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导孩子何必掉眼泪(1) :前言

黄金源 (特教博士,儿童问题咨询专家)
font print 人气: 24
【字号】    
   标签: tags: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几乎是每个父母的共同想法与期望。所以每个父母知道他们怀孕后,就开始注意营养的吸取,避免感冒、吃药,希望宝宝出生后健壮聪明。

可是有些儿童年龄逐渐镸大后,开始出现不听话、抗争,甚至各种偏差行为,当初的期望完全落空。教养孩子变成苦差事。许多父母被子女的偏差行为气得暴跳如雷。父母也把孩子打得哭哭啼啼,自己也伤心掉眼泪。

目前许多专家指出:儿童偏差行为的来源约略有三种:一是儿童自身(包括身心理特性,如气质、脾性、精力、智力);二是儿童所处的大、小生态,包括父母、家庭、社经水准、父母的亲友、邻居、社区、学校,乃至于社会、国家);其三是子女与生态之间的互动(尤其是亲子互动及师生互动)。

此三者之中,“儿童自身”及“大、小生态”此二者,比较属于相对的稳定,比较不容易改变。亲子互动或师生互动随时可以改变。事实上笔者三十年的工作经验告诉我:不用任何努力去改变儿童的大小生态或儿童自身,只要改变亲子互动或是师生互动,就可以改变亲子关系或师生关系。儿童偏差行为也可以消弭于无形。换句话说:决定儿童会不会有偏差行为最主要的因素其实只有一种,那就是亲子动或师生互动。很幸运的事情是改变亲子互动或者是师生互动的主导权在于父母或老师。

本系列重点便是阐述正确的管教孩子20招技巧。帮助天下父母预防教养出偏差行为的儿童。万一不幸目前儿童已经出现偏差行为,也可以借着这二十招管教技巧修正儿童的偏差行为。@*
<--ads-->(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我们必须做好心理准备,因为治疗那些成长在缺乏关爱的家庭环境的儿童时,有可能会遇到庞大的障碍......
  • 对父母或教育者来说,最严重的儿童教育错误,就是对走上错误道路的儿童预言悲惨的结局。这类愚蠢的预言会助长儿童的怯懦,让情况无限恶化。我们应该反其道而行,以正面积极的态度鼓励儿童。
  • 我们必须从“激发这类儿童的勇气,并让他们相信自己的长处与能力”来进行治疗。
  • 在成长到学龄的这个阶段,孩子们正在培养和练习帮助新朋友、与他人相处和交友能力。还有自我调节和理解他人观点的能力。
  • 学龄儿童往往喜欢独立,但他们仍然需要你的爱、关注和认可。在成长和探索的过程中,孩子也需要一些限制和指导。这些限制可以帮助你的孩子感到安全,并为开始上学后的新规则、惯例和责任做好准备。
  • 我们已经知道,儿童都会努力追求优越感。父母或教育者的责任,就是将他们的努力追求导向有效、有益的面向。他必须确保,孩子的努力可以获得心理健康与幸福,而非精神疾病、身心失调。
  • 我们知道,不劳而获的成功多么容易转瞬即逝,因此训练儿童满怀企图心没有什么好处;更重要的是训练他具备勇气、坚忍和自信,这样他才能体认到失败时永不气馁,而且应该视“失败为需要被解决的新问题”。
  • 我们一直在推广学前教育课程。诚如近日《纽约时报》一篇文章指出,学前班远远供过于求,还提到“幼儿教育提倡者说,如果家长知道学前教育的好处,可能会有更多的家庭报名参加。”然而这些所谓的好处往往难以实现。从各种学术研究得知,上学前班的孩子在以后的人生中可能遭遇困难,在行为和学业上落后于没有上过学前班的同侪,而且在学涯后期被留级的可能性增加。
  • 孩子会在学习过程中的某个阶段,对学习本能的热爱常常会消失。许多孩子逐渐开始厌恶甚至害怕上学和学习新事物。 以下是一些简单的策略,家长或老师可用来培养孩子保持对学习的热爱。
  • 漫无目的的育儿,是一件非常慌乱的事。有了孩子后的每一天,我们都要面对许多抉择:替孩子准备什么食物?找什么学校?玩什么运动?如果父母心无定性,总是犹豫不决或朝令夕改,家庭就会陷入各种混乱。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