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面臨崩潰的日本經濟應何去何從?

標籤:

【大紀元3月17日訊】 最近一個多月,日本政治經濟亂象環生,惡化速度以日來計算,首相森喜朗民望跌至低谷,被迫在數日內連續兩次表達辭意,財務大臣宮澤喜一在國會表示日本財務狀況接近崩潰,必須進行徹底的財務改革,而曾經与森喜朗較勁,執意解除“零利率政策”的日本央行總裁速水优,不得不在一個月內連續兩次降息。但是,東京股市并未因此有懸崖勒馬的跡象,依舊狂泄不止。

自從90年代初經濟泡沫破滅,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強國的日本,一直沒有過上好日子,經歷了長達10年的蕭瑟寒冬,久病未能痊愈,經濟結构已經十分脆弱,如今又要面對政局不穩,財政空虛,金融混亂,股市暴跌的重重打擊,以及美國經濟增速急劇下滑的羈絆,人們不禁要問,踉踉蹌蹌的日本經濟戰車,還能走多遠?

東京股市一蹶不振

3月13日,日本東京股市受美股拖累,在日立、富士通等科技股和住友、櫻花等銀行股的帶動下,日經股指跌破12000點大關,以11819.7點收盤,創下16年新低。

事實上,日經指數13000點,已是大多數日本企業和金融机构的資產盈虧點,股市暴跌不止,把在3月底要公布年度財務報表的日本上市公司逼上絕境,日本執政三党被迫提出緊急經濟對策。13日,森喜朗表示將成立緊急經濟方案小組,將推出包括降低股利稅以及設立特別基金吸納賣盤等刺激股市舉措,但卻并未激發人气。股指只是反彈了几十點,原因在于投資者對政府推動方案實行的能力存在疑慮。

東京股市的連續下挫,使一直以強硬著稱的日本央行總裁速水优坐立不安。

去年8月,速水优頂住包括森喜朗在內的各方壓力,執意結束了使用18個月的零利率政策。當時很多人認為此舉將加深日本經濟危机。可惜不幸言中。為了抵抗美國經濟急劇降溫帶來的威脅,速水优在2月9日及3月1日連續兩次降息,將銀行貼現率由0.5%降至0.25%。而且,在3月19日召開的央行會議上,速水优還可能進一步放寬貨幣政策,把隔夜利率減至接近零。

盡管速水优為了顧全央行“面子”,沒有馬上恢复“零利率政策”,但是,其一再降息舉措,已顯示日本金融体系的危机。股市一跌再跌,不僅讓日本國民的個人資產嚴重縮水,企業收益巨虧,也讓曾經支撐日本經濟實現高速增長的金融体系,成為目前日本經濟最為薄弱的環節。

据美國一些金融机构估計,日本金融机构的不良資產高達100万億日元以上。据日本金融當局透露,日本銀行業2000年9月的不良資產同當年3月比,不但沒減少,反而增長4.6%。要知道,1997年爆發的金融危机,已使日本經濟付出連續兩年滑坡的代价,如果日本金融今年再出現危机,后果不堪設想。日本央行為此想盡辦法,以降低金融机构籌集資金的成本,刺激新的借貸,确保市場平衡的供求關系,并穩定金融秩序。

金融早報在評論中說,但是,股市是經濟的晴雨表。日本政府和日本央行刺激股市的一系列舉措,難以挽救陷入泥沼的日本經濟。

复蘇原來只是幻影

去年上半年,人們曾以為亞洲經濟已擺脫金融危机的陰霾,日本經濟也走上了复雜的康庄大道。包括美國的机构投資者在內的海外資金涌入日本,日經指數一度突破2万點大關,日元兌美元匯率曾達102日元兌1美元,國際基金組織等机构紛紛作出看好預測。

就是在去年下半年,日本經濟景气仍處于恢复的基本狀態。据日本政府12日公布的國民所得統計,扣除物价變動影響,日本去年第四季度國內生產總值比上一季度增長0.8%,出現了兩個季度以來的首次增長。但是,美國經濟的急劇降溫,甚至可能出現美聯儲主席格林斯潘所預計的零增長,這將嚴重打擊日本對美出口,從而使日本复蘇的春夢化為泡影。最近,不僅日經指數跌破12000點,創下16年來新低,日元兌美元也跌到1999年7月以來的新低,跌至120日元兌1美元左右。

從去年秋天開始的美國經濟減速和股市暴跌,重創以出口為主的日本經濟,主要表現在個人電腦需求減少,電子產品价格下跌,使得近年來帶動日本經濟复蘇的主要動力──信息通信技術相關產業開始蕭條,而日本經濟增長支柱之一的設備投資也同時下降。另外,占國民生產總值60%以上的個人消費持續低迷。進入今年后,日本經濟形勢更加嚴峻。日本帝國資料庫公布的數字表明,2月份日本全國破產負債額再創新高,比上月增15%,企業破產數也比上月增6.6%。同時,4.9%的1月份失業率為歷史同期最高。2月26日,經營不善的日本三菱汽車公司宣布將實行一項重建計划,首先將裁員9500人。一直推行員工終身雇佣的日本公司此時大幅裁員,這一切都讓人擔心日本經濟已進入衰退期,陷入通縮的困境中。

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日本經濟复蘇戛然而止,是因為在10年經濟寒冬中,日本沒有進行大刀闊斧的結构改革,而只是一味地通過擴張性財政政策來擴大內需,結果是經濟沒搞活,反倒拖垮了金融和財政体系。

在1999年下半年和2000年上半年,日本經濟曾出現短暫复蘇跡象,專家認為最根本原因在于日本政府加大了財政支出。

實際上,光靠財政擴張來刺激經濟乃是下策,因為日本財政狀況已經像80多歲的日本政經界元老宮澤喜一所言,已經到了“崩潰的邊緣”。据悉,日本如今的GDP約為500万億日元,而中央和地方政府的財政赤字余額已達666万億日元,為GDP的120%以上。在西方經濟發達國家眼里,日本政府的債務狀況最糟糕。

最令人擔憂的是,日本政府除了用財政開支來刺激經濟外,似乎找不到別的有效辦法,最近,日本執政自民党政策負責人龜井坦暗示,為了支持經濟复蘇,政府可能會考慮擬訂另一個增補預算方案。

可是,日本在過去10年,已經動用100万億日元來刺激經濟增長,結果是國債數量急升。這种靠擴大政府支出,發行公債,增加公共事業投資的作法,此次能否奏效,令人怀疑。

眾多國際經濟學家認為,日本經濟最大的問題,在于經濟結构不合理。正如格林斯潘所言,日本目前的經濟体制,仍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后形成的机制,特點是政府強有力的宏觀主導和有限的市場競爭。具体說來,表現在日本經濟往往是抑制內部競爭、設置障礙阻礙外國企業進入、實行企業終身雇佣和年功序列制、舊財閥集團內企業之間交叉持股等。這些曾導致日本戰后經濟的騰飛的舉措,卻阻礙了上世紀九十年代日本經濟复雜的步伐,真是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其實,20世紀80年代后半期,日元在國際金融市場的比重增長,曾給日本帶來一次經濟結构調整的好時机,但日本政府基于當時的政治需要,以防止“產業空洞化”為由,拖延了產業的升級換代,日本企業的國際競爭力急劇下降。像三菱汽車最近便因質量問題成了日本制造業的污點。

90年代初,泡沫經濟的破滅,更令日本金融机构背上沉重的不良債權,拖垮了日本經濟。而1997年的亞洲金融風暴,更導致日本名震全球的“阿信神話”八佰伴集團和“山一不倒”神話的山一証券的破產。如今,日本政府在宏觀經濟調整上似乎已黔驢技窮。

一些經濟學家認為,要挽救日本經濟,政府必須大刀闊斧地進行改革。其中包括加速金融自由化,降低金融机构的巨額坏帳,盡管金融改革可能是“一場流血的改革”。同時,日本應迅速進行經濟及產業結构的調整,這些雖不能立竿見影,而且會帶來陣痛,但卻是治本之策。

黑夜過后可有曙光

目前,看淡日本經濟前景的人眾多,但是,日本經濟也存在否极泰來的可能。

近來,日本政權緊鑼密鼓地上演“逼宮戲”,要求森喜朗下台的呼聲日益強烈,森喜朗也表示辭職意向,這可能預示著日本長期以來的政權不穩將于近期結束,新首相的上任可能為日本經濟帶來新希望。同時,日本股市在持續下跌10年之后,最近又創下16年來的新低,很可能在三、四月份探底成功,走上反彈之路。而大幅貶值的日元,也為日本企業的出口打開便利之門。另外,日本政府為复蘇經濟,可能會加大改革力度。除了最近成立的緊急經濟方案小組外,日本政府將會加大市場的開放。有數据表明,雖然去年日本企業倒閉數量創下戰后新高,但外資收購日本企業數量也創下戰后新高。這說明日本對外國收購本國企業的限制已有放寬跡象。同時,日本金融界的改革正拉開序幕,對孫正義的軟銀公司開放收購日本銀行之門,這似乎表示日本開始打破長期以來的金融机构封閉局面。

為了刺激經濟,日本政府還提出以信息經濟改造日本經濟結构的計划。同時,提高行政辦事效率,進行了大規模的政府机构改革,將政府部門從24個減為12個,這讓人看到日本正在做著改革政府過多干預經濟狀況的努力。

更為重要的是,日本經濟今年以來的突然惡化,在一定程度上是受美國經濟急劇降溫的拖累。美國經濟最近雖無明顯起色,但正如美聯儲所言,也“出現了一些好轉的跡象”。据悉,今年2月份,在美聯儲所屬的12個聯邦儲備區中,大部分地區經濟都處于“緩慢或溫和增長”狀態,而且,占美國全部經濟活動三分之二的消費開支在多數地區略有增長。有專家預言,美國經濟可能在今年下半年好轉,這將給日本經濟注入一劑“強心針”。

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強國,日本經濟能否好轉,對全球經濟尤其是東亞經濟影響甚大。美國華盛頓經濟政策研究所經濟學家史考特警告說,日本經濟如果崩潰,東亞地區仰賴對日出口的國家將受到嚴重打擊,有可能引發類似1997至1998年的東亞金融危机。

日本經濟可能崩潰的警鐘已經敲醒。對即將更替首相的日本政府來說,有兩條路可供選擇。一條是鋪鮮花卻通向陷阱。可行的政策是采取短期行為,發行國債,刺激股市,甚至鼓勵日元貶值以帶動出口,這些措施可立竿見影,但卻只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一時之快。另一條路是鋪滿荊棘但卻通向大道。那就是“下重藥”,大刀闊斧地時行金融改革,將巨額金融呆帳一下砍光,讓金融重新煥發活力,刺激經濟复蘇。雖然后者可能在短期內令股市重挫,但卻可讓重病十年的日本經濟有痊愈的希望。


    相關文章
    

  • 回應朱噷基之邀 白宮宣布布什十月訪華 (3/16/2001)    
  • 台灣女子被騙到日本賣淫 刑事局呼吁民眾小心 (3/16/2001)    
  • 日立下一財年可能減少20%晶片投資 (3/16/2001)    
  • 美股血流成河 本周是近十二年來最悲情的一周 (3/16/2001)    
  • 中國留日女學生劉蘇秦被殺案發現新線索 (3/16/2001)    
  • 日本官方估計:日本經濟已經陷入通貨緊縮狀態 (3/16/2001)    
  • 濱崎步獲日本”最佳唱片獎” (3/16/2001)    
  • 刺激景气猛揮霍 大陸經濟含隱憂 (3/16/2001)    
  • 會說話的玩具机器人 (3/16/2001)    
  • 日本政府承認經濟陷入泥潭 (3/16/2001)    
  • 日本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大江健三郎要求政府編寫真實歷史 (3/16/2001)    
  • 國策顧問問金美齡:你是台灣人嗎? (3/16/2001)    
  • 金美齡:沒時間、熱情替慰安婦求償 (3/16/2001)    
  • 台向日政府嚴正抗議: 「台灣論」竄改歷史 扭曲事實 (3/16/2001)    
  • 印刷產業新挑戰 日本開發出‘電子送報’系統 (3/16/2001)    
  • 會晤中、日、以三國總理 布什下周外交重頭戲 (3/16/2001)    
  • 六成美國人不信布什能搞好經濟 (3/16/2001)    
  • 世界杯:法國新一屆國家足球隊員名單 (3/15/2001)    
  • 布什亞洲班子向日本傾斜 對中國持強硬態度 (3/15/2001)    
  • 一損俱損 美國官員為日本經濟操心 (3/15/2001)
  • 相關新聞
    一損俱損 美國官員為日本經濟操心
    布什亞洲班子向日本傾斜 對中國持強硬態度
    世界杯:法國新一屆國家足球隊員名單
    六成美國人不信布什能搞好經濟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