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院院長提出中國科學十大挑戰

人氣 1
標籤:

【大紀元1月11日訊】 中國科學院院長路甬祥近日面對數百名科學家提出,科學家必須認真思考科技創新如何推動國家第三步戰略目標實現,面對新世紀的十大挑戰。未來10年,中科院計划建成80個左右具有強大科技創新和持續發展能力、特色鮮明的研究所,其中約30個成為世界公認的著名高水平研究机构,3至5個達到國際一流水平,成為中國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知識創新和技術創新基地。

  据北京晚報報道,根据對國家戰略需求和國際科技發展態勢的分析,中國科學院已向中共中央正式提交了知識創新工程全面推進階段的方案,并已得到原則批准。以下是十大挑戰內容。

  挑戰之一  隨著中國加入WTO,中國將面臨更加激烈的競爭,尤其在創新能力、知識產權、生態環境、國家安全等方面面臨著新的挑戰。綜合國力的提高將主要依賴科技創新能力的提高

  挑戰之二  隨著知識經濟和信息化時代的到來,中國必須在完成工業化的同時,迎接知識經濟和信息化時代的挑戰。要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以傳統產業的高技術化、高技術產業和以知識為基礎的服務業發展帶動經濟結构調整,在大力提高國家科研机构知識創新能力的同時,特別注意和引導企業自主技術創新能力的提高,使之成為技術創新的主体

  挑戰之三  國際競爭已從軍事競爭為主轉為經濟与科技競爭為主,競爭的焦點已從爭奪自然資源与市場轉向爭奪人才与科技制高點,科技創新活動國際化趨勢將進一步發展,科技創新能力、科技投入水平西強我弱的局面仍將長期存在

  挑戰之四  全球生態環境問題和一系列以保護全球環境為目的的國際公約,不僅對地球科學而且對能源、化工、礦產、農業、城市垃圾處理和工業物料的可再生循環等行業和學科提出了新的挑戰和研究課題,深入開展這些領域的研究,已成為重大和緊迫的國家需求

  挑戰之五  新的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學習方式、思想觀念、管理理念和体制結构將不斷涌現,多樣化的物質与精神文化需求將成為國家新的需求發展特點。認真分析和把握新世紀科技發展的態勢,凝練和選擇創新目標是當前的重要任務

  挑戰之六  以計算机与寬帶數字通訊為代表的信息技術將在容量、速率、智能化等方面取得新的突破,繼續以空前的影響力和滲透力改變人類經濟、生活方式和社會結构,改變科學研究和技術發展的軌跡

  挑戰之七  生命科學正醞釀著新的突破,預計未來二三十年內,人類認識自身和生命起源与演化的知識將產生革命性的進步。生命奧秘的揭示有賴于數學理論、信息科學和技術科學等的進展,方法与技術的革命將發揮更重要的作用

  挑戰之八  物質科學將跨越生命和非生命物質的界限;天体物理、粒子物理的進展將深化宇宙起源与演化規律和物質世界統一性的認識;极端條件下的物性科學研究進展,將進一步揭示物質狀態、結构和相互作用規律;數學方法、計算机技術和物質科學本身的進步,將使物質科學的研究及測試手段達到飛秒和納米級時空尺度,進入分子、原子可控組裝的時代

  挑戰之九  地球科學的進步,計算机和3S技術的發展以及全球性環境問題的出現,使人類在繼續深化對地球科學各分支學科研究的同時,更加重視地球系統整体行為的集成研究,地球系統各圈層間相互作用的研究以及人類活動誘發的重大全球環境變化研究

  挑戰之十  交叉科學的迅速發展,將促進科學的綜合与分化,催化新的學科前沿,孕育新的學科方向并在許多領域帶來新的突破。納米科技、微系統及其應用、生物和仿生材料、功能基因組學与蛋白質學、极端條件下物質科學与生命現象、复雜系統与复雜性科學、全球与區域變化、戰略能源等正在迅猛發展


    相關文章
    

  • 中國科學院將縮編八万人 (1/9/2001)    
  • 專家介紹 西部1/5土地處于超負荷狀態 (1/9/2001)    
  • 中國科學家將要克隆人体器官 (1/8/2001)    
  • 中國內地學者校長交流團訪港 (1/8/2001)    
  • 中國納米電子學研究取得新進展 (1/7/2001)    
  • 中國科學家提煉出生命“保鮮劑”, 延長壽命的夢想可實現 (1/7/2001)    
  • 2000年中國和世界十大科技進展 (1/4/2001)    
  • “二000年中國十大科技新聞”評選揭曉 (1/4/2001)    
  • 腦死亡立法是否可行? (1/2/2001)    
  • 新世紀十大科技趨勢 (12/31/2000)    
  • 大陸水污染已衝破最后防線 (12/30/2000)    
  • 專家建議中國應盡快對“腦死亡”立法 (12/23/2000)    
  • 中國科學家發表對“基因巨頭”牟利風波的看法 (12/17/2000)    
  • 中國擬開展后基因研究 (12/14/2000)    
  • 中國將撥巨資推動對外科技合作 (12/14/2000)    
  • 大學科研五強榜揭曉 北大清華南大列三甲 (12/13/2000)    
  • 万壽岩遺址閩台同源史証 (12/12/2000)    
  • 經濟改革范疇內兩條主線的殊途同歸 (12/9/2000)    
  • 我國科學家找到恐龍起源的最新証据 (12/8/2000)    
  • 中俄簽訂備忘錄 聯手推進納米研究 (12/8/2000)
  • 相關新聞
    腦死亡立法是否可行?
    “二000年中國十大科技新聞”評選揭曉
    2000年中國和世界十大科技進展
    中國科學家提煉出生命“保鮮劑”, 延長壽命的夢想可實現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