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人拒絕跟日本人當太空鄰居

人氣 6
標籤:

【大紀元3月24日訊】俄羅斯太空站和平號前天墜毀南太平洋,可能是一國獨自擁有太空站時代的終結,但國際太空站重重難題突出了太空協作的難度。

結束15年使命的和平號,是蘇聯和美國兩個超級強國40年前競相把太空人送上軌道的結果。

不過,冷戰結束,以及在軌道維持有人太空站的高昂成本,意味著今天沒有一個國家,甚至富裕如美國,有能力自造另一個和平號。

從國際太空站的經驗看來,如果國際合作就是未來出路,恐怕很難辦到。

英國《珍氏太空指南》主編貝克前天對法新社說,國際太空站成為美國人和俄羅斯人“繼續爭執動怒的”的戰場。

他說,雙方“工程師相處得很好,一起在軌道裝置這個龐大的鋼件結构(美國的豎立架)可是,計划本身盡是政治中傷。”

以美國和俄羅斯為首的16個國家,參与國際太空站計划。太空站的造价高達1000億美元(約1780億新元),由美國宇航局承擔大部分經費。總重量450吨的這個太空站預訂2006年啟用。

可是,政治和情緒老是糾纏著計划。最嚴重的兩個問題是俄羅斯財政拮据,以及蘇聯崩潰与和平號墜毀對俄羅斯的羞辱。

俄羅斯甚至一度因千島群島問題而要求更改太空站的基本設計。蘇聯獨裁者斯大林在1945年派軍占領千島群島(日本稱為北方四島),此后群島主權問題一直是俄日不和的主因。

貝克指出:“這些工程師未免天真,沒有考慮俄羅斯人的政治敏感,讓俄羅斯組艙跟日本組艙相隔為鄰。”

他說:“在領土糾紛解決前,俄羅斯人拒絕跟日本人當鄰居。你若細看太空站的結构圖定稿,你可以看到兩個組艙如今分別位于主艙的兩端。”

美代俄付經費 國會已有戒心

對于美國不時要代俄羅斯墊付太空站所需的經費,美國國會已有戒心。

美國一些議員指責俄羅斯為全心全意支持國際太空站。

俄羅斯這种勉強參与的心理,源自在最后關頭搶救和平號失敗,以及要建造和平2號的夢想。

美國總統布什對國際太空站的態度,也是一個問題。

布什的預算案雖未威脅國際太空站,卻可能使美制小型太空梭X-38胎死腹中。X-38將在緊急時疏散站內的太空人。

如果取消X-38計划,俄羅斯太空船進步號將成為太空站的救生船,從而使俄羅斯在決定未來飛行規模和時間有更大發言權。

目前對自建太空站有興趣的國家是中國,但分析家認為中國只可能把一個太空實驗室送上軌道。

在莫斯科,俄羅斯副總理克列巴諾夫前天在和平號墜毀的几個小時后表明,俄羅斯“正在考慮”建造和平2號新太空站。

他對ORT電視台說,俄羅斯的确支持國際太空站,“我們正在考慮和平2號計划。”

宇航局局長科普捷夫稍早強調:“我們不否認有一天必須建造新太空站的可能性。”

他指出:“要實現這個計划,我們需要依靠本身的財政資源,可是今天我們的資源有限。”

(法新社特稿)


    相關文章
    

  • [和平號]墜落過程 台灣太空計畫室全程監測 (3/24/2001)    
  • [和平號]如果第三次減速不足 台灣就慘了 (3/24/2001)    
  • 二千万元六日太空游 加州百万富翁欲實現夢想 (3/24/2001)    
  • 「太空垃圾」砸人 美四年前發生過 (3/24/2001)    
  • 网上有人拍賣和平號太空站碎片 (3/24/2001)    
  • 俄太空局官員稱可能會有“和平2號” (3/23/2001)    
  • 俄羅斯太空局官員稱可能會有“和平2號” (3/23/2001)    
  • 和平號墜落太平洋,留下了光亮奪目的軌跡 (3/23/2001)    
  • “和平號”太空站返回地球 (3/23/2001)    
  • “和平”號空間站——不滅的輝煌 (3/23/2001)    
  • 快訊:“和平”號空間站墜向南太平洋 (3/23/2001)    
  • 和平號太空站即將濺落太平洋 (3/22/2001)    
  • 「和平號」今墜落 碎片重二十吨 各地嚴加戒備 (3/22/2001)    
  • 要魚還是要命? 捕漁隊拒絕离開和平號墜落海域 (3/22/2001)    
  • 和平號墜落,五家航空公司班机延遲 (3/22/2001)    
  • 和平號除役,太空迷花26万台幣 涌入斐濟見証歷史 (3/22/2001)    
  • 和平號太空站墜落 澳洲全面戒備 (3/22/2001)    
  • 智利:太平洋并非太空垃圾箱 (3/21/2001)    
  • “和平號”太空站順利進入低空軌道 (3/21/2001)    
  • 若晚一小時墜地”和平號”可能擊中台灣 (3/21/2001)
  • 相關新聞
    若晚一小時墜地"和平號"可能擊中台灣
    “和平號”太空站順利進入低空軌道
    智利:太平洋并非太空垃圾箱
    和平號太空站墜落 澳洲全面戒備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