。

用来衡量银行体系健康度的银行贷存比,俄罗斯、巴西、南韩以及匈牙利等国在这项比率皆逾一,意味所属银行依赖海外贷款,为国内放款提供融资,因此将因为全球信用危机而饱受压力。

相较之下,亚洲新兴市场整体来看仍是全球新兴市场中最安全的市场。仅南韩因为庞大的短期外债,以及银行高度杠杆操作,风险和波兰一样高。

上述三项指标只能评估各国的相对风险,要评估一国在面对危机时的绝对风险,必须预估未来十二个月的对外融资需求。瑞银分析师安德森计算四十五个国家对外融资和外汇存底的差距,发现只有十六国出现融资差距,其他国家的外汇存底即使没有新的外资流入,皆足以应付未来一年的国际支付所需。这十六国全都位在中欧或是东欧,榜上有名的还有两个大型新兴国家:巴基斯坦以及南非。

大多数新兴市场拥有庞大的外汇存底,有助于避开危险,不过很不幸的,信用危机持续越久,这些国家的外汇存底就会缩水得越厉害。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陈破空:温家宝访欧,心态如中学生
评等降融资难 亚洲企业面临破产危机
胡少江:世界经济危机将成为“中国奇迹”的终结者吗?(1)
敬纸 : 解决经济危机怎能倒行逆施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