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湖:公务员为何不怕房价高

人气 1
标签:

【大纪元8月2日讯】将当下的房价与官员的收入一对比,不难发现,官员所在的公务员群体买不起房非常正常,要是买得起,反而不正常。在所有的行业里,公务员的收入水平只能算中等偏下,如果用房价收入比来衡量,他们要买得起房,就和普通大众一样,至少要不吃不喝10多年才可以。

难怪有副厅级的广东干部李慧武站出来诉苦,虽然自己月收入达到8000元,但是两个月工资才能买得起1㎡的房子。听这话,似乎大众都要为李厅长抹几把伤心泪,但实际上,官员买不起房,不等于他们没有房子住。以笔者所在的城市北京为例,一季度该城市的平均房价在1.6万元/㎡,这样的价格如果一个处长买房,则需要付出三个月工资的代价,这样的房子似乎处长也买不起。

但在北京,可以做一个调查,贵为处长的公务员们,如果说他们没有自己的房子,打死你也不会相信。买不起房子不等于没有房子,在公务员群体中体现的淋漓尽致。公务员们靠工资收入压根就买不起房子,但事实上他们根本就不缺房子。

公务员的房子从哪里来?难道是天上掉下来的,那普通大众为何捡不到?大家都知道,国务院1998年取消了福利分房制度,全体国民的住房都被纳入到货币化的商品房体系,这其中也包括了取消了公务员的福利分房。

但实际上,取消福利分房的制度只是针对普通大众,实际上福利分房在公务员队伍和诸多事业单位依然存在,福利分房永未消失。尤其是在2004年中国的房价进入快速上涨通道后,福利分房死灰复燃,成为公务员获得低价房屋的最佳渠道,众多公务员单位和事业单位以各种名义获得分房。在此情况下,高房价可谓对公务员群体未产生任何影响。

公务员获取福利分房的主要渠道如下:有些单位通过审批经济适用房;有些采取集资建房;有些单位通过优先渠道获取“两限房”;还有的单位按照成本价将原有公房出售,或者按照经济适用房价格出售公房;一些部委和地方打着保障住房的名义,以各种名义为公务员建实物性住房。上述住房的价格几乎都以极低的价格供应给公务员,公务员的住房问题,自然得到圆满解决。

举两个最简单的例子,笔者认识北京药监局的一位阿姨,其单位出售给其一套北京三环内的60㎡两居室,房屋总价不到1万元,而在2008年这位阿姨以90万的价格将房子转卖出去,这个利润和开发利润比起来,应该是暴利中的暴利。

同样的我的两位同学都混在京城,一位打工,月收入接近万元,另外一位在外交部工作,月入4000元。同学聚会时,打工的那位长吁短叹,因为至今买不起房,而外交部那位虽然工资可怜,但人家的单位好,成本价不到4000购买了东三环的80㎡的两居室,这样的房子如果是商品房至少价值200万,那位打工的老兄奋斗一辈子也未必能买得起。

容许官家放火,不许民间电灯。当特权和“超国民待遇”成为公务员们防止高房价侵害的最佳保护伞。按照经济学远离,非市场化的途径是用来解决低收入阶层的住房问题,以便在效率中注重公平。但现在来看,这种公平完全被公务员体系所侵占,而真正需要经济适用房、或相关保障住房的人只能靠边站。@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徽湖 : 房地产开发究竟有多少“政府成本”?
“网文”拿什么和你们共克时艰?
中国的芯片有多烂 工作十年的工程师告诉你
网传大陆将爆发“雪崩式”返贫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