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确認,三門峽李家窯遺址為周代虢國都城

人氣 9
標籤:

【大紀元1月9日訊】 歷史湮埋了二千六百多年的虢國都城,經中國考古工作者半個世紀的苦苦尋覓,近日終被揭開神秘面紗。參加八日在此間舉行的三門峽虢國都城考古發現新聞發布會的專家學者确認,李家窯遺址就是周代虢國都城——上陽城。

虢國是西周時期一個重要的諸侯國,在周王朝的歷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根据古代文獻記載,西周春秋時期的虢國從陝西寶雞遷都到這里,直到公元前六五五年被晉國滅亡。

二000年元月,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會同三門峽市文物工作隊,對位于虢國墓地東南二公里的李家窯遺址進行了大規模的科學考古發掘,發現了城垣、城壕、建筑遺址等,取得中國考古學史上的重大突破。

李家窯遺址由城垣、城壕、宮城、宮殿以及制骨、制陶、冶銅作坊和糧庫等組成。其中,南牆已被青龍澗河衝毀,現存城垣平面呈長方形,東西長一千至一千零五十米,南北殘寬五百六十至六百一十米,周長約三千二百米;城垣外平行環繞兩道城壕,內城壕寬十三米左右,外城壕寬十五至二十二米,深四點三至六米。

宮城和城垣之間分布著制骨、制陶、冶銅作坊和糧庫。其中,制骨作坊發現數以千計的骨器成品、半成品、骨料等,并有制骨工具銅鋸、礪石等;在冶銅作坊發現大量的煉渣和陶范;制陶作坊發現的陶窯保存較為完好,并且出土有陶器成品和半成品等珍貴文物;在糧食窯藏區,發現一處排列整齊有序的窯穴,這些窯穴均經過加工處理,應是儲藏糧食的糧庫。

專家認為,虢國都城上陽城的發現對研究和了解古代都城發展、演變的歷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到目前為止,不僅虢國貴族墓葬區得以确定,而且虢國城也已确認,城內布局輪廓清晰,加之丰富而精美的文物接連不斷地大量出土,為更加全面、准确地了解虢國這一西周時期的重要方國提供了重要而珍貴的實物資料,也為西周考古學研究樹立了一個有明确紀年的斷代標志。(中新社)


    相關文章
    

  • 上海出土古尸 帶出五千年前的“上海城” (1/9/2001)    
  • 河南考古重大發現:周代都城上陽城掀開面紗 (1/9/2001)    
  • 江西發現商代最大窯場 (1/8/2001)    
  • 河南三門峽市發現周代虢國都城 (1/8/2001)    
  • 美國華裔考古學大師張光直病逝 (1/6/2001)    
  • 樓蘭古城科考新發現 (1/5/2001)    
  • 廣東惠東黃獅村,明清村落“活化石” (1/5/2001)    
  • 長江三角洲出土一批新石器時代珍貴文物 (1/4/2001)    
  • 動物也有木乃伊 (1/4/2001)    
  • 黑龍江發現宋朝皇帝囚禁于金的珍貴遺物 (1/4/2001)    
  • 考古工作者出土2000年前的“歷書” (1/3/2001)    
  • 湖南沅陵發現秦時古郡 (1/3/2001)    
  • 良渚文化遺址又有惊人發現 (1/2/2001)    
  • 考古學家發現耶酥門徒之一圣約翰的遺骨 (12/31/2000)    
  • 武漢發現千年獅身人面像 (12/29/2000)    
  • 武漢晉唐古墓發掘追蹤:現場惊現“唐朝軍團”墓磚 (12/28/2000)    
  • 伊朗發現3500年前建筑物遺跡 (12/25/2000)    
  • 伊朗發現3500年前建筑物遺跡 (12/25/2000)    
  • 色雷斯古墓在保加利亞重見天日 (12/24/2000)    
  • 橫枝崗再現古墓葬群 (12/21/2000)
  • 相關新聞
    良渚文化遺址又有惊人發現
    湖南沅陵發現秦時古郡
    考古工作者出土2000年前的“歷書”
    黑龍江發現宋朝皇帝囚禁于金的珍貴遺物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