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典中国商城搁浅 中方法人代表消失

人气 7
标签:

【大纪元7月26日讯】(大纪元记者周宇、张华采访报导)3年前,凡尔顿集团开始在瑞典卡尔玛市筹建一个中国商贸城,当时预计可有上千中国公司在当地经营出口贸易,经营者及家人可以移民瑞典;给欧洲人提供近距离的中国商品展销,商贸城号称北欧的“义乌”。但现在这家公司负债累累,中方公司的法人代表无影无踪。本报记者日前到卡尔玛进行了实地采访。

北欧“义乌”名噪一时

卡尔玛市政专员尤纳斯‧隆恩(Jonas Lonn)告诉记者:“2006年瑞典国家大选,也是我们市政选举年。那时来了一位骆先生,要在卡尔玛为整个欧洲建造一座商贸城。市政府看到了是个机会就抓住,在大选中利用此事,说对卡尔玛市有积极意义。”

隆恩说的骆先生,是中国浙江一民营企业家——凡尔顿集团总裁骆金星。浙江义乌是中国小商品批发市场基地,骆金星声称要在卡尔玛建北欧“义乌”。当年中国一些媒体也高调的宣传骆金星的大举动,《人民日报》称是“为中国商品走向海外搭建一个全新的国际交易平台”。

卡尔玛市政府预计这个北欧“义乌”将给当地带来800个就业机会,卡尔玛人甚至可以上夜校学中文,在这仅6万多人口的小城市瞬间掀起了一场中国热。2007年2月瑞典副首相毛德‧奥洛夫松(Maud Olofsson)亲自参加了卡尔玛中国商城的奠基仪式,在瑞典历史上属罕见。


瑞典中国商贸城正门(摄影: 郑铭/大纪元)

瑞典卡尔玛中国商贸城远景(摄影: 郑铭/大纪元)


中国商贸城对外的联络电话和地址(摄影: 郑铭/大纪元)

瑞典中国商贸城的大厅(摄影: 郑铭/大纪元)

质疑始终没断

凡尔顿集团曾广而告之:投资300万人民币(后来涨到360万),就能在瑞典注册一个国际公司;得到三个不动产产权——在卡尔玛中国商贸城拥有40平米店铺,70平米别墅公寓一套,以及在中国杭州获得80平米“北欧风情苑”公寓一套;两年后全家三人可移民瑞典,享受北欧福利待遇。

细心的中国人开始对凡尔顿集团的慷慨产生了怀疑,有人猜测这个项目醉翁之意不在酒,可能是通过合法项目的名义洗黑钱,并且还试图从事变相移民来谋取钱财。也有文章指出,整个项目都没有走正常的立项程序。现在打开网络搜索,虽然有的文章已被删掉了,但质疑文章仍依稀可见。

隆恩说:“一开始(凡尔顿的)广告推销重点就是保证投资者的瑞典移民居留,事实上瑞典政府没有自动得到移民权的规定,移民必须要申请,由政府来批准,没有人保证投资就会自动得到居留签证。所以在这一点上中国人已经上当了。”

卡尔玛市民安妮丽‧古斯塔夫松(Anneli Gustavsson)说:“他们(凡尔顿)和卡尔玛市签合同时,市政府非常认真,强调必须遵守瑞典劳工法、依照瑞典工资制度。那么他们为什么要从中国雇工人来。如果发瑞典工资,公司肯定亏本,还不如请瑞典工人。所以一开始就是谎言,他们签合同时就知道不会履行合同,否则会入不敷出。”

商贸城夭折

凡尔顿集团后来在卡尔玛执行合同过程中,在劳工来源、施工材料、施工安全等方面都出现了问题。

隆恩说:“他们运来一堆塑料,不少是垃圾。计划一年建成,但时间拖得很长,整个项目遇到越来越多的阻力。现在商城已经完全搁浅,凡尔顿在卡尔玛根本没建什么东西,只给现成的大厅换了地板。没有饭店,没有公寓。骆先生甚至消失了,因为他在中国欠下了巨债。”

据悉,凡尔顿集团仅在瑞典的负债就约达400万欧元。现在的商贸城已是一片荒芜废墟,记者在商贸城现场没有看到一个人影,只看到几堆砖头、塑料和一台混凝土搅拌机。

留给人们的反思

瑞典一家咨询公司的总经理张仲平说:“这个项目的失败,对这个领域、对中国人来西方做生意都有很大负面影响,很多西方人会对中国人产生一种不信赖的感觉。”他认为:“目前中国公司发展主要都在物质层面上,西方工业界已经比较成熟,理念也是长远的精神目标,比如对社会的责任感、贡献,对环境的保护等。”

卡尔玛市政府,面对无法追回的数百万克朗和缴税人的不满,除了反省外,对大陆膨胀式的经济发展心有余悸。隆恩说:“我们遇到的不是中国的悠长历史,而是市场化了的共产主义,它实际上是占领了中国。”

隆恩表示:“把生产环节都放在最廉价的地方,成为世界的加工厂, 然后在全球运输,从社会经济学角度看这是不明智的选择,不是持续发展之路, 这无论对中国还是世界都是不可取的。”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瑞典最新提议案  强制存储用户信息
瑞典货币贬值 游客增加
瑞典银行损失惨重  计划再次裁员
瑞典商场免费巴士吸引丹麦人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