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特殊的學子 — 首批國防定向生

人氣 5
標籤:

  在北大、清華校園里,有一群特殊的學子。作為我軍首批國防定向生,他們吸引了太多關注的目光。新學期剛開始,記者來到校園,對他們進行了采訪。

  早春二月的一個清晨,剛剛結束了寒假生活的北大學子們,行色匆匆地赶往教室和圖書館,中文系一年級的新生張筱燕也走在這人流里。在今年1月中旬結束的第一學期期末考試中,筱燕在全班50多名同學中脫穎而出,總分位居榜首。考試拿了第一,也許并不能說明什么,但她的這份好強和上進心,無疑引起了同學們的關注,而更讓周圍同學好奇的是,她還有一個与眾不同的身份:她是北大首批招收的國防定向生中的一員。

  去年9月,北大、清華在全國率先開展了國防定向生培養工作。經過嚴格選拔考核,全國16個省區考入北大、清華的88名新生成為我軍首批國防定向生。

  作為首批國防定向生,他們一入學,就成為眾人關注的對象。清華大學為此專門選派了优秀教師擔任國防定向生班的專職班主任。解放軍駐北大、清華后備軍官選拔培訓工作辦公室對國防定向生還進行了嚴格的政審和复檢,6名因身体不合格的學生被取消國防定向生資格,缺額在全校范圍內進行了選拔增補。按照有關協議,這批國防定向生大學畢業時即辦理入伍手續,到部隊工作。

  經歷了第一個學期的校園生活,這88名首批國防定向生适應了大學生活嗎?對于自己在校園中与眾不同的身份,對于未來即將攜筆從戎的使命,他們在用一种什么樣的心情去面對?帶著這些疑問(尤其是許多即將參加高考的學生讀者的疑問),記者來到了北大、清華。

  “這批國防定向生相對于校內其他學生,他們更加踏實、認真,不浮躁,而且組織紀律性強。”北大數學科學院的潘家柱老師深有感触地對我說。

  据介紹,目前在北大、清華就讀的國防定向生,在過去半年的學習生活中,綜合素質和學業成績總体處于良好狀態。有不少人在同班和同系的學生中,成績名列前茅。

  記者在采訪中還了解到,這些國防定向生的入學分數并不像社會上有些人想象的那樣,低于兩校在當地的調檔分數線。北大在遼宁招收的兩名國際政治專業學生,平均分數達到643分;山東考生鞏克壯以887分(滿分為900分,列山東前30名)的高分被北大力學系錄取;清華在湖北招收的4名電子信息工程專業的學生,均為第一志愿,平均分達到668分(滿分為750分),最高分為679分。

  在北大中文系,包括張筱燕在內,一共有5名國防定向生,孫娟也是其中的一位。孫娟是以613分的高考成績進入北大的。她出生在湖北省團鳳縣的一個鄉村里。她對記者說:“從小時候起,無論是看電影,還是看電視,每當看到颯爽英姿的女兵時,我便充滿了羡慕之情。在填報高考志愿時,我看到了北大招收國防定向生的簡章,我想,這不正是我的愿望嗎?我的高考分數比本省錄取分數線高出14分,我本來有選擇其他專業的自由,但經過考慮和征得父母的同意,我堅定了報考國防定向生的決心。”

  站在我面前侃侃而談的孫娟向我敘述著她的高考故事,臉上寫著圓了綠色軍營夢后的自豪。

  其實,認為自己“首先是一名學生”的國防定向生,還是有特殊之處。學校在針對他們的教學計划中,將适當開設一些特殊課程,以滿足軍隊對培養目標的特殊需求。在不影響正常學習的情況下,他們還要進行必要的軍政訓練,到部隊參觀、學習、實踐。

  解放軍駐北大、清華后備軍官選拔培訓工作辦公室主任張衛華說:我軍招收首批國防定向生,既給希望通過高考進入名牌大學深造的青年人提供了机會,又幫助他們圓了從軍夢。

  清華大學的國防定向生韓寶磊,出生于一個貧寒之家。念高二時,由于父親出車禍,治療花費不少,他也面臨著輟學的危机,是家鄉的父老鄉親幫助了他,才使他完成了學業。采訪中,朴實但很帥气的他對我說:“大學4年,我不要求其他,只要求自己努力努力再努力,學習學習再學習,掌握過硬本領,來報答家鄉父老對我的厚愛,為祖國的繁榮昌盛,為國防的強大作貢獻。”

  按照《國防定向生協議書》規定,國防定向生在校學習期間,由軍隊提供學費、住宿費及一定的生活補助費。這在一定程度上,的确減輕了學生及家長的經濟壓力,因此像韓寶磊這樣的學生,基本上不用過多考慮經濟負擔,從而能專心致志完成學業。從這個意義上說,國防定向專業為那些處于家庭經濟負擔過重,但胸怀抱國之志的青年人,提供了學習深造、攜筆從戎的絕佳机會。而來自北大的國防定向生郭曉銳則認為:“有了北大良好的學習環境,有部隊對我們進行思想教育,我們一定能夠肩負起科技強軍的責任,成為高素質的軍事人才。”

  孫晉厚,作為全國奧林匹克化學競賽的獲獎者,去年年初,被保送到山東大學。當清華大學招收國防定向生的消息傳到他耳朵里時,他婉拒了山東大學的保送錄取,毅然加入了首批國防定向生的行列。孫晉厚說:“到國防戰線工作,是我的理想和追求。我選擇,我無悔。”

  “每一名跨世紀的青年,都有義務為增強國防軍事實力貢獻青春与智慧。”張衛華主任認為,首批國防定向生能否順利完成學業,走上國防崗位,這不僅是這一批國防定向生的問題,更重要的是,它關系著我軍人才戰略措施能否順利實施,科技強軍的歷史使命能否真正完成。

  首批國防定向生,任重而道遠。

轉自《中國青年報》

相關新聞
保護黑惡勢力 陝西紀委書記和公安副廳長遭舉報
中國留學生被遣返 美駐華大使回應
中共地方政府「不務正業」 公務接待成重要工作
因經濟擔憂 大陸國債收益率降至22年來最低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