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府城七夕 做16岁科仪庆儿女长成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8月26日报导】(中央社记者张荣祥台南市26日电)府城七夕,没有牛郎织女爱情哀愁,只有欢庆儿女长成气氛,“做16岁”的庙宇,更是包装这项府城特有的成年科仪,历久不衰。

“做16岁”是府城的“码头文化”,较普遍的说法是源起清朝康熙、雍正年间中西区五条港一带,当时河港苦力要16岁成年才能领全薪,未成年算是童工领半薪,儿女成年领全薪算是大事。

当时,儿女成年,父母会宴请亲朋好友及码头苦力老板,似乎是有“宣示”意味,告知所有人,不能再给童工薪资。

五条港没落后,据说做16岁仪式反而繁复,一度是有钱人家长子才能举办的习俗,办理成年礼时,最完整的供品高达108盆,除胭脂水粉、麻油酒鸡、红圆白圆外,还有其他随个人高兴献上的供品。

时代演进,做16岁仪式日益简化,很多人家怕麻烦,干脆到主祀“七娘妈”的道教庙宇上香祭拜,20多年前,父母带儿女做16岁,也只是钻过“七娘妈亭”,献上金银纸钱,上香祭拜。

如今,在台南市政府扩大推动为七夕祭典后,“做16岁”科仪似乎又开始变得复古,不只上香祭拜献上供品,还有做16岁套装行程,穿状元服、骑马绕行市区。

更有甚者,结合牛郎织女传说,搭起鹊桥,悬上许愿卡,让青少年过桥许愿。桥下还有牛郎所牵一头纸牛,让青少年抚摸长智慧,感觉有点像是9月28日教师节孔庙祭孔时的黄牛。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