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行健:最好不見特首

「有觀眾有听眾 就是最好待遇」

人氣 3
標籤:

【大紀元1月31日訊】被中國視為不受歡迎人物的首位華人諾貝爾文學獎得主高行健,昨在中文大學公開演講,侃侃而談「文學的語言」,強調文學應凌駕政治、社會、倫理以及商業考慮,不應為政治服務。雖然他回避有關政治的提問,但就直率地表示特首董建華最好不要接見他,因為一個作家有觀眾有听眾已是最好的待遇。 

唯一一位出席演講會的局長級官員、民政事務局局長林煥光則否認政府冷待高行健,并以文學愛好者和中國人的身分,對高行健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殊榮感到高興和驕傲,更歡迎高行健在未來再來香港,而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和藝術發展局合辦的文學節,正考慮再請高行健訪港。

朱培慶出席酒會

高行健今晨會繼續第三天的訪港行程,早上到城市大學主持另一場演講會后,下午再出席明報集團舉辦的酒會。

昨午三時,高行健在中文大學校長李國章及多位教職員好友簇擁下,先到大學行政樓參加歡迎酒會,廣播處處長朱培慶及資深名記者陸鏗等均有出席。至下午四時,高行健轉到邵逸夫堂主持題為「文學的語言」的演講會,他在首半小時的演講中,形容二十世紀是政治干預文學的世紀,但踏入二十一世紀,文學會脫离政治,只服務于個人价值。

高行健在隨后一小時接受台下觀眾自由提問,但他一碰到政治性問題就笑回避,并稱昨天不是談政治的場合。

不過當被問及特首董建華沒有与他會面,是否安排不當時,他則選擇性地表示有興趣回答。

他爽快地說:「我想我最好不要由總督(特首)來接見,我是一個作家,有觀眾有听眾,今天受到的就是最好的待遇,有這么多觀眾來听我說話!」全場觀眾即時掌聲雷動。

他接又說:「在香港受到傳媒的熱情,讓我吃惊了!」這兩句簡單的說話,帶起了滿場貫耳的笑聲。

林煥光遲到早退

至于對流亡海外的高行健來說,哪才是他的根?他則輕松地說:「你自己就是你自己,給自己一個認同就可以。」

歷時一個小時四十五分的演講會,吸引超過一千四百多名市民、學生和賓客出席,中文大學亦有安排网上直播。

不過應邀出席的政府官員只有「遲到早退」的民政事務局局長林煥光、房屋署署長苗學禮和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助理署長麥建琳。林煥光昨較高行健更遲進入會場,坐于高行健后一排位置,在觀眾提出政治性問題前已离場,兩人一直沒有握手招呼。

要政府解釋政策

另外,對于政府對待高行健及李云迪訪港采取完全不同態度,部分立法會議員關注政府在邀請國際知名人士訪港時是否有政治審查。

立法會民政事務委員會下周一召開特別會議,主席鄭家富表示,到時他會要求民政事務局及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官員,解釋政府政策,以及會否再邀請高行健來港主持中央圖書館及文化節開幕儀式。

提問者多咄咄迫人

參加這次高行健演講會的除本港文學、藝術愛好者和學者外,不少是來自中國國內的學者、學生,甚至觀光客,問問題也以他們最賣力,只可惜他們的問題多是「有骨」,對高行健有很深的成見和誤解,甚至有點咄咄迫人的味道。

昨天的演講會分兩部分,高行健先演講,然后接受台下听眾提問。近一小時的發問時間內,有十四個人獲發問權,但其中六人在自我介紹時都自稱是來自中國,其中有浙江大學的學者、有山東師范大學的教授,也有中國社會科學院的專家。

女教授大贊其作品

在山東師范大學任教的女教授表示,自己在學校任教當代文學,八十年代的作家就是以高行健為代表人物作介紹,大贊高的作品有悲天憫人的情怀。由于她發問時就像在朗誦,且很冗長,說完了還問高行健認不認同。高只好表示同意。

浙大學者指高行健在演講時用了十七次「換句話說」,心理分析說他有點壓抑、焦慮,高行健回答說,語言表達确是不夠准确,「換句話說」只是傳達一种感覺,盡量准确的表達這种感覺。高行健說完,該名男子竟回敬了一句「叛徒所見略同」,然后返回座位。(苹果日報)


    相關文章
    

  • 高行健在香港拒談個人政見 (1/31/2001)    
  • 高行健于香港中大發表演講 (1/31/2001)    
  • 高行健:香港不是文化沙漠 (1/31/2001)    
  • 諾貝爾文學獎評委:高行健得獎 ,因為他是很好的作家 (1/30/2001)    
  • 高行健強調:文學不應服從政治 (1/30/2001)    
  • 高行健訪港暢談文學 (1/30/2001)    
  • 法國漢學家杜特萊翻譯小說「靈山」 法國的中國文化熱潮又加溫 (1/30/2001)    
  • 觀高行建來港有感: “香港”正一分一秒地變成[大陸] (1/30/2001)    
  • 小才女挑戰高行健博得滿場掌聲 (1/30/2001)    
  • 高行健:文學遠遠高于政治 (1/30/2001)    
  • 高行健訪台 本尊未到旋風先至 (1/30/2001)    
  • 高行健著作熱:書店大陸客爭購,圖書館借閱須輪候 (1/30/2001)    
  • 高行健女友隨行訪問港台 (1/30/2001)    
  • 「不冷不熱」,香港高官突然出席高行健演講 (1/29/2001)    
  • 【明報】:讓文學歸文學不要泛政治化 (1/29/2001)    
  • 高行健酒會董建華拒出席 (1/29/2001)    
  • 高行健抵港不回應北京批評 (1/29/2001)    
  • 高行健下月台灣行 (1/29/2001)    
  • 高行健今早抵香港 避談政治問題 (1/29/2001)    
  • 高行建訪港 (1/28/2001)

        相關文章
        

  • 高行健在香港拒談個人政見 (1/31/2001)    
  • 高行健于香港中大發表演講 (1/31/2001)    
  • 高行健:香港不是文化沙漠 (1/31/2001)    
  • 諾貝爾文學獎評委:高行健得獎 ,因為他是很好的作家 (1/30/2001)    
  • 高行健強調:文學不應服從政治 (1/30/2001)    
  • 高行健訪港暢談文學 (1/30/2001)    
  • 法國漢學家杜特萊翻譯小說「靈山」 法國的中國文化熱潮又加溫 (1/30/2001)    
  • 觀高行建來港有感: “香港”正一分一秒地變成[大陸] (1/30/2001)    
  • 小才女挑戰高行健博得滿場掌聲 (1/30/2001)    
  • 高行健:文學遠遠高于政治 (1/30/2001)    
  • 高行健訪台 本尊未到旋風先至 (1/30/2001)    
  • 高行健著作熱:書店大陸客爭購,圖書館借閱須輪候 (1/30/2001)    
  • 高行健女友隨行訪問港台 (1/30/2001)    
  • 「不冷不熱」,香港高官突然出席高行健演講 (1/29/2001)    
  • 【明報】:讓文學歸文學不要泛政治化 (1/29/2001)    
  • 高行健酒會董建華拒出席 (1/29/2001)    
  • 高行健抵港不回應北京批評 (1/29/2001)    
  • 高行健下月台灣行 (1/29/2001)    
  • 高行健今早抵香港 避談政治問題 (1/29/2001)
  • 相關新聞
    高行建訪港
    高行建訪港 人氣 3
    高行健今早抵香港 避談政治問題
    高行健抵港不回應北京批評
    高行健酒會董建華拒出席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