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部公布去年中国基础研究十大新闻

标签:

【大纪元1月17日讯】 由中国科技部组织评选的去年中国基础研究十大新闻17日在京揭晓,纳米领域取得的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成果名列榜首。

  新华网北京1月17日电, 据中国科技部基础研究司副司长邵立勤介绍,十大新闻是从《基础研究快报》报道过的成果中筛选出的,它们是:

  一、中科院卢柯等在世界上首次观察到纳米铜在室温下的超塑延展性,香港科技大学、中科院和北京大学的专家先后制备或合成了世界上最细的碳纳米管。

  二、考古学家首次提出生物大绝灭新证据,古鸟类研究取得新进展。中科院研究员金玉(玉旁加干)等通过研究在浙江发现的古生物,首次提出2.5亿年前的生物大绝灭是一次爆发性的灾难事件。徐星等专家发现了世界上已知个体最小的成年兽脚类恐龙化石,首次给有关恐龙为鸟类,会飞行并栖息树上的学说提供了化石依据。

  三、专家学者推定出中国公元前841年以前的历史年表,建立了跨度为1200多年的夏商周三代年代框架,填补了中国古代纪年中的一段空白。

  四、中国参与的国际人类基因组工作框架草图绘制完成。

  五、人类起源研究再添新证,百色旧石器挑战“莫氏线”理论。考古学家在云南省元谋县发现80多颗古猿牙齿及动物化石上千件,成为多年来元谋古猿考古中的突破性发现,弥补了相关研究的空白。中科院侯亚梅等学者根据百色地区旧石器的考古结果,证明了亚洲早期人类在制作工具上和同期非洲人不分上下,从而对在学术界居于统治地位达半个世纪之久的“莫氏线”理论造成极大冲击。

  六、中国科学家培育出杀灭肿瘤细胞的细胞。第四军医大学杨安纲教授利用基因重组技术,培育出杀灭肿瘤细胞的新型杀伤细胞。

  七、韩泽广等专家获得人类下丘脑─垂体─肾上腺对机体神经内分泌重要系统的基因表达图,对识别人类新基因等方面,对生物技术和制药工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八、第一军医大学舒斯云教授发现人的大脑有一个与学习、记忆功能有关的新领域——“边缘区”,对某些学习记忆障碍的疾病研究提供了发病机理的新线索。

  九、中国东部南北气候与生态环境样带研究取得重要成果。

  十、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正式启用,对于地震预测预报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记者江国成)


    相关文章
    

  • 中国大陆科技论文数居全球第八 (12/13/2000)    
  • 大学科研五强榜揭晓 北大清华南大列三甲 (12/13/2000)
  • 相关新闻
    巨型UFO现身露天剧场 12目击者:凭空消失了
    NASA砸巨资 委托SpaceX协助“销毁”太空站
    研究:新型油漆既能净化空气又能自我清洁
    SpaceX发射新卫星追踪太阳风暴 开启新篇章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