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醫死人 農民卻為“醫生”求情

人氣 21
標籤:

【大紀元1月27日訊】去年9月13日,暫住在金華市郊區的河南籍農民王方彬夫婦,帶著發燒、咳嗽的小孫子王慶港到就近的金華市婺城區西關村衛生室治療。當時,衛生室的執業醫生應根勇(原行政村的赤腳醫生)不在家,應的妻子陳根花和儿媳朱曉紅,給王慶港量了体溫,了解了病情后,就開始打針輸液。可是,輸液僅僅一分鐘后,王慶港全身發痒、情緒不安,很快出現了手腳抽搐、嘴唇發青等症狀。見此情景,兩位“醫生”赶緊拔掉輸液針頭,又是掐人中,又是壓舌頭進行搶救,但是,前后不足二十分鐘,王慶港還是因搶救無效而死亡。后金華市醫療事故鑒定委員會對此作出的鑒定認為,王慶港為藥物過敏死亡,治療人員搶救過程簡單、無效。

新華社報道,經查,陳根花和朱曉紅均為無法定行醫資格的“非法醫生”,她們醫死了人不僅要受到法律的制裁,而且理應也將會受到社會輿論的譴責,為什么還會有上百位同村的農民聯名上書為她們求情?發生在金華的這一“新聞”也許具有其偶然性,但是從中凸現出的關于農村醫療衛生方面的种种問題,應當引起全社會的關注。

改革開放后,原來背著藥箱活躍在農村的一批“赤腳醫生”,紛紛開起了固定的醫療室或診所。由于网點較為分散,管理上不可避免地存在漏洞。据了解,陳根花和朱曉紅是只有小學和初中文化程度的農村婦女,因為家里開衛生室,有人當醫生,而懂得一些“醫術”,她們平時當“護士”,打針派藥,執業醫生不在家時,又像模像樣地當起“醫生”,診斷治療。据記者常年在農村采訪的感受,像這樣情況,在農村中普遍存在。同時不少衛生室還有藥品進購渠道混亂、操作不合規程等許多問題。悲劇發生就不會在意料之外。

應該說,農村個体衛生室的這些情況,多數農民還是了解的,但是這些衛生室大多常年門庭若市,許多農民甚至舍近求遠,有病專找衛生室而不愿去設在城鎮的“公家大醫院”。為何?金華市西關村這一百多名農民的“求情書”中道出了原委:一是价格便宜,“免出珍費、注射費、挂號費”等等;二是“服務態度、醫德、醫風,都很好”,盡管她們有醫死人的危險,但村民還是离不開他們,所以“強烈要求繼續為廣大村民服務”。

在農村,常常有農民反映,現在不愁吃、不愁穿,就是愁病。上一趟“大醫院”,大病動輒數千元、甚至數万元,就連一個感冒也常常要花數百元上千元。許多農民說:“累死累活干一年,還抵不上几聲噴嚏”。并且,上“大醫院”還少不了看臉色、遭白眼。農民法制意識的淡薄,這里暫且按下不論,金華農民為致人死命的非法醫生還求情的事,給所謂的“大醫院”提了醒,應想方設法減輕農民的看病負擔,而不要變著法子多賺一點他們的血汗錢,應盡可能地笑臉面對犯了病痛的農民,而不要臉難看、話難听;同時,這是也給政府部門發出的呼吁,政府應盡快真正建立起農民醫療的社會保障体系,讓越來越多的農民不再為看不起病、吃不起藥而困苦。


相關文章

 

相關新聞
信鬼不信神的江澤民
新加坡的另類治療熱
英醫生創奇跡 一肝救下兩命
神秘女孩“賴”在戒毒中心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