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台湾英雄:杜笃之录音发亮加持国片

font print 人气: 1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4月19日报导】(中央社记者李明宗台北19日电)从导演侯孝贤给的新台币170、180万元录音设备起家,电影录音师杜笃之上山下海超过30年的录音人生,已在台湾电影史上,写下不可或缺的一页。他却说,其实只是想帮导演们筑梦。

7座金马奖,比侯孝贤还多。法国坎城影展“高等技术大奖”,台湾电影第一人。国家文艺奖得主,又是电影人获奖的滥觞,但在杜笃之开设的“声色盒子”工作室里,都没看到这些奖项。

他说,不摆,因为“这对有些人来说会有压力。我希望他们不要有压力,为作品尽管要求我,尽管把你的想法告诉我”。这就是杜笃之;他的谦虚,来自他的事业缘起与专业的坚持。

现年54岁的杜笃之1973年参加中央电影事业股份有限公司的电影技术训练班,学习录音工程技术。1978年进入中影担任助理,事业的起步,要从侯孝贤提供的一笔资金说起。

侯孝贤在国际影坛崭露头角后,拿了一笔“当时可买一栋房子”的资金给杜笃之,让他买了第一套连着推车的录音设备。“这一套是侯孝贤送我的。他只跟我说,拿这些去经营自己的这一块(录音),然后要培养新人,要帮那些没有钱的人做电影”。

从这一套录音设备出发,杜笃之开始了他的录音生涯。“我是没有本钱起家的,是人家给我的,所以我现在有今天,是当初那一套run(营运)到现在,现在就有空间帮人,没问题,帮了不会觉得我亏了”。

在杜笃之的协助下,不但侯孝贤、王家卫、蔡明亮等知名导演都在杜笃之的工作室完成录音工作,新进导演如钟孟宏的“停车”与魏德圣的“海角七号”也是在这里迈出重要一步。

“停车”入围坎城影展“一种注目”单元时,距交拷贝仅剩10天,但要完成一部电影的录音工作最快也要20天,在杜笃之“来不及也要来得及,一定要来得及”的信念下,他先停掉4个录音间所有工作,5天完成不可能的任务。

魏德圣拍“海角七号”前,为募集资金,先抵押房子拍了“赛德克巴莱”短片,工作人员几乎都不支薪帮忙,不但摄影师推掉待遇优渥的连续剧拍摄机会,杜笃之也无酬帮忙。“台湾电影不会死就在这里”,他说。

杜笃之的成功,不是偶然

想成为电影录音师,至少要在拍摄现场拿长杆麦克风担任Boom man(收音人员)三年才够格。对于Boomman,最大的考验在于麦克风最靠近演员的声音最好听,也就是要放在“摄影机快要拍到,却又拍不到的位置”,若这时演员演哭戏,就看你“敢不敢放在危险边缘,又不被拍到”。

杜笃之回忆,拍摄“少年 (口也),安啦!”时,演员魏筱惠一场哭戏,他没注意到录音带用量,等演员开始哭时,录音带却跑完了,哭的很精彩那段没录到。“为了这件事我自责3天,觉得我对不起这演员,真情都白搞了,好几天无法释怀”。

这些经历,让杜笃之更严肃看待自己的录音工作,从兴趣,渐渐转为责任,这意味着“要比别人更会、更有经验,有责任维持这行业或这角落的水准与传承,有责任帮这个社会把这个角落做得很完善,因为有很多人需要你的力量帮他们做东西”。

他在国片最不景气时创业,有人劝他公司设在中国大陆,机会很多,但他婉拒,因为“这是个责任,你走了,台湾这些导演怎么办?不能拍每部电影都到大陆去找你吧?”

有人要投资,他也婉拒,坚持独资,倒不是骄傲,而是担心有很多新导演拍的电影很好,但没钱后制时,他希望能一下子就答应帮忙对方。若合资,“这工作不好做”。

杜笃之坚持,不论时间多么赶,资金多么少,摄制条件多么限缩,出来的成品一定要与好莱坞的上百倍预算产品竞争,“最后拿出去的是要可以拿出去竞争的东西”。

杜笃之在台湾圈子外的知名度或许不高,但是他不在意,他只希望导演们“尽情去想像,我们可以帮你做出来,哪怕你钱很少”。他说,侯孝贤曾对他说起,在拍戏现场,演员可以NG,但技术人员不行,“我们NG就对不起人家的感情,我们不能NG”。

杜笃之追求的,也是一个绝不能NG的专业坚持。980419

“今天的台湾英雄”专栏部落格网址:http://www.cna.com.tw/TWHero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中央社记者黄国芳嘉义市6日电)30岁的外籍配偶陶玥菱,9年前从越南胡志明市嫁到嘉义,原想能过好日子,结果丈夫遭裁员,自己只好赚钱养家,当过早餐店员、送便当、洗碗,深刻体验台湾人“爱拼才会赢”的精神。现在她在理发店当学徒,希望未来能开一间理发店,照顾全家人。
  • 【大纪元4月9日讯】(据中广新闻 徐韵翔报导)以下请听由中广新闻网与中央通讯社合作制播的“今天的台湾英雄”系列专题报导:“余育铭红牌男看护 偿债见蓝天”
  • (中央社记者黄慧敏台北11日电)“我觉得自己很棒,我就不相信我不行!”原本没没无闻的导演魏德圣,借贷完成电影“海角七号”,成为台湾影史上的国片票房冠军,写下一页传奇;最初梦想“赛德克‧巴莱”也将开拍,迎向全新挑战。
  • (中央社记者叶子纲云林12日电)17岁正当满怀憧憬,似乎一切美好时,一场工厂意外夺走了张振华双眼的视力,不认输的他,因着父亲一句话,“活着就是一种责任”,如今自立更生、做公益,不输正常人。
  • “跌倒了,那就爬起来。”云雾氤氲的奋起湖,经常可见两鬓飞霜的麦正治带领游客寻访老街。很多人不知道,这位文史工作者曾有一段辉煌过去,如今却选择在山城默默耕耘,扮演小螺丝钉的角色。
  • “希望30万名泰越新移民,在台湾能有母语资讯平台”,六年级生张正抱持理想与傻劲,经营台湾唯一越文和泰文报纸“四方报”,两年多来助人人助,苦撑这个为新移民发声的媒体。
  • 三峡是全台绿茶主要产地,在制茶达人王考廷钻研下,将三峡特有的“青心柑仔”茶种制成红茶,不仅台湾得金牌,还在中国大陆比赛拿下银奖,成就“小暗坑红茶”地方特产。
  • (中央社记者程启峰高雄16日电)“人生只有使用权,没有占有权,积德比赚钱更好”,原是企业女强人的叶秀燕14年前一场车祸夺走她爱子后,悟出这番道理,人生有了新的方向,结束事业后,奉献毕生积蓄,乐善好施,乐此不疲。
  • 他原本不想继承家族的养猪事业,却到国外学习了最新的活益菌液态饲养法;以为能养出独特风味猪肉,却实验了3年才成功,如今自创品牌“优酪猪”,推出红麹肉松等产品,辛苦总算有成。
  • 13年前,香港烧腊师傅曹名生转进台湾一举成功,后来却为了周转资金铤而走险,伪造支票,终致锒铛入狱,老婆重度忧郁,孩子和他没感情。出狱后他大澈大悟,现在每天工作12小时,奋力苦撑,亡羊补牢,保一家之圆满。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