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子带来的说服威力

50个让顾客乖乖听话的科学方法(4)

诺亚.葛斯坦博士&史帝夫.马汀&罗伯特.乔汀尼

人气 12
标签:

镜子啊镜子,谁是最有说服力的物品?事实上,最有说服力的,就是镜子。

相信没有人怀疑镜子的功能,就是辅助我们看到自己的外在模样,但是其实镜子同时也告诉我们内在的模样,即是我们希望自己看起来的模样,他是一个窗口。因此,观察镜子中的自己,会让我们做出更符合社会期待的行为举止。

以社会科学家毕曼(Arthur Beaman)及其同事的万圣节研究为例,毕曼在做这项研究时,将十八个当地住宅改装为临时的研究处所。

当一群“不给糖,就捣蛋”的孩子来到其中一栋房子门前,研究助理会跟他们打招呼,询问他们的名字,接着指向旁边桌上一大碗的糖果,告诉孩子们,每个人可以拿一颗糖果。接着她会说还有工作要做,很快地离开房间。

这是实验的“给糖”部分,而“捣蛋”的部分在此:孩子不知道自己身处于一个精心设计的实验中,也不知道有人正在门外的小孔窥视着他们。观察他们的是另一个研究助理,负责记录哪个小孩地拿了一颗以上的糖果。

研究结果的数据显示,有超过三分之一的小孩拿超过自己应拿的数量(实际数字是三三.七%)。接着,研究人员想要进一步测试,装上镜子是否会降低偷拿糖果的比例。

在上述案例中,研究助理会在糖果碗前装上一大面镜子,当小朋友在拿糖果时,会看到镜子里的自己。结果如何呢?超拿糖果的比例降到八.九%。

我们其中一位作者也曾以类似的方式进行研究,检视人们将焦点放在自己以及自己的形象上时,会如何让他们表现出与价值观一致的行为。这个实验是由行为科学家寇格兰(Carl Kallgren)所领导,我们首先评估参与者对于“乱丢垃圾”这字有何感觉。

之后,参与者在前往实验室的途中,其中有一半的人会在闭路电视中出现,他们可以在萤幕上看到自己的影像(就像是看到镜子里的自己一样);而另外一半的人看到闭路电视里播放某些几何图形。

研究人员告诉他们,这项实验需要监控心跳,因此在他们手上涂了一些黏胶;当实验结束时,研究助理会给他们一张纸巾将黏胶擦掉,并请他们由楼梯间离开。

此时,这些人以为自己参与研究的部分已经完成,但其实我们要观察的是,这些人离开时,是否会把纸巾扔在楼梯间。

研究发现,如果他们在之前没有看到自己的影像,有四六%的参与者会丢纸巾;但他们如果看到自己的影像,只有二四%会这么做。

如果这个研究只有一个目的,那么它回答了这个问题:“乱丢垃圾的人怎么能每天照镜子呢?”答案显然是:他们根本不照镜子!

在日常的生活里,我们可以善用镜子的微妙作用,说服他人表现出社会期待的行为。这个研究除了告诉我们在万圣节如何给糖之外,也让我们体会了镜子的说服魔力:用心摆设镜子可以鼓励孩子,做出对彼此更为温和、仁慈的举动。

此外,饱受员工偷窃问题(例如:仓库的商品被偷)之苦的主管,将会发现镜子可以神奇地降低失窃率。

在这样的案例中,镜子可以作为录影监视的替代方案,因为录影不但耗费成本,而且也像是对员工释放出一种“不信任”的讯号,这种感觉很可能进一步导致更高的员工偷窃率。

如果加装镜子的方式不可行,另外还有两种做法,也可以产生类似的效果。第一,社会心理学家迪纳(Ed Diener)及其同事发现,询问人们的姓名可以达到类似的效果。因此,让孩子及员工戴上名牌可以为较为期待的行为奠下基础。

第二,科学家贝特森(Melissa Bateson)及其同事最近的研究显示,在墙上置放一个简单的眼睛图片,也能有效地让他人做出社会认可的行为。比方说,在一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在公共区域摆设一幅画──在这公共区域,员工如果喝了咖啡或茶,需要丢一些钱到罐子里。

研究人员每周更换墙上的画,第一个礼拜是花、下个礼拜是眼睛、再下个礼拜又是不同的花、接着来又是另一组不同的眼睛,如此循环下去。结果显示,如果摆放的画是眼睛时,员工把钱投入罐子的金额是图画为花的二.五倍。

总而言之,不管是你的眼睛还是别人的眼睛,有双眼睛盯着全场的状况总是有益而无害的。@ 待续…

摘 自 《就是要说服你-50个让顾客乖乖听话的科学方法》高宝国际有限公司(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100天成为业务高手(3)
大师们与你探索UP的5个力量(3)
大师们与你探索UP的5个力量(4)
韩国留学心语:韩国人与中国人的相似之处(2)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