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態打鼾

標籤:

【大紀元2月6日訊】 在日常生活中,睡覺打鼾司空見慣。但德國睡眠研究專家里卡多‧斯圖斯教授日前指出,對一些病態性的重度打鼾不能漠然視之,因為它不僅影響打鼾者的健康,甚至有可能危及生命。

打鼾就是人們鼻咽部位的肌肉松弛,舌頭往下滑使得呼吸道變窄所致。重度打鼾者中,有時會出現障礙性的睡眠呼吸暫停。而一旦人們暫停呼吸几秒鐘,血液中的氧气含量將大大下降,大腦也將發出警報。如果在一小時之內出現兩次以上的呼吸暫停,每次持續的時間超過10秒,那就相當危險。

近日,一位到中國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紅十字朝陽醫院就診的張先生說:近兩年,他常常感到早晨起床后,口干舌燥,白天經常犯困。經過夜間睡眠呼吸監測,醫生給他下的診斷是:重度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

目前一般認為,該病的發病率為1%~4%。65歲以上患病率可高達20%~40%。他十分憂慮地對記者說,盡管在該病的診斷和治療方面已經取得了可喜的進展,但在臨床上,這類病人漏診漏治現象非常普遍。在他診治的患者中,有的長期患高血壓,但吃了降壓藥后血壓還是降不下來:有的夜間心絞痛發作,而經冠狀動脈造影卻未發現冠狀動脈病變。經睡眠呼吸檢查,他們的病根均是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通過對症治療,這些患者過去的症狀完全消失了。有研究表明,如不經治療,中、重度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患者5年病死率在11%~13%,因此,對此病的早期診斷,早期治療十分重要。

現在,人們正在研究的治療打鼾的療法包括:高效率、低疼痛地將人們口中的軟組織予以相應改形的激光療法;將障礙性細胞等去除的高頻射線療法;不通過手術的鼻部增壓療法,其具体方式是在夜間給患者帶上呼吸面罩;俄羅斯還研制出一种止鼾器,睡眠時將其銜在口中可有效地防止打鼾。

但有關專家指出,有許多治療打鼾的療法尚未得到科學的証明,而只是出于商業目的在應用,人們在選擇時應該慎重。

  

 

相關新聞
日本用傳統紙與塑膠做出高強度的可降解材料
瑞典研發高效便宜可充電鋅電池 彌補鋰電池缺點
哈勃揭示NGC 2005球狀星團為宇宙化石
馬斯克560億美元薪案獲批 股東解釋原因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