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整体生活質素排名不敵新加坡,污染吐痰可比京滬

人氣 2
標籤:

【大紀元3月11日訊】香港著名「乜都有」,在一項世界生活質素調查中,消費品包括海鮮至名車,選擇种類之多,全部得十分「爆燈」滿分,亞洲花園城市新加坡亦有所不及。但在整体城市生活質素排名,香港生活不及新加坡「优質」,与海峽兩岸的台北、北京及上海比較,則占領先位置。不過香港与北京、上海一樣,仍然被海外人士留下隨街「吐口水」的坏印象。

總部設于美國的國際諮詢公司 William MMercer,去年二月完成全球約二百個名城生活質素調查,目的是讓跨國公司核定駐外雇員的薪金及福利。調查以三十九項生活質素標准作評估(每項評分零至十分),結果總得分最高的是加拿大溫哥華及瑞士蘇黎世(一百零六點五分)排名第一,香港排名六十九,被排名三十五的新加坡遠遠拋离,台北排名七十九,上海及北京更跌出一百名以外。

香港建筑師學會會長劉秀成,曾移居被評為生活質素最高的溫哥華,「度環境的确好舒服,飲茶可以飲到下晝三點鐘要我揀我都系喜歡香港選擇夠多,窮可以去大牌檔,有錢又有一流酒店」

要將香港跟新加坡及台灣比較,劉秀成很同意台北市長馬英九所說,「香港有自由有法治不過唔夠民主;台北有民主有自由不過□法治;新加坡有法治有民主不過□自由。」任教香港大學建筑系的劉秀成認為,「新加坡系乾淨,不過不如香港自由,連教書及學術自由都一樣有限制。」

香港各類消費品包括任何鮮肉、海鮮、生活用品、酒精類飲品以至汽車,都可隨時購得,在調查中全部得十分滿分。新加坡情況相若,但在購車一項不及香港方便,當地購車事先需得政府發出許可証,而且酒類及汽車都收重稅。

香港最差的一環是空气污染,只得四分,与上海及北京同分。而且海外人士對香港人在街上隨地吐口水感到不雅;吐口水習慣在上海及北京更常見,兩城最差的生活條件均是食水生問題,只得兩分,飲用兩城的自來水都并不安全,呼吸系統傳染病在冬季很流行。

新加坡天气又濕又熱,而且經常有驟雨,得分最低,只有五分。台北市則經常塞車,交通混亂令駕駛具危險性,故塞車問題得分最低,只有三分。

合眾人事顧問蘇偉忠指出,人力市場上,要派駐外地公干的職位以上海及北京占主要,職位以高級管理人員為主,薪酬在三万至六万之間,另加其他住宿、津貼及稅務优惠等福利。蘇偉忠稱,但凡派往外地工作,都是以薪酬及晉升机會挂帥,當地的生活質素不會是重要考慮條件。

三十余歲的Kevin,一年前由香港到北京一間美資廣告公司工作,以往亦曾到上海公干,他對兩個城市的基本印象是:「北京人愛國,上海人愛經濟。」初到北京,最不喜歡當地的空气污染及清洁問題,而且每次由香港返回北京都會立刻患上感冒,天气一轉變,皮膚又會乾得龜裂起來。他喜歡北京人真誠好客,就連他們吐口水的習慣,他都接受為當地文化的一种。

在上海一間跨國糖果公司任事務經理一年的周先生,年薪約八十万(不計花紅),他說在內地工作的收入連津貼,可以比香港多近一半,而且還有优越感,「呢度有司机開埋門畀你,香港,要好高級數先有呢种服務。」

上海市給他大都會的感覺,他喜歡到一些爵士樂酒吧消遣,也愛吃當地小菜,价錢比香港平一半。不過部分當地人不排隊及行車搶線,令他對當地生活感覺多少打了折扣,他也發覺當地人有吐口水習慣,但較以前少了,「我不會因為□而唔鍾意上海。」(轉自苹果日報)


    相關文章
    

  • 香港生活質素排69 (2/25/2001)    
  • 香港公共服務業爭相加价前景不妙 (11/3/2000)
  • 相關新聞
    香港生活質素排69
    港貿發局指參展商須守國安法
    港議員倡重塑深水埗排檔 締造文化旅遊區
    港初選案|戴耀廷今開始陳情 辯方倡判2年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