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民团巴士游庆双层巴60周年

人气 3

【大纪元4月20日讯】(大纪元记者郑丽驹、陈榆林香港报导)香港一个关注尖沙咀码头公共交通交汇处发展计划的民间团体日前举行了一项庆祝香港双层巴士60周年巴士游河活动,希望可唤起大众对香港交通及尖沙咀码头巴士总站历史的关注。

当日约30名市民于前日(18日)出席了由民间团体“尖码之声”举行庆祝活动,该团体特别租用了一台红色双层巴士按照当天的1号巴士线由九龙城开往尖沙咀码头。

“尖码之声”主席陈嘉朗表示,港人60年后的今天,香港已成为世界上最多双层巴士的地方但作为香港双层巴士发源地的尖沙咀码头公共交通交汇的功能及地貌却受到严重威胁,为纪念这段历史,并就旅游事务处计划迁拆尖沙咀码头巴士总站表达不满。

九龙重要交通交汇点

“尖码之声”指出,尖沙咀码头多年来成为香港人与世界各地游客“交汇点”,即使1972年海底隧道启用、1975年旧火车站被搬走,尖沙咀码头作为九龙区主要公共交通交汇处的功能也没有大改变,而且更是现时最多人使用的九龙区渡轮码头,只因为交通配套良好。

不过,这一切正面临重大威胁,皆因政府正计划将尖沙咀码头之公共交通交汇处清拆,以腾出空地建设为游客而设的“露天广场”。交汇处包括巴士总站、的士站及公众停泊处,日后将会分散各处,部分巴士路线总站将会搬离远至700米外的尖东,甚至更远的佐敦。

“尖码之声”担忧此变动不但令罗大众乘客大为不便,更会损害天星小轮乘客量,亦会降低尖沙咀钟楼及码头本身的历史意义。团体更认为,尖沙咀码头的巴士总站与天星小轮、海运码头及旧火车总站组成4位一体的交通中心,见证香港成长,真正是香港的“历史性城市地景”去留问题应小心处理。

尖码获联合国小组关注

本月初“尖码之声”3位成员前赴越南河内出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论坛,讲述尖沙咀码头巴士总站的历史价值和即将面临清拆命运,成功获得与会人士留意及关注。教科文组织倡议的保育新方案将会围绕“历史性城市地景”理念为中心,提倡以延续性及整存性的地景概念,代替以往孤立保存的指引,组织希望透过会议进一步完善现已超过30年的保育宪章,以保护日益受过度发展损害的古迹及其邻接区域。

最后活动以团体成员叫喊“留住巴总”、“留住天星”、“留住历史”及大合照圆满结束。◇(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神韵风靡澳州第二大内陆城市图文巴
美国解除汇款和探访禁令 古巴人欢迎
印度大车祸 巴士翻落山谷至少30死
华航一客机称油料不足 急降日本关西机场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