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亮心灯:慈悲是一种能量

贯明
font print 人气: 68
【字号】    
   标签: tags:

以前曾听一些出家人说过:慈悲是一种高尚的心态,是一种智慧的表现。然而,在人世间对物质利益与名誉的追求之中,根本无法去理解和体会慈悲的真正的内涵。在现实生活中,如果不能改变自私自利的后天形成的观念,就无法做到慈悲待人。

当我自己真正走上了修炼的道路之后,才逐渐体会到慈悲的内涵,慈悲的心可以沟通无限的能量;慈悲的行为可以引发无限的能量;慈悲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能量场。因此,在我的心目中慈悲就是一种非常巨大的能量。

一个人的心量有多大,他能获得的能量就有多大;一个人如果慈悲心常在,那他的心量也能像宇宙一样博大,他就会拥有无坚不摧的巨大能量;一个修炼人在真正放下生死的时候,心中怀着的是永恒的慈悲。人世间的以恶治恶,无法起到根除邪恶的效果;当一个人能用他的慈悲心去感化敌人的时候,那种能量是比刀剑更强有力的武器。以宽容与忍让接纳对方的攻击,以微笑回应俗人们的讽刺与挖苦,以包容对待他人的误解与过失。不急不躁,忍辱不辩,对众生之苦充满恻隐与怜悯之念,淡然而无畏,慈悲而祥和,那就是觉者永恒的心态。

慈悲待人并不需要过多的话语,微微一笑就能把慈悲的善念传达给他人。慈悲是一种真实的能量,它能溶化人们内心的冰雪。对于人与人之间的矛盾或修炼人之间的间隔,无论人们如何用人的办法努力去消除,都不会得到彻底的解决,这是因为人的办法缺乏能量。但是慈悲的力量却能化解一切冤缘,使人世间的一切因果回圈得到善解。慈悲之光胜过千言万语,它能使心灵之间的怨恨与间隔顿时消失于无形。
慈爱众生并给与其快乐,称为慈;同感其苦,怜悯众生,并拔除其痛苦,称为悲;救度他人的灵魂使其不致堕落就是对众生的最大的慈悲。慈悲是完全放下自我为他人着想的一种境界,也是修炼人彻底放弃情欲之后所产生的纯净善念。慈悲之光威力无比,它能融化人世间一切不善的物质,照亮宇宙中的任何一个角落。
慈悲能唤醒众生内心深处的善念。一个修炼的人即使身陷魔难之中,慈悲也能在瞬间成为他最有力的法器,铲除邪恶,救度善根尚存的生命。心怀慈悲,正念正行,无往而不胜。@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那是二十年之前的一个夏天,我与我的博士课程导师──日本KT大学的K教授到中国的N经济学院讲学。在我们成功的举办了学术讲座之后,我大学时代的老师顾教授带着一个身材消瘦、面露倦容的青年来拜访我们。
  • 第一次听到“不忘初心”这句话,是在日本的一所寺院出自于一位出家人之口。当时不太明白这句话的含意,后来在人生的道路上逐渐领悟了人世间的许多事业,需要用人的恒心去完成,如果不能持之以恒就难以成功。当人的心中产生了一个愿望时,如果他仅有三分钟的热度而没有恒心,最终结果必定是虚度岁月,一事无成。
  • 落花无语向天歌,
    独立寒秋傲霜雪。
    朴实无华显真性,
    恬淡清雅见亮节。
  • 兰生空谷挺幽芳,
    荒野深山传清香。
    甘当寂寞忍凄雨,
    茗韵高洁唤吉祥。
  • 在喧嚣噪杂的红尘世界中,如果不能看淡各种欲望,就很难保持住一个清静祥和的心态。当把一些事关个人利益的繁琐杂事看得很重时,人自然就会变得心浮气躁。
  • 在中国古书中,不乏勇猛善战的武将。例如《三国演义》中的吕布,打遍天下无敌手,在虎牢关三英一起上阵都战不下吕布一人,由此可见其勇猛异常。然而,这员勇将却为人不忠,为个人的利益三易其主,阵前常被张飞骂为“三姓家奴”,最终他因溺爱女色,不听忠言,导致兵败被擒,死于非命。
  • 白云的深处还有似曾相识的天国世界:莲花盛开,金光四射,还有许多会说话的小金鱼……
  • 中国的古人说过:“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其实即使没有神仙和祥龙的展现,大自然中的山水也是非常美丽的。名山大川、沧海碧湖、夕阳朝雾、飞流惊湍和奇峰险壑等大自然壮观的景色引人入胜,因此在修炼之前,我经常在山水之间流连忘返,长时间陶醉在其中。然而,当我真正明白了修炼的意义之后,我终于悟到了这样一个道理:在天地之间,无论山水如何美丽,动物如何繁多,只有人才是万物之灵。
  • 前几天写了一篇《云山之美》的散文,文中谈到我喜欢在空闲的时间去高坡之上遥望远处巍峨的高山、洁白的祥云与蔚蓝色的天空。还谈到了云山之美是仙界之美、神界之美,距离凡夫俗子的生活非常遥远,人世间很少有人能以超然的胸怀去领悟她的神圣与庄严。未曾想到这个星期居然有许多年轻的朋友们读了我的文章之后就邀请我一起去海边观云,其中有一些人还是我以前的学生。盛情难却,我欣然接受了邀请,首次与一大群人一起仰望着蓝天碧海出神。
  • 出生为人,如果不修炼就无法摆脱生老病死,因此当人们看到夕阳西下的时候,许多人都是触景生情,心中怅然若失。一天已经过去了,未来的日子将会如何呢?未来的日子是喜是忧?未来的日子还有多久?人们无法用世间的知识擦去心中的迷茫。“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是唐朝李商隐《登乐游原》中的诗句,作者在诗中有感于光阴如流,时不再来,表达了自己惜时、惜已的悲悯心情。夕阳的美是生命中最柔和婉约的美,但是这种柔和婉约的美也最能使人感到人生的短暂。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