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怕的忠誠

人氣 3
標籤:

八國聯軍攻占北京后,皇宮淪為敵手。當時的聯軍總司令叫瓦德西,指揮軍隊把一個老大帝國打得落花流水,讓無恥的統治者倉皇逃遁,實在是人生一大快事!瓦德西高興之余,突發异想,要在重陽節那天試坐清朝皇帝的御座,孰料被一個名叫賽金花的中國妓女扰黃了。

“重陽那日,他對賽金花說北京城里有比煤山更高的地方,而且馬上就要去,賽金花已經會意。于是賽金花便借勸飲菊花酒的机會,在酒里放了些蒙汗藥,准備使瓦德西當眾出丑。當瓦德西果真要試御座的時候,賽金花又借上天降災嚇唬他,這么做是故弄玄虛。實際上即使瓦德西不試御座,藥力出要發作。”(果鴻孝《清宮紀事》)

看到這里,我不禁對賽金花的覺悟大惑不解,為什么不讓人家坐御座呢?眾所周知,滿清的后期統治腐敗無能,搞得生靈涂炭,天怒人怨,這樣的政府何嘗對子民負責過?這樣的政府早就該完蛋了,它的尊嚴在哪里呢?賽金花本人淪為權貴們胯下的娼妓,很大程度上應該是拜清朝封建統治所賜,她有義務為一個迫害自己的朝廷看守寶座嗎?西方列強的聯軍在北京城里燒殺淫掠,無所不為,試座一個區區御椅又算得了什么?連慈禧光緒都棄城逃走,可見太和殿的寶座并無多大价值,賽金花女士的“覺悟”未免太高了吧?奴才就是奴才,骨子里賤。一個腐朽的政府統治下,竟然有如此忠誠的“妓女”,封建專制社會的“愛國主義”教育真是深入人心。

當然,比賽金花更忠誠的大有人在。“社會主義和民族主義党”(也即納粹党)的党魁希特勒飲彈自殺前立下一份“政治遺囑”,任命鄧尼茨為“帝國總統”,戈培爾為“帝國總理”。他在遺囑中寫道:“……种子已經撒下去,有朝一日會生長起來,在一個真正團結的民族中,國家社會主義運動將獲得光榮的再生。”

納粹党的第三號人物戈培爾在見到遺囑的一個半小時后,也留下一份遺囑,他說:“一生中我還是第一次毅然拒絕服從元首的命令。我的妻子和孩子也同我一起拒絕服從。……被叛逆的夢魘纏繞著的元首在戰爭最危急的日子里,少不得要有一個人無條件地陪著他直到犧牲,雖然這違背了他在政治遺囑中所表示的客觀上還有理由的命令。……因為如果我不能生活在元首的身邊為他服務,生命對我個人來說是沒有任何价值的。”戈培爾怀著無限的忠誠追赶地獄里的主子去了,和賽金花的愚忠相比,戈培爾更頑固,他付出了生命的代价。這种忠誠,古今無不同。

還有一個故事。1939年10月1日,埃赫交給斯大林一份聲明,堅決否認自己有罪過,要求調查他的案件(周恩來臨終前最關心的竟然也是他的歷史清白,生怕別人抹煞了他對毛澤東的忠誠)。埃赫在聲明中寫道:“最大的痛苦莫過于蹲在我一直為之奮斗的政府的監獄里。”三十年后,中國的埃赫們上演著同樣的悲劇。

忠誠不是靠喊口號說出來的,它往往需要通過別人無法替代的考驗才能証實和体現,所以從一定程度上講,忠誠是一种難得的品質。

忠誠往往會使一個人具有頑強的意志和毅力,讓他窮追不舍達到某個目標,讓他死心塌地跟隨某個領導。從這個意義上講,忠誠也是一把雙刃劍,他會讓人成為光明正義的守護神,也會讓人淪為專制魔王的鷹犬。

最可怕的是,有些人把為虎作倀當作忠誠。

最可惡的是,有些人本來就不忠誠于某种信念、某种事業或者某個領袖,偏偏還要偽裝忠誠,并且強迫別人去忠誠。

(思想的境界論壇)


    相關文章
    

  • 呂秀蓮:執政一年慘過坐牢 (3/18/2001)    
  • 四只忠勇犬獲二○○一年“英雄勛章” (3/6/2001)    
  • 未能及時表態效忠 巴西兩部長遭總統撤換 (2/24/2001)    
  • 古代是皇室警衛犬 外貌凶猛性格忠誠 (2/21/2001)    
  • 呂秀蓮:兩岸若開打 金門靠哪邊? (2/21/2001)    
  • 【紀元特稿】 吳稼祥:春宵一字值千金 (2/18/2001)    
  • 中國是一個大舞台,考演員先過關 (2/4/2001)    
  • 布什生命中的領舞者 (1/24/2001)    
  • 喬治‧布什宣誓就職 華府万人抗議 (1/20/2001)    
  • 天安門文件可能導致中國改革派遭整肅 (1/12/2001)    
  • 「張良」:親眼目睹六四被殺尸体 (1/7/2001)    
  • 布什內閣多前朝重臣鷂得州班底 (12/14/2000)    
  • 英國報告稱聊天可提高工作效率 (11/25/2000)    
  • 遠華案:北京投鼠忌器 (11/25/2000)    
  • 菲國防部長否認軍隊欲發動政變傳聞 (10/14/2000)    
  • 傳統“健康”概念又添新內容,中國近日提出「腦健康」口號 (10/2/2000)
  • 相關新聞
    天安門文件可能導致中國改革派遭整肅
    喬治‧布什宣誓就職 華府万人抗議
    布什生命中的領舞者
    中國是一個大舞台,考演員先過關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