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台湾英雄:张正为新移民苦撑四方报

人气: 2
【字号】    
   标签: tags: ,

【大纪元4月14日报导】(中央社记者陈淑芬台北14日电)“希望30万名泰越新移民,在台湾能有母语资讯平台”,六年级生张正抱持理想与傻劲,经营台湾唯一越文和泰文报纸“四方报”,两年多来助人人助,苦撑这个为新移民发声的媒体。

“四方报”为台湾立报隶属报纸,分为越南文版及泰文版,2006年9月创刊,每月出刊,目前越文版发行3.5万份、泰文版1万份,版面有72页,定点免费索阅近两年,并有4000份订阅报,今年初在便利商店上架,单价新台币20元。

近年来报业萧条,“四方报”创刊以来均处亏损状态,去年上半年才刚创下损益平衡成绩。“四方报”发言人廖芸章表示,读者投书量激增,版面激增、索阅大幅成长,因成本提高,去年下半年再苦尝亏损,赔了50万元。

台湾立报记者张正与廖芸章都是六年级生,关怀弱势新移民,拥有新闻人的热情。张正曾到越南学越文4个月,“在陌生的文化及环境中,非常渴望看到中文,甚至连传单、宗教书,都百读不厌”。

在台的泰籍劳工和外籍配偶等达10万人,越南新移民有20万人,张正体会他们在台湾看不到母语刊物的痛苦。他说,台湾仅有政府印制的泰、越文版的生育及工作安全手册,但“他们不是生孩子及打工的机器”,应有可阅读的母语知识平台及表达意见的发声管道。

为了帮泰越新移民办份报纸,张正去找立报社长、世新大学教授成露茜商讨。成露茜透露父亲成舍我曾想过为移民办报,因此支持张正的想法,促成“四方报”的诞生。

张正说,“台湾的主流媒体不会注意这群新移民,即便刊登他们的讯息,不是极好的好人好事,就是极坏的社会案件”。“四方报”提供泰、越本国的国内新闻,也提供国际外籍劳工、配偶的政策及他们在台同乡投稿作品,透过“四方报”,以母国语言阅读、发声、纾解乡愁。

因经费有限,“四方报”在分享立报既有的资源下,阳春创刊,第一期仅6页,规划越泰当地新闻、外劳外配政策、健康休闲、读者投稿等版面,发行量4000份。

如何发行是个难题,张正与同事出奇招,初期采定点赠阅,到越南、泰国餐厅一家家敲门,寻求免费寄放索阅合作。有餐厅老板还直言,“你们疯了吗?”但张正仍不放弃,一步步透过餐厅、商店推广“四方报”。

“台湾人居然要为我们办报!”张正的傻劲感动不少新移民族群,更挖掘出在台的泰、越人才。来台经营中盘杂货业的越南华侨罗先生,在越南曾任校长、记者,他听张正说明后,推荐在清华大学念中文的女儿当翻译义工,罗先生不求报酬,只盼“四方报”千万别倒。

胡志明市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的珊珊,来台嫁给药剂师,她看到“四方报”后深受感动,主动协助翻译越文稿及中文教学版,还出了2本学中文的教学书。

“我们是文盲办报!”张正说,越南文很难,他学得“哩哩落落”,为泰越新移民办报的助人念头下,张正跨出艰辛的一步,不少在台泰、越人及友人协助解决翻译专业语文、编辑人才的困难。

当其接到读者来函感谢,例如有人写着“我的心,感到被安慰了!”这些肯定让张正感到非常欣慰。他说,“过去当记者,久久才有读者来信,但大多是骂;现在每月500多封来信,全是感谢信”。

因应读者大量回应及投稿,“四方报”增加版面“故乡”、“亲情”、“心情”,甚至有“婚姻与爱情”版,成为读者思乡、意见发表天地。特别的是,“四方报”传阅率很高,很多读者转寄给在台同乡看。

“四方寻友”是四方报很受欢迎的版面。张正表示,很多外劳透过这个专栏找到当初一起来台的朋友,也促成许多对佳偶。此外,一般印象总觉得雇佣关系紧张,但在“雇主与我”的版面,很多外劳坚持用生涩的中文,写下他们对雇主的感恩。

张正还说,一名绰号“阿桃”的陈桃氏,仕女画受欢迎,雇主陈先生在“四方报”发现“阿桃”的才华,还出钱帮她买工具和颜料。

增加版面就增加成本,免费报要增加收入就得靠广告,张正自己跑起业务,电话卡、汇款公司、旅行社是主要广告客户。没有经验的他,曾为报实价不愿让步削价,而与客户争执。

除了广告问题,“四方报”的发行也是一项难题。很多外劳及外籍配偶住在偏远乡镇,邮寄费高又常寄丢,张正多次与便利商店洽谈寄售遭回绝,今年终于谈成,1月在超商上架,但上架6000份,退报4000份。

尽管如此,张正并不放弃。他套用成露茜的话说,“如果台湾有其他泰越杂志出来,‘四方报’又经营不好,那就可以休息了”。但身为台湾唯一一份泰越报纸,张正仍要为30万新移民继续奋斗。980414

“今天的台湾英雄”专栏部落格网址:http://www.cna.com.tw/TWHero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