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代表提議定銀杏為國樹

人氣 3
標籤:

【大紀元3月10日電】提起大陸的「國花」,許多人都知道是「牡丹」。若問及「國樹」是甚么?大概無人能回答。并非是人們無知,而事實上中國根本沒有「國樹」。日前在「人大」會議上,來自湖北的人大代表郭大孝聯同卅余位代表發出議案,建議政府將「銀杏」定為「國樹」,以結束中國作為堂堂大國,卻沒有「國樹」的歷史。

圖為正在香港維園舉行的花卉展,亦展出一株銀杏樹。

軒轅黃帝時代神木

東方日報11日報道,香港「市花」是「紫荊花」,大陸「國花」是「牡丹」。「紫荊花」象徵發達;「牡丹」象徵富貴。但「牡丹」是栽培花草類,并非樹木,所以中國「國樹」一直空缺。早前在「人大」會議上,湖北代表郭大孝等卅六人,發出議案,指出目前世界上一百二十個國家都有「國花」、「國樹」、「國鳥」;而擁有十二億人口的中國,卻沒有「國樹」,這不能不覺是一种民族遺憾,該議案要求政府,將「銀杏」定為中國國樹。

据了解,選擇「國花」、「國樹」的標准大致有以下几項:一是看該花木是否為國家獨有;二是該花木是否能体現出民族精神;三是花木形態色澤是否美麗多彩;四是該花木知名度如何,是否全國分布等。而「銀杏」被推荐為「國樹」,基本符合上述几點,首先它是中國特產,其次「銀杏」傳說是軒轅黃帝時代的神木,其色澤形態雖不能說婀娜絢麗,卻古朴挺拔且實用性強,千百年來,文人騷客吟詠「銀杏」的詩詞多不胜數,其本身又在大江南北廣泛分布。

日前,該議案已提交「人大」農業農村委員會,「銀杏」是否成為「國樹」今年中有結果。

嘉道理農場植物專家周錦超指出,銀杏樹已在地球存在了二億五千万年,為植物中的「活化石」,為溫帶落葉樹木,本在山西、陝西等溫帶地區生長,在北京、南京,以至日本的寺廟都有人裁种。由于銀杏樹壽命頗長,往往有几百年,甚至一千年的樹齡,而從栽种至開花亦需數十年時間,「阿爺种下要到阿孫先見到開花結果」,因而被稱為公孫樹。銀杏樹所結果實為銀杏果,又稱「白果」,為一种中藥材。


    相關文章
    

  • 千年銀杏難逃刀斧之災 (3/5/2001)    
  • 四川銀杏樹每年掉落上億元 (1/8/2001)    
  • 中國古都洛陽發現七百歲菩提 (11/13/2000)
  • 相關新聞
    四川銀杏樹每年掉落上億元
    千年銀杏難逃刀斧之災
    豫魯皖多省高溫乾旱 專家:極端天氣漸成常態
    李強防澳期待战略伙伴关系 專家:很難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