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市降臨 美國証券業掀起“減肥”風

標籤:

【大紀元3月21日訊】 熊市降臨,不僅投資者遭受損失,一向在金融市場上呼風喚雨的華爾街証券机构,日子也不好過,緊縮開支已成為他們的流行語。高盛、摩根士丹利及貝爾斯登等証券商,訂于本周陸續公布業績,市場預期首季盈利將比去年同期萎縮,裁員節流等措施將無法避免。

据新浪財經縱橫報道, 隨著牛市告終,以高薪、高門檻著稱的美國証券業光環褪色,無論客戶投資組合、安排企業首次公開發行、垃圾債券銷售,以至于企業并購交易等收入來源,都受到一定打擊。以首次公開發行為例,這項業務向來是証券公司的重要獲利渠道,佣金比率高達7%。今年截至3月中旬,首次公開發行數量僅有21件,而去年同期多達85件。

盈利預測公司First Call預期,股市不振,華爾街金融机构首季盈利下滑25%后,全年盈利增長將會由去年的26%下降至零。盈利減少,削減成本的最直接途徑莫過于裁員。

貝爾斯登已宣布裁減400個職位,瑞士信貸第一波士頓正在裁減2700個職位,摩根士丹利也在考慮裁員。在整個証券業,已公布裁員的職位約1万個,是1998年俄羅斯金融危机以來最多的。

除了証券商以外,資產管理基金、商業銀行及网上証券行,都在熊市下掙扎求存。多家商業銀行先后公布一連串的裁員措施,ING霸菱銀行分析師安德魯‧科林斯說,這只是冰山一角。

据美國《商業周刊》估計,网上証券商是不景气下蒙受最大衝擊的証券業者。3月中,繼美國交易公司裁員后,瑞士信貸第一波士頓旗下的网上証券行宣布裁減150個職位,占員工總數的10%。

自1992年以來,美國証券業雇員人數強勁增長72%,至破紀錄的77万余人,僅1998年初起雇員數增長就超過15万人。雇員人數增加,証券業的薪酬開支自然水漲船高,去年第四季,紐約股票交易所証券交易商成員的支出創出580億美元的記錄,薪酬支出占极大比例。

獵頭公司預期,今年底前,華爾街証券公司將出現几次裁員潮,使証券業員工減少15%。不過,汲取以往跌市經驗(尤其是1998年跌市),金融獵頭公司相信,証券行將盡可能把裁員行動向后拖延。

以往每逢跌市,美國証券行總急于全面裁員,致使市場反彈時,又要以較高薪酬重新招聘人手。為免重蹈覆轍,証券行在裁員之初,應會主要遣散生產力較低的5%的員工。

為了降低人力成本,華爾街証券行想出各种辦法。有的公司為把高薪酬降到最低,明确表示要多雇用剛出校園的大學生。一些小型投資銀行的分析師稱,時刻要對成本保持敏感,例如能在電話上談妥的交易,就不應乘飛机到現場去處理。

由于裁員幅度不能太大,証券行須維持業務增長。因此,不少証券行將專注于高盈利兼高增長的業務。例如,美林証券計划投資于德國投資銀行及環球証券業務。


    相關文章
    

  • 裁員風刮到華爾街 (3/7/2001)    
  • 《北京觀察》: 朱總老矣 尚能飯否?  (2/8/2001)    
  • 國家近日出台吸引留學人員回國新政策 (2/3/2001)    
  • 日韓股偏軟 (1/30/2001)    
  • 山東聯通推出移動証券業務 (1/21/2001)    
  • 大陸証券業個人違規最大案 (1/20/2001)    
  • 朱總理呼吁加強金融監督 (1/17/2001)    
  • 朱熔基呼吁加強金融監督 (1/16/2001)    
  • 和黃拓网上証券誓當一哥 (1/13/2001)    
  • 《財富》評出十大最受贊賞公司 (1/9/2001)
  • 相關新聞
    《財富》評出十大最受贊賞公司
    和黃拓網上証券誓當一哥
    朱熔基呼吁加強金融監督
    朱總理呼吁加強金融監督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