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校長不好當

人氣 2
標籤:

【大紀元1月29日訊】 自從戈爾競選美國總統失敗后,很快又傳出他被提名為哈佛大學校長候選人。真是無巧不成書,在英文里,總統和校長是同一個字—— President。這一回,沒能當上美國 President(總統)的戈爾能否當上哈佛大學的President(校長)呢?

哈佛大學新聞和公關辦公室主任喬林恩表示,首先,在最后的結果出來之前,哈佛校方的人誰也無權對具体候選人進行公開發表意見。另外,遴選工作正在進行,究竟誰能當選現在确實難說。哈佛中意的校長人選一要有管理經驗,二要有學術背景。畢竟這是一所世界一流的高等學府。從這兩項標准來看,至少不應該認為,由于戈爾當過副總統,他就自然成為第一候選人。最后誰能當選哈佛第二十七任校長,要遴選委員會的9名成員一致通過才行,有一票反對都不能通過。可見把關之嚴。

哈佛校長如此產生

林恩說,哈佛大學成立于1636年,已有364年歷史,迄今共有過26名校長,全是男的,平均任期是6至7年。其實哈佛校長沒有任期限制,任職最長的第二十五任校長德里克凡博克1971年上任,在位20年。1991年,他辭去校長一職,但“解甲”不歸田,至今仍在哈佛大學的肯尼迪政府學院教書。他在當校長前是哈佛法學院院長。現任校長魯登斯坦是一位專攻文藝复興時期文學的教授,于1991年7月1日就職。他在去年夏天宣布,將在任職滿10年時——即2001年6月底——卸任。在魯登斯坦作出這一宣布后,哈佛大學即成立了一個“新校長遴選委員會”,由9人組成,其中6人來自“哈佛學院校長和理事委員會”,人稱“哈佛公司”;另3人來自哈佛大學監委會。

哈佛大學的管理由兩個机构負責。其中一個以“哈佛公司”的形式運作,它的正式名稱是“哈佛學院校長和理事委員會”,是大學的最高行政管理机构。它是西半球歷史最長的“公司”。理事會現有7名成員,負責處理學校財政方面的日常事務。這7人中除了校長和財務總監外,還有校外請來的社會賢達。校長和理事們也時常把涉及教學和机构設置的重大問題拿到理事會討論。另一個管理机构是監委會。它有30名成員,由哈佛大學畢業校友選舉產生。監委會負責審批“哈佛公司”的重要舉措,并給予指導。重要的教學和管理職位的任命都須經過這兩個机构批准。

“新校長遴選委員會”成立后即向所有活著的哈佛畢業生和在校生以及社會各界名人發出了30万封信函,誠邀他們推荐新校長人選。到目前為止已收到1000多封回函,推舉出501名人選,其中包括副總統戈爾。9名委員定期聚在一起,認真閱讀每一封推荐信。只要遴選工作沒有結束,新送來的推荐就仍然有效,沒有先來后到之分。

哈佛大學這樣選校長必然有它的道理。

哈佛現有教職工1.4万人,其中教師2300人,包括諾貝爾獎獲得者37人。在校本科生6700余人,研究生1.1万人。歷史上有6名美國總統是哈佛畢業生。作為美國的一所頂尖名牌大學,哈佛一年的經費開支就達20億美元。學科覆蓋面廣,研究水平高。每當國際上出現什么重大事件,無論是屬于政治、外交、經濟、軍事、科技,還是文化方面的問題,哈佛大學的電話交換机總會特別忙碌。國內外的政府官員、專家學者和媒体記者都會來向哈佛的專家學者請教或采訪。

正副校長各司其職

普通美國大學的學生常常會戲謔地說,大學校長的主要責任就是平時募錢,學年結束時同畢業生握握手。這個說法固然有些簡單化,但美國大學校長一般确實不過問教學,教學工作由副校長負責。筆者不知道美國有沒有大學校長協會,倒是知道有一個大名鼎鼎的副校長協會。

不過,哈佛的校長還是不同于一般。現任校長魯登斯坦在任內确為哈佛募集到24億美元,可謂成績卓著。但他對哈佛的教學同樣給予了很大的關注和影響。哈佛各學院的院長和終身教授的人選在通過有關委員會的評議后,還要通過魯登斯坦這一關,由他親自進行面談并最后拍板。魯登斯坦還對哈佛各學院從校外爭取研究資助的傳統做法進行了改革。過去的做法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各個學院甚至各個專業分頭去爭取校外的資助。但現在很多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課題都需要跨學科合作才能取得突破。比如環境問題就牽涉到法律、公共衛生、化學、生物和政治等各個層面的因素。魯登斯坦把哈佛各個學院爭取資助的优勢綜合成跨學科优勢,大大提高了哈佛大學爭取資助的競爭力,也提高了哈佛大學的學術和研究水平。

值得一提的是,魯登斯坦是哈佛大學360年歷史上第一位在任時訪問過中國的校長,而且還不止一次。哈佛現在与中國教育界的交流合作正越來越密切。

摘自<木子网>



    相關文章
    

  • 楊福家出任英國大學校長 (1/25/2001)    
  • 首位擔任英國大學校長的中國人 (1/25/2001)    
  • 沈陽武術學校校長詐騙67万 (1/21/2001)    
  • 克林頓何處擇木而栖? (1/19/2001)    
  • 陳水扁接見哈佛副校長柏格 (1/19/2001)    
  • 台灣中興大學校長彭作奎 被指責抄襲美國學者文章 (1/14/2001)    
  • 台灣中興大學校長被判定抄襲論文 (1/14/2001)    
  • 中興大學校長抄襲論文 (1/12/2001)    
  • 中國內地學者校長交流團訪港 (1/8/2001)    
  • 陳坤耀感嘆大學生水平低 (1/6/2001)    
  • 陳坤耀指大學生素質低下 (1/5/2001)    
  • 李家同認為舊七大課題仍決定新世紀人類命運 (12/30/2000)    
  • 克林頓与戈爾: 誰將是哈佛新校長 (12/20/2000)    
  • 戈爾被哈佛提名當校長 (12/20/2000)    
  • 英國反校園欺侮工作擴展到校外 (12/14/2000)    
  • 英國「扇耳光」教師面臨處分 (12/12/2000)    
  • 北京學者:兩岸四地應建華人經濟圈 (12/10/2000)    
  • 安徽:利欲熏心扯大旗 一初級中學公然招收大學生 (12/6/2000)    
  • 戈爾落選何處去? 傳將出任哈佛校長 (12/4/2000)
  • 相關新聞
    中國內地學者校長交流團訪港
    中興大學校長抄襲論文
    台灣中興大學校長被判定抄襲論文
    台灣中興大學校長彭作奎 被指責抄襲美國學者文章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