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的報紙 明日的网路

胡晴舫 

標籤:

台灣第一份网路原生報「明日報」關門了。一些原本就稱网路為泡沫的論點,此刻更言之鑿鑿地篤定。网路熱潮持續了一年多,隨著明日報關版的動作,似乎恰巧宣告网路產業衰退期的開始。同時,美國那斯達克高科技股市里的网路股,從去年三月就似坐滑梯般,一直向下滑落。然而,就如過度樂觀者高估了网路的美景,相信网路不過是泡沫的論調也太過悲愁。如同亞瑟克拉克(Arthur C. Clarke)所說,短期內,我們可能高估科技對我們生活的衝擊,但是,長期來看,我們也可能太小覷了這股力量。

到底發生了什么事?關于网路這個「泡沫」的故事原型,几乎跟人性本身一樣古老,一再重复。一個新的發明誕生了。人性本來就包含了對新鮮事物的好奇,容易為之激動、傾倒,解釋了我們為何對网路如此興奮与熱情。而新發現通常會打亂原有的秩序,在一片新生的混亂中,未來的輪廓本來就會難以掌握或被精确預測。究竟网路會改變我們的生活多少、將影響企業營運方式多少?迄今,仍是未知數。

因為,网路是一項牽連甚廣的新發明,其影響力無法計量,越來越多的資金仍繼續投入該產業-太多資金,以至于回收獲利几乎成為不可能的任務。另外,网路其實是一門門檻很低的行業,無形中,連帶地也降低了進入其他行業的門檻,因為開放了資訊管道。架設一個网站需要資本很低;如果每一個人都能夠也的确都架設了一個网站,目標市場又大同小异,終會限制了利潤的分配。并且,亞洲市場終究不
如歐美市場來得廣大、繁榮,且不具一致性;譬如亞洲國家的廣告預算就不夠闊綽,台灣市場(樂觀估計)大概美金四十億,相較于美金二千多億的美國市場,簡直沒得相比。韓國可能是唯一擁有足夠市場規模、大眾也具一定消費能力的東亞國家,网路產業就蒸蒸日上。

無論如何,供需乃是一個基本的市場法則。网路產業的問題即是供過于求,但這也是高科技產業向來的特色。過去几十年,高科技發展一直比人類個体所适應學習的速度高過很多,只要想想英代爾的晶片速度增加了几十倍,可是我們還是只用電腦寫寫文件、寄寄郵件。

网路的新奇固然令人興奮,但是對商業的衝擊實際上卻未必全盤正面。因為,獲利來自于一种不均等,來自資訊技術的差距,所以商人能買低賣高。网路最重大的功能卻是盡可能將所有人放到同一個水平。网路讓所有人都接触得到資訊,只需很低的代价,而且几乎在任何地方都行。网路因此賦予小人物力量,讓中小企業老板能与大公司抗衡,打破以往不平等的競爭關系,不再只有規模夠大的企業才能擁有
資訊的优勢。這也是為什么在傳統世界越能夠呼風喚雨的人,通常越容易怀疑网路究竟能在我們世界起什么樣的功用,因為网路其實對他們來說是一种威脅。然而,如果因為明日報的解散,而讓這些台面上的領導人士感到松一口气,覺得可以將网路暫時放一旁,那么他們應是誤會了网路所代表的意涵。

网路創造了一個更平等的互動空間。從今而起,勞工与資方、制造者与消費者、公民与國家之間,都不再只是一個單向溝通的局面。這是一項重大而且具歷史性的轉變。過去的世界里,無論是媒体、企業、政府所習慣的傳播模式,都是一對多、由上而下的形式,大眾不論喜愛或厭惡、同意或不以為然,都無法与之回應或反駁。現在,整個台面翻轉。例如,网路讓每一個公民在進入大眾傳播系統時,都相當于
武裝了一台個人電腦,挾著新科技的力量,他們不再僅僅是觀眾,他們也能隨時跳換到傳播者角色。他們資訊流通,傳播者無法獨占知識。在网路上發表作品的寫作者,像我在明日報開專欄,會時時發現自己被网友挑戰、要求對話甚至羞辱,其中,當然包含了一些不具意義的情緒性發言,但并不乏許多很具深思的嚴謹論點。整個情形如同搖滾團体平弗洛依(Pi nk Floyd)的電影《牆》(The Wall),片子里一群叛逆學童,反身掌控了學校。正如网路創始人之一曾說過的,「网路視檢控為系統失敗,決意要繞過。」

這也是為什么中央集權政府如中共,或正常中產家庭的父母,以及一些保守的宗教團体,會對网路感到憂慮。凡事都一刀雙刃,网路可以使好,也能使坏。今日,网路新興產業的未定性質拖垮了明日報,同時,對入口网站Yaho o!或拍賣网站eBay等成功公司來說,它卻是一個前景仍未可限量的高利潤事業,所擁有的影響力更是無遠弗屆。對許多傳統產業的公司來說,网路也是一項有力的工具,為他們創造了許多在實体世界無法獲得的商机。与网路相關的電腦軟硬体厂商,其利潤也穩定攀升中。

全球一直在高喊的「新經濟」,倚賴的是資訊溝通;這一切,全由网路開始。在許多自覺或不自覺的層面,网路已經且將持續改變我們的世界。我們何其幸運,因生逢其時而能目睹、甚至親身參与這項人類文明的重大轉折。明日報打過美好的一仗。雖然其經營模式的确有些瑕疵--成本過高,期待廣告作為收入來源的天真等等,畢竟台灣市場不大,何況,廣告主還不夠習慣网路新媒介。然而,未來還會有其他明日報,而且懂得運用更高明、獲利更高的商業模式嗎?我們還能透過网路,繼續實際接触更眾多更有用的資訊嗎?答案是絕對肯定的! (作者為文化評論者)

(中國時報)


    相關文章
    

  • 台灣《明日報》倒閉的啟思 (2/21/2001)    
  • 香港网路媒体漸回傳統媒体經營模式 (2/21/2001)    
  • 苹果日報報導:收購明日報應屬實 (2/21/2001)    
  • 明日報停刊專家:綜合性電子報沒生存條件 (2/21/2001)    
  • 台灣首家网路報[明日報]今正式宣布結束网站營運 (2/21/2001)    
  • 明日報員工:來得太快了 (2/21/2001)    
  • 明日報小檔案 (2/21/2001)    
  • 台灣第一家网上報紙今停刊 (2/21/2001)    
  • [明日報]高層緊急會議: [明日報]明日將繼續出報 (2/20/2001)    
  • 「明日報」走成為歷史 接力棒是香港壹傳媒 (2/20/2001)    
  • 入不敷出 <<明日報>>今日停刊 (2/20/2001)    
  • 傳明日報明天停刊 將由香港壹傳媒主導經營 (2/20/2001)    
  • 前助理國務卿羅思敦促兩岸恢复對話 (2/18/2001)    
  • 美化環境吸引迪士尼游客 (2/18/2001)    
  • 行動電話所需砷化鎵晶片進入量產階段 下半年封測業產能利用率將會突破90% (2/18/2001)    
  • 网路免費下載音樂將成明日黃花 (2/17/2001)    
  • 梁錦松同學17年前預言他當財爺 (2/15/2001)    
  • 腐化世風侵校園,學生撒謊手段讓人咋舌 (2/15/2001)    
  • 硬体類股微幅下滑 (2/14/2001)    
  • 紐約時報:馬英九极可能是台灣未來的總統 (2/14/2001)
  • 相關新聞
    紐約時報:馬英九极可能是台灣未來的總統
    硬体類股微幅下滑
    腐化世風侵校園,學生撒謊手段讓人咋舌
    网路免費下載音樂將成明日黃花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