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龍“以色列之王”還是“貝魯特屠夫”?

人氣 12
標籤:

【大紀元1月31日電】如果以色列的民意測驗确實反映了民意,那么再有一星期,右翼利庫德集團領導人沙龍很可能當選為以色列新總理。在支持者眼里,沙龍是“以色列之王”,而在阿拉伯人心中,他是“貝魯特屠夫”。到底哪一個沙龍是真的呢?

阿里埃勒‧沙龍1928年出生于特拉維夫附近的農村。青年時代的沙龍是一個激進的猶太复國主義者。1945年,他加入了以色列建國前的地下軍事組織“哈加納”。1948年,沙龍作為一野戰排排長參加了以色列獨立戰爭,即第一次中東戰爭。在這場戰爭中沙龍“戰功卓著”,一鳴惊人。

1953年,沙龍被任命為新組建的101部隊司令。該部隊的使命是對阿拉伯人在以境內的任何攻擊行動采取報复性打擊。同年10月,1名以色列婦女及其兩個孩子在特拉維夫東部的耶胡德地區被阿拉伯武裝人員殺死,101部隊士兵就在約旦河西岸北部的一個阿拉伯村庄里采取了報复行動,炸毀45所房屋,槍殺69名村民,其中一半是婦女和儿童。這一行動遭到國際社會的強烈譴責,也使以色列的國際形象大受影響。

1973年6月,當沙龍意識到由于他的魯莽行事、不听指揮,他被提拔成國防軍總參謀長的可能性很小,于是他決定退役,轉向政壇發展,并幫助創建了利庫德集團。同年10月6日,第四次中東戰爭爆發。沙龍作為預備役軍官應征入伍。他率領主要由預備役士兵組成的坦克部隊,頑強穿越蘇伊士運河,成為以軍在這場戰爭中反敗為胜的轉折點,沙龍也一下子成了“民族英雄”。

戰后,沙龍當上了議會議員。但一年后,他又退出議會。從1975年6月至1976年3月期間,沙龍出任拉賓總理的特別顧問。1977年大選后,沙龍又重新加入利庫德集團,并在貝京總理的內閣中擔任農業部長及猶太人定居點部長級委員會主席等職務。

1981年,利庫德集團再次在大選中獲胜,沙龍被貝京總理任命為國防部長。1982年6月,在沙龍的极力主張下,以色列大舉入侵黎巴嫩。沙龍在當時的內閣會議上表示,以軍只向黎境內推進40公里,但實際上以軍包圍貝魯特時,已向黎境內推進了90多公里。黎巴嫩戰爭進行還不到一個月,以軍陣亡的人數已達數百人。以國內一些和平人士開始呼吁沙龍立即辭職。1982年9月,在以軍的默許下,黎巴嫩基督教民兵組織進入貝魯特附近的巴勒斯坦難民營,屠殺了1500名巴難民。這一慘案震惊了世界。以色列公眾在特拉維夫舉行大規模示威游行,要求貝京和沙龍辭職。當時的美國總統里根及其高級顧問們也認為,沙龍必須被解職。

1983年2月,以色列一獨立調查委員會認定,沙龍對巴難民遭屠殺負有間接責任。2月14日,以議會批准貝京總理的決定,即沙龍辭去國防部長一職,但仍繼續留在內閣中,出任不管部長。雖然在以后的几屆政府中,沙龍也擔任過諸如住房部長甚至外長等職,但許多人認為,他希望有朝一日成為總理的夢想早已被他力主入侵黎巴嫩而永遠地埋葬了。然而,沙龍多年的顧問、烏里‧丹卻說,那些不想看到沙龍擔任參謀長的人,將會看到他當國防部長;而現在,我要說,那些不想讓他當國防部長的人,將不得不接受他有一天當總理的事實。(北京晨報)


    相關文章
    

  • 大選前夕看以色列民情 (1/29/2001)    
  • 沙龍認為目前階段根本沒有希望与巴勒斯坦達成和約 (1/22/2001)    
  • 沙龍認為巴以和平進程前途渺茫 (1/11/2001)    
  • 沙龍首次公開宣稱巴以奧斯陸協議死亡 (1/10/2001)    
  • 以色列總理選舉沙龍呼聲高 (1/10/2001)    
  • 民意調查顯示 以色列大選右翼領先 (1/6/2001)    
  • 沙龍:以色列決不撤除一個定居點 (1/4/2001)    
  • 沙龍愿意為和平作出”痛苦讓步” (12/26/2000)    
  • 選民意向調查顯示利庫德党領袖沙龍領先 (12/23/2000)    
  • 佩雷斯退出以色列總理競選 (12/22/2000)    
  • 內塔尼亞胡退出以總理角逐 (12/19/2000)    
  • 內塔尼亞胡与沙龍爭奪主席職位 (12/14/2000)    
  • 以色列利庫德總理職位競爭激烈 (12/13/2000)    
  • 治禿頭結果變成「童山濯濯」 日一男子控告美發沙龍獲胜訴 (11/29/2000)    
  • 以反對党愿与巴拉克會談 (11/29/2000)    
  • 以總理和右翼領袖組政擱淺 (10/29/2000)    
  • 以色列籌組緊急政府失敗 (10/24/2000)
  • 相關新聞
    沙龍:以色列決不撤除一個定居點
    民意調查顯示 以色列大選右翼領先
    以色列總理選舉沙龍呼聲高
    沙龍首次公開宣稱巴以奧斯陸協議死亡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