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孩子的世界一同放大

李蓓洁
【字号】    
   标签: tags:

放弃高薪,决心回家做个全职妈妈的资深媒体人陈安仪, 如何走过当全职妈妈适应痛苦的“撞墙期”,跟孩子一起玩出更宽广的世界?

操场上,精力旺盛的雨桐、雨青姊弟听着足球教练指令跑跳如飞,一身漂亮的小麦色肌肤,笑靥灿烂。明明从小在都市长大,却有山林孩子般单纯健朗的气质。玩,是这对八岁、四岁半小姊弟的生活重心。他们不必大半天关在幼稚园或安亲班冷气房写功课,也不必到处赶场上各种语文、资讯才艺班,阳光、大自然、书本,噢,还有最重要的,一位全时陪伴在他们身边的妈妈,加起来就是最坚强的师资阵容。

二○○五年,曾是资深媒体人的陈安仪告别了工作了十余年的职场,放弃一份可观的优渥收入,回家做一个全职妈妈。 对许多回归家庭的全职妈妈来说,在她们递出辞呈的那一天,就已经下定决心:选择“放大孩子的天地,缩小自己的世界”。但是,对陈安仪来说,自我与孩子,不是无解的零和习题。成为全职妈妈以后,她为一双儿女铺陈了更丰富的童年,但她的世界并没有因为“离职”而变得狭窄局促,反而更加自由开阔。

她身兼自由写手、当红部落格格主、亲子书籍作家、谈话节目来宾以及妈妈社群“妈妈Play亲子聚会”经营者等多重角色,她带着一群妈妈及孩子们到处上山下海,共同学习各种新事物,她每天活力充沛,忙得不亦乐乎,不只放大了雨青、雨桐的世界,也放大了自己与更多全职妈妈的世界。

拒当绝望主妇

离开职场前,陈安仪是个敬业、出色的影剧记者,工作游刃有余,称得上是老板的“爱将”,但为了孩子,还是选择离开职场。

曾是母乳协会发起人之一的陈安仪,当然主张让孩子吃母奶,可是儿子雨青有个毛病:不大愿意接受把母奶预先储存起来的瓶喂方式,一定要亲喂才肯喝。可是陈安仪白天要工作,特别是周一、二周刊要截时,更是忙得昏天暗地,哪有办法时时刻刻都在孩子身边?为免孩子饿着,婆婆只好牵着大的、抱着小的,特地到杂志社找妈妈亲喂,相当折腾人。

不只小的有状况,老大雨桐在幼稚园适应得不是很好,才读一个学期就中断了,跟婆婆留在家里,但老人家习惯整天都开着电视,陈安仪觉得这样对孩子不好,遂下定决心,离开媒体回家当个全职妈妈。

经济,是成为全职主妇的第一个冲击。放弃了年薪百万的工作,家庭收入顿减,仅靠先生一份薪水养家,必须处处撙节用度,但这对原本就物欲淡泊的陈安仪来说,还不构成什么大问题,生活节奏的剧变,才是真正的挑战。以前上班虽然忙碌,仍可忙里偷闲上上网、收收信、打打电话,但回归家庭后,她发现,“居然完全没有‘自己的时间’了。”家事就像是一场无止尽的恶梦,似乎永远也做不完!

她就好像是希腊神话中的薛西佛斯,被天神宙斯惩罚,每天必须把巨石推到山顶,但这块巨石隔天会自动滚下来复归原位,被迫得日复一日执行这毫无意义的任务,让她烦躁异常。加上孩子黏她黏得紧,走到哪儿就跟到哪儿,“就连想上个大号,小孩都想硬挤进来缠着!”想做什么都不自由。

整天关在家里,跟婆婆的摩擦也增加不少,这种封闭的生活状态,对天性外向、好交朋友的陈安仪来说,不啻是一种酷刑,她深爱孩子,乐意当一个全职妈妈,但却拒绝作一个“绝望主妇”,决定要大步跨出去!

大人、小孩都能找到朋友

“全职妈妈是很苦闷的,许多全职妈妈其实都是‘假性单亲妈妈’,”陈安仪观察这些妈妈们,先生早出晚归,几乎所有育儿责任都落在她们肩上,和真正单亲妈妈不同的,或许只是晚上有个丈夫会回家同榻而眠吧!

有些几乎足不出户“假性单亲妈妈”,活动范围就只有那二、三十坪的住家,机械化重复得不到掌声回馈的琐碎家事,与儿女的互动是唯一的人际关系。长日悠悠,个中的寂寞、孤立、无助滋味,不是职场女性可以理解的。 经历过一段初任全职妈妈的“撞墙期”,陈安仪不只希望自己能够重寻快乐,也希望能够帮助那些身处苦闷处境的全职妈妈们。

热情的陈安仪原本颇有经营社群的聚人天赋,好几次无心插柳举办的小型聚会,最后却都能“壮大”成团。之前还在当记者时,因为排休日是星期三,朋友多半在上班,她觉得一个人带孩子玩颇无聊,曾在网路上号召一些妈妈组成“play group”共同出游,因为口碑不错,演变为常态活动,加入者愈来愈多,最高纪录曾经有二十组亲子同时参加的经验,大家还戏称这个社群为“安安旅行团”(陈安仪小名叫安安)。

因为这个“play group”,让陈安仪体会到“支援系统”对母亲的重要性。有时候,若刚好有工作无法休假,她就先把孩子们载到定点,交给同团妈妈后再赶回去工作,等到傍晚再去接小孩。因为平常大家都玩在一块,孩子们都已经与这些阿姨们建立熟稔的信任感,即使陈安仪离开,也能自在跟同伴们玩耍,而陈安仪也能安心工作,不必担心孩子温饱或安危。

对全职妈妈来说,这个社群除了提供一个有共同话题的人际圈以外,因为彼此倚赖照应,容许她们偶尔对“妈妈”这个角色按下暂停键,暂时放下尿布奶瓶,把孩子托给play group的相熟妈妈看顾,放自己一个晚上的假,跟先生单独出去上馆子或看场电影,重温未婚时期的约会甜蜜。

在这个play group中,陈安仪与几个住在附近的妈妈们,彼此感情特别好,就共同创办了“妈妈play亲子聚会”,让更多妈妈可以带着学龄前的孩子一起来玩耍、分享育儿经,有时候,也举办亲子烘焙、亲子读书会、编织等主题聚会,让妈妈跟孩子都能交到朋友。

在这么多位妈妈的共同策划下,雨青、雨桐以及其他孩子们,有着更多采多姿的童年,友伴随行,行程满档,档档都是好玩的活动,游泳、踢足球、拔萝卜、露营、做点心、参观消防队,孩子们在过程中不但得到乐趣,同时也学会知识与分享。

任何过度的牺牲,都会使幸福倾斜。陈安仪用行动证明,妈妈不必扮演独力拉拔子女长大悲情角色,她们可以跟着孩子一起快乐、一起成长。

转载自亲子天下双月刊,天下杂志出版◇(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拥抱是一种很甜美、很温馨的感觉,还记得曾经上过这么一堂课,教授要教大家体会拥抱,拥抱对西方人来说是很自然而常见的事,这个课题对东方人而言,却是很大的挑战,朴实的民风、保守的道德观念让很多人不知道拥抱的滋味,教授恳切的说,拥抱是一种压力的释放,是一种关怀与爱的传达,更是不可或缺的健康的资粮。
  • 初为人母,在欣喜之余,我常问自己该如何扮演好自己的角色,留给孩子些什么?是金钱、学问,还是……反复地思考后,我体会到“万贯家财也换不回一个浪荡子”。因而,以良好的身教及亲子互动去培养一个身心健康、人格健全的孩子,就成为我当时的目标。所以,在儿子成长过程中,我虽然不算是个负责尽职的母亲,但从不曾缺席,也未曾让他当过一天的钥匙儿;如今,儿子已长大成人,也有正当的工作,多少往事如今回忆起来还真是既惭愧又欣慰。
  • 秀凤的女儿顺利上了中部一所口碑不错的大学,她喜悦的眉梢带着一丝甜蜜与满足,在这世上她是最有资格为女儿的上大学分享喜悦的,因为她在这段成长过程中确实付出了许多心血,尤其是在国中那段青涩的叛逆时期。秀凤说:“那是一段令人难忘的回忆,因为自己确实在事件中真正体会到什么是一起成长。”秀凤说起这段一起走过的成长路:
  • 我不后悔为孩子的付出,让白发生起,让事业夭折,让青春远去;只因为孩子是我生命中重要的伙伴;就在要求与反省中,我也强化了自己性格中的一些弱点,在教育孩子的互动中,透过不断的省思,让我看到内心真实的自己,厘清了自己童年的一些阴影,也看清世事的真相与本质,我明白人与人间的缘分,明白生命的使命与意义,这一切都来自与孩子的良性互动中,
  • 我两个小孩升小一的暑假都出国去,没有经过正音班的洗礼,老师也把他们教得挺好的。不抱着和别人比较的心态,比较能轻松面对新生活,孩子成长进步与否毕竟是跟自己的过去比,而不是跟别人相比。
  • 如果从文章中可以看出一个人的内涵,如果从酒品中可以看出一个人的性格,那么从其对弈中也可以看出一个人的态度与性情;开学后,儿子在暑假养成的下棋习惯却继续下来,睡前总不忘再切磋一番。如今迎击他的攻势已不再像对付新手那么得心应手,他也看出了我的优势与缺点,因此每一盘棋都大意不得。
  • 作为四个孩子的母亲,我是一个收益良多的幸运儿,人们都说教育好孩子是父母的责任,而我却深深的感到,孩子其实才是世界上最可爱的老师,因为他们一切优良的品质都来自于天赋,来自本性的纯真,坦诚,善良和宽容,是真、善、忍的自然展现,问题在于,我们做父母的能够放下多少自己成长中积累的经验、观念和权威,用心体会孩子们无处不在的“教诲”呢?
  • 我不是一个合格的父亲。从孩子十二岁起,我就天南海北地经常漂泊了,全年十二个月,能够团聚的时间加起来最多个把月。当然也有现代化的通讯工具可用,但拿起话筒,无非都是一些日常的寒暄,孩子没有更多的话跟你讲,你给他讲的,他也没什么兴趣听,整个通话兴味索然。于是不能不承认,这做爸爸的味道,看起来是越来越淡了。
  • 雕像游戏就像个法宝一样,让我们得以有共同的默契,以愉快的心情与创意的思考,给对方一个思考的时间与空间,真应了那句:“退一步海阔天空”。从事教师培训工作多年的我,发现那些善意体恤又会解决问题的老师真能启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