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癌
(大纪元记者施芝吟台北报导)上个月,法医杨日松因大肠癌病逝。据国民健康局资料显示,平均每天有30人得到大肠癌,有13人因大肠癌死亡,大肠癌已成为癌症发生人数的榜首,平均发生年龄为68岁,50岁以上近9成,政府已提供50至69岁民众,每2年一次粪便潜血检查,卫生署呼吁民众善用检查,及早发现及早治疗。
(大纪元记者杨秋莲台湾高雄报导)一位高龄103岁的人瑞阿嬷王洪癸桃7日由儿子、媳妇以及孙子陪同,到高医献花给帮她动手术的胃肠外科谢建勋主任,并感谢高医医疗团队的照护,高医也准备大蛋糕为阿嬷庆祝重生。
研究人员研发出1种二合一药物,可找到并破坏肿瘤,且不会伤害到人体其他部位。
英国的一项研究表明,对因遗传性因素易患结肠癌的人群,每日服用阿司匹林或会降低患癌风险。
爱美怕晒女性外出都包得紧紧的,台湾45至75岁女性约5成有维生素D不足问题,导致骨质疏松症或软骨症。台大医院北护分院长蔡克嵩表示,摄取钙片外仍需搭配维生素D。
英国科研人员发现,多吃全麦面包、麦片、糙米等高纤维食物可以减少患肠癌(bowel cancer)的风险。不过,科研人员尚未发现蔬菜水果在防肠癌上功效。
美国每年新增9万个癌症病例,最新分析显示,可能与身体活动不够与久坐有关。
大肠的肠道本来应该是畅通无阻的,肠道表面除了原本的皱折之外,其余是平坦、平滑。但大肠癌患者的大肠却不是这样,平滑的肠道表面要进展到粗糙的恶性癌症是需要一个过程。
(大纪元记者王文颖综合报导)大肠癌是香港第二号癌症杀手,每年有4千多宗新增个案,而且有上升趋势,50至70岁人士更是高危一族。医学研究发现大部分大肠癌是由腺瘤演变而成,并证实筛查能有效预防大肠癌。但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一项研究发现,30%市民在没有病征的情况下,确诊患有大肠癌的前期腺瘤。
日本“朝日新闻”今天报导,爱知县防癌中心研究所指出,不喝酒、多摄取菠菜、猪肝等富含“叶酸”食物的人,罹患大肠癌的风险较小。
健康真的很重要,最新调查,国内罹患大肠直肠癌的人数破万,名列癌症首位。
肠子长息肉,身体健康已经亮红灯,因为息肉是不良的饮食习惯,造成上皮细胞出现不正常增生的状况!国内最新研究指出,含有特定益生菌的优酪乳,能有效抑制息肉增长,不过前提是还是要有正确的饮食习惯才行。
人生的根本其实就是健康的身体!喜欢暴饮暴食的人,要注意了,不良的饮食习惯,容易造成肠胃生成瘜肉。
(大纪元记者朱莉利台湾台南报导)据卫生署公布资料,民国95年时,以大肠直肠癌发生率排名来看,分别占男性和女性的第二位。如果男女合计,大肠直肠癌则跃升为癌症发生率的第一名,计有1万多人。死亡率则为所有癌症中的第三名,次于肝脏及肺脏恶性肿瘤。
(据台视新闻报导)又找到新方法治疗癌症了吗?阳明大学跟荣总研究发现,原本大肠直肠癌中,有部分癌症干细胞可以通过各种治疗,因此扩散转移,但如果打入发炎激素IL8,就可以抑制萎缩,让癌症干细胞稳定,提高病患治疗的存率。
台中荣民总医院大肠直肠外科主任王辉明今天说,他治疗过最年轻的大肠癌病患只有14岁,且开刀4个月后就病故。他用这病例提醒大家,多吃蔬果,不要吃烧烤、过度加工的肉。
(大纪元记者黄玉燕台湾台中报导)天天宵夜盐酥鸡,40岁男子罹患大肠癌。工作三班制的蓝先生,在轮值大夜班后,总要大啖盐酥鸡等油炸食物,才会有幸福的感觉。今年过年前,却连续一个月血便,过往没有痔疮症状的蓝先生,在大肠镜检查后,赫然发现已罹患大肠癌二期,肿瘤达5公分,几乎要塞住肠子。
(大纪元记者李曜宇台湾高雄报导)切除肛门应该是罹患直肠癌的患者最深的痛处,直接造成无法以肛门排便,必须终生使用人工肛门替代。高医民国98年则自行研究出新一代的手术“inside out”,直接将患者直肠外翻切除恶性肿瘤。目前高医已进行31例这类手术,达到全部保留肛门功能,造福病患。
人生活过百岁还不够,台中市1名101岁人瑞罹患直肠癌,医院还是施以开刀手术,而且非常成功。澄清医院说,这是澄清医院直肠癌开刀的最高龄纪录。
(大纪元记者郑丽驹香港报导)大肠癌是香港第二号癌症杀手,单在2008年已夺去超过1,600人的生命。香港首个以癌细胞基因分类釐定个人化大肠癌治疗成效的分析,使用癌细胞基因KRAS测试配合标靶药物,选择最佳治疗方案,成效不逊于国际数据。
新的研究结果显示,包括每天进行适度锻练的积极生活方式可以减少生成肠息肉的可能性,而肠息肉可能引发癌症。《英国癌症杂志》发表了美国研究人员的有关论文。(20110302-EXERCISE-BOWEL-CANCER-117220278l)
台中慈济医院今天表示,1名67岁的蔡姓男子,因中风长期服药,一直有排便不顺的问题,软便药一吃多年,最近因多天解不出便而求诊,没想到竟已是末期的大肠癌。
根据一项针对大肠癌高危险群调查发现,虽有5成2的人自觉有肛门出血、便秘等症状,但仅近3成做过粪便潜血或大肠镜。癌症希望协会今天呼吁民众多蔬果、勤运动、做筛检。
(大纪元记者施芝吟台湾台北报导)才30岁出头陈小姐,却已是大肠直肠癌4期的陈小姐即是健保给付不公的代表,选择在生命的最后站出来发声,希望政府正视“大肠直肠癌病友最基本的人权”,希望健保能将标靶药物纳入第1线给付,让病友可以因此受惠。
(大纪元记者黄静荣香港报导)大肠癌是本港第二最常见癌症,每年约有4,000宗大肠癌新症及1,600宗由大肠癌所引致的死亡个案。因此,年届50岁的人士应进行大肠癌检查,以作预防。
大林慈济医院肝胆肠胃科主任谢毓锡今天表示,从事美容师工作的赖小姐,长期便秘加上血便,以为是痔疮不以为意;后来检查发现是大肠原位癌,治疗后逐渐恢复健康。
日本一只嗅觉和专注力特别优异的“嗅癌犬”,能分辨癌症患者呼气和粪便汁液的独特气味,在实证测试中诊断出大肠癌患者的准确度超过90%。
(大纪元记者孙帼英台南采访报导)近年来,大肠癌一直是国人发生率之首位,死亡率排名第3位。根据行政院卫生署国民健康局公布,每50分钟就有1人得到大肠癌。
医学杂志“刺胳针”(Lancet)今天在网路发表的研究指出,每天服用低剂量阿斯匹灵,长期下来可使大肠癌发生率降低1/4、死亡率降低1/3。
共有约 239 条记录
今日头条
NEWS HEADLINES
印度大选于周六(6月1日)落幕。出口民调显示,印度总理莫迪领导的印度人民党(BJP)及联盟预计将大胜,并继续执政。这表明执政联盟的表现将好于大多数分析师的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