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奇意外的文化現象

人氣 11
標籤:

最完美的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誕生

公元二千年,終于能夠有一位百年來第一位華人諾貝爾文學獎得主。高行健替中國人增了光。只可惜,占有全世界最多華人人口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卻不肯承認他是中國人。

不過,高行健的中文作品主要讀者群在台灣,他將在二○○一年二月舉辦的台北國際書展來訪,每一年都嚷嚷一定要邀得一位諾貝爾文學獎得主來台,好為台北書展宣傳國際形象,卻從來沒有一年成功過,這回終于有一位台灣出版界自家生產出來的諾貝爾獎得主,篤定來訪,更值得夸耀的是,書展主題國家館剛好是法國,這下能讓國際苦儿高行健沾光的,除了台灣還有他的護照國籍-法國嘍。

哈日閱讀風潮的勵志怪象─五体不滿足与五体好滿足

「五体不滿足」作者乙武洋匡以陽光一般的健康心智、燦爛的樂觀笑容,克服了五体不滿足的官能限制,成為日本、台灣极受歡迎的作家,這也是台灣大量受日本通俗文化影響當中,比較可喜的一個閱讀現象,不過,下半年則有另外一位讓哈日沙文族流口水的作者故事- AV寫真女王飯島愛的傳記「柏拉圖性愛」,銷售超人气的情形,也可有一比,「五体好滿足」啊!

響應推廣儿童閱讀政策,校長跳天鵝湖

扮裝文化在台灣真是無往不利,政治人物扮圣誕老人、天王歌手麥可杰克森、貓王都不算啥米,讀完十二本書,校長与老師就跳「肥天鵝湖」芭蕾舞給你看啦,教育界輿論界都鼓掌叫好,智障學校校長后來也出來跳鋼管秀,教育界就有人大罵。

其實這件事,應該要怪出版界,沒有好好為智障儿童族群做出像樣的書籍,否則跳鋼管秀的校長,一定也會如法炮制,要求學生多讀書,大家 就不用吵了,芭蕾舞是有藝術品味的,鋼管秀是低俗色情的,啊,校長扮裝秀差別這么多。

馬英九讀中庸

台北市長馬英九向媒体透露,當初得知美國總統柯林頓与陸文斯基事件后,他清晨起來閱讀「中庸」,認為古人說的极有道理。電視談話節目人云亦云,不知馬英九究竟要表達什么,這其實透露了馬英九非常支持台北市文化局的文化活動,閱讀中庸,呼應突顯文化局「思想月」重新閱讀古籍經典的訊息。

年度至理名言 — 台南市立文化局局長蕭瓊瑞:「選出來就好,名稱是什么,沒有那么重要。」

這句話描述的對象,就是不會指揮卻打敗一票指揮家而膺任台南市立交響樂團「總監」的低音管演奏家徐家駒。蕭瓊瑞以不符行政程序為由,硬生生把台南市藝術中選出來的「音樂總監」陳瑞斌否決掉,另外指派了郭聯昌、周理俐、徐家駒等一批「專家」進行遴選。開了兩次會,煞有其事公開徵求指揮家提企划案,名堂卻由「音樂總監」移天換日變成「總監」,再由臨時補件的台南女婿徐家駒當選。對于外界的質疑,蕭瓊瑞即以前述言詞辯解。看來,台南市政府請蕭瓊瑞當文化局長實在是大才小用了;他應該去做中央選舉委員會主任委員才對!

年度懸案 — 台北市立交響樂團鄧姓團員涉性騷扰被停職

台灣的音樂教育真的是很失敗。台北市立交響樂團十一月到西班牙演出,團長陳秋盛居然帶了一個未成年的小女生當槍手,在弦樂部軋一角。換句話說,全台灣那么多學弦樂的音樂院成年師生,都不夠資格為國爭光,可見音樂教育有多失敗!然后,這個小女生應邀參加,据她父母形容,她被鄧姓團員欺負了,也顯示台灣性教育成果不佳。最奇妙的是,鄧姓團員被停職了,北市交舉行音樂會找不到适當的演奏人選,又徵召他上台演出,原本支領的是固定薪水,如今只好領客席費用,但還要承擔挑大梁的角色,這筆帳可能需要陳秋盛費神計算。

台灣歌謠終于翻身了

民進党執政了,台灣音樂文化也跟著水漲船高。而台北市政府斥資數千万辦了一場「台灣歌謠百年活動」,許多人被「望春風」、「媽媽請你也保重」感動之余,也發現台灣歌謠的藝術水平和西方古典音樂不相上下,重拾了民族自尊,不少外國學成返台的知識份子更覺欣喜。最可喜的是,以往許多民進党搞社運的成員,也投身策划類似的藝文表演和節目,襯托出文化潛移默化的力量。

乞丐王子和學生王子

台灣經濟不景气,連帶影響了音樂會票房。以往,台灣鋼琴王子陳冠宇的音樂會是票房保証,最近他和小提琴家廖嘉弘聯合舉辦音樂會,明年元月四日在高雄的演出,半個月來只賣了十張票,急坏了承辦單位負責人。

另一方面,大陸深圳藝術學校學生李云迪在今年的華沙蕭邦大賽中,不但拿到華人有史以來第一個大賽首獎,而且成為華沙大賽最年輕的首獎得主,加上長相酷似日本明星木村拓哉,已成兩岸許多少女心目中的白馬王子,明年二月在台灣的兩場音樂會票房反映相當理想,和陳冠宇形成強烈對比。

「中華文化复興運動」的陳水扁文化政策宣言??一切皆只是有夢最美,美到難以實現

競選時的陳水扁國家藍圖文化政策篇,宣稱過往的文化發展主軸「中華文化复興運動」是完全的失敗,并构思「政治應該為文化服務」的觀點。諸如:仿中研院方式設置國家藝術院、頒發青少年儿童文化護照、撥發預算讓十八歲以下的儿童青少年免費參加藝文活動、仿效法國,建筑風貌是文化行政單位來管轄、文化經費應占政府總支出的百分之二、文化部的設立有迫切的需要,文化部為首席部會……等等方案。

如今,這些构想,大部分都還在构思研究當中,但多數都被認為是「芭樂票」了。但文化人至今仍在苦苦期待,包括陳水扁上任后所提的「總統文化獎」,至今仍連影都沒有。

國藝會雙首長制之爭,爭到沒有首長 ,卻扯上「一樣文化米,飼百樣文化人」的疑慮

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今年上演了一場「第二屆董事長、執行長爭相下台」的老戲碼,先是董事長許常惠對于執行長簡靜惠的施政理念不表認同,續聘案時又扯出檢舉函對國藝會基金處置及業務處置見仁見智的看法。文建會主委陳郁秀在立法院報告時曾說「文建會一年預算五十五億多,法定員額為八十八人;而國藝會一年只執行三億多的預算,卻用了四十六人。」

最終,簡靜惠去職,許常惠另覓執行長未有著落之余,也因意外跌倒而至今昏迷不省人事,目前只有代理人當家。

抱著黃金睡覺的台博館,被立委敲醒千秋大夢

有台灣第一館之稱的台灣博物館,在九十年的悠長歷史中,怀有全台最古的地圖、鄭成功的墨寶、台灣共和國黑旗軍的令旗、以及二二八事件未公開照片等等「鎮台之寶」。但近年由省屬的教育廳、文化處轉并到文建會,并預定明年底再歸并到教育的這個「可怜三級單位」,只能將之「深藏于住宅區的民家」作為典藏庫,直到立委陳景峻等人,不知情的意外突擊考察訪視之后,才凸顯這批「國之鎮寶」文物所處的窘境,并意外掀開台灣各博物館定位的課題。

災后古跡重修,修出古跡界短視近利不堪入目的窘境

古跡界近兩年都以災區重建及歷史建筑會勘作為工作重點,其中又以霧峰林宅及鹿港龍山寺為指標,歷史建筑的重修則以集集火車站為標的。

但這三件案例,都暴露古跡修复產官學界各吹各的調,以及且戰且走的短視近利性格。霧峰林宅的修复,光文物整理決策的定案,就花了近一年的時光。而這批文物是否能再運用,以及是否由原班人馬介入作二度修复,學界就有不同態度。成大建筑系教授傅朝卿說「古跡修复,最忌學者既是調查研究者,又是修复工程的主持人,因為難逃利益与共的嫌疑啊!」

一語道破的還有集集火車站的整修,被募款參与實質修复營造的團隊說,調查研究階段的資料,「根本是花拳繡腿,好看而已,不能派上修复之用」。

災后重建,有人積极投入,是一份責任驅使,有人則是利益薰心的動力在驅使。

–轉自中時网


相關文章

 

相關新聞
四川一農民要駕駛國產摩托飛越都江堰
不要令香港“政治神經緊張”
地方特色小吃調查采訪
陳太离去,官場只剩“哈巴狗”?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