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涨令”失效 十一假期各风景区抢钱

人气 4
标签:

【大纪元9月24日报导】中国临近“十一”假期,“限涨令”发挥不了作用,不少景区决定涨价,有的涨幅甚至达70%。据悉,贵州、天津、云南、安徽等地多个景点门票纷纷涨价,此举引起外界批评。

据中央社报导,今年8月27日国家发改委规定旅游景点,不得在“十一”假期前集中上调门票价格。但是一些景区仍然坚持涨价,有的景区则酝酿在节后涨价。

报导指出,昆明市拟调整石林景区门票价格由人民币140元上涨为每人次200元;安徽天柱山旺季门票可能从120元调整至150元。早在今年“五一”期间已有不少景区按捺不住涨价冲动,如黄山景区就把门票价格由200元上调至230元。

国家发改会先后4次发出关于门票价格管理工作的通知。然而“限涨令”并不奏效,不少景区最终也决定涨价。景点涨价理由是不堪高昂成本、弥补保护资金缺口、偿还债务、控制流量等。

但据报导,这些理由都未必站得住脚。调查发现,不少景区真正用于资源保护的开支有限。例如,黄山每年只有十分之一左右的门票收入用作景区保护;云南石林景区2008年门票收入近3亿元,而用于景区日常资源保护支出仅为3000万元左右。

而且,一些景区更要拿出一大部分经费“养人”,如石林景区的人员支出和日常公用支出就占了门票收入近三分之一。

业内专家和游客都警告,景点要充分认识到涨价带来的害处。涨价并不一定能换来效益,一些游客反映,如果涨价超出游客所能接受或承受能力,他们就会选择其他的景区。这样游客数量就会减少,以涨价增加收入的目的也就大打折扣。

报导说,目前中国景点的门票价格已经与居民收入不相称,若门票价格再持续上涨,旅游可能将变成有钱人的专利。一名游客认为,景点不断涨价,正在剥夺普通人看风景的权利,景点应该回归公益。

北大教授谢凝高则批评政府对景区投入不足。他说,美国每年拨给国家公园的经费及社会团体捐赠的经费达40多亿美元。而中国每年对全国187个国家景区的投入却不足人民币2000万元。有的地方政府不但不投入,甚至还用景区收入来填补财政缺口。

相关新闻
【时事金扫描】川普若当选 监狱设“白宫”?
美国会要FBI简报金斯瑞公司与中共的关系
香格里拉对话 美中军方就一问题针锋相对
中加防长罕见会面 加拿大对中共发出警告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