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中國之十大文化垃圾

人氣 1
標籤:

1。金庸武俠/瓊瑤言情

金庸武俠、瓊瑤言情說破天也高不過通俗文學領域。在這個黃鐘毀棄,瓦釜雷鳴,人心空虛,物欲橫流的年代,据然成了万人膜拜的“中國文化四大杰出成果”之一。。。

很慶幸在我成長的八十年代這類東西還沒泛濫,以至于我現在不用到“金庸論壇”之類去展示我的無聊与淺薄。。。瓊瑤的書(也可算書的話)讀過三本還情節不亂,人物不混— 我就服你智商肯定比我高!前向我還為浙大媚俗,聘金庸當文學院長憤憤不平。朋友告訴我,丫他媽現在這幫學生,本來就是染土黃頭發,穿肚臍裝,看金庸瓊瑤長大的,你不讓金庸糟蹋他們讓誰糟蹋他們!我說,有本事把金庸捧上中國文聯主席的寶座,我就徹底死了這個心!

金庸武俠,“還珠格格”,“中國可以說不”,熱血沸騰砸領館,一千個億的“豪華國慶”。。。這些東西是一脈相陳的,這是世紀末中國人沒落,空虛的心態,是中華文化的窮途末路!

2。港台“四大天王”類“偶像”,“巨星”一幫吃飽了飯的少男少女們迷的不知是歌還是人。。。直逼得可怜的“四大天王”們歌不夠,臉(色相)來湊,細嫩光生得都赶上剛剝殼的雞蛋,男人都給逼得“露二點”。。。再往下只好當“人妖”了!

3。充斥于市的“名人”傳記從趙忠祥,楊斕,姜昆。。。到劉曉慶,趙本山,是個“名人”就要出傳記(請人捉刀的多)。其中的虛假,淺薄,謬誤,無聊。。。舉不胜舉!好象在台上獻丑還不夠,還非要形諸文字才過癮。

4。媒体動不動惡捧“明星”一個表現平平,有二分姿色的電視女主播,就因為朱老板手指著點了一下名,就暴炒成了聲勢薰天的“明星”。。。一主演儿童電視劇(我覺得那電視劇智力程度只達儿童水平)的啥“格格”,突然被大陸,港,台媒体一起暴炒,炒至倒胃!炒得“追星”都成了一种污辱人的說法!。。。我也知道娛記們也有老婆孩子要養,但也不必以犧牲自己的智力水平為代价呵。

5。新一代的“郭沫若”,“錢學森”型專家、學者中央一要講政治,就有人發明“新權威主義”幫忙論証核心對中國的必要性;跟美國關系一不好就有人寫出大批判文章“說不”,只讓人覺著缺乏思考和對世界的無知;一說Microsoft威脅國內信息產業就有土博士出來領頭振臂高呼“抵制微軟!”(洋博士舔碇、說混賬話的一樣有)。。。如果說當年的郭沫若,錢學森還是政治上的迫不得以,如今的“新秀”,“學者”就更等而下之—不過就為二個錢!

6。不倫不類的“企業文化”鄉鎮企業搗騰著不知怎么發了點財,老板挂滿了“集團董事長”,“CEO”的頭銜還不過癮, 一燒包就弄几套厂服,編几句順口溜“厂訓”,“公司精神”,折騰起早升旗,晚背誦這一套來。。。愈演愈烈,還號稱是“現代企業管理文化”。。。一查底細,厂長的七大姑,八大舅牢牢地把持著呢!

7。“二鬼子”文化充斥的廣告用語啥個“奔騰的心”,“有路就有丰田車”啦。。。幫著洋人吆喝比自個儿王婆賣瓜還起勁!還有那漫畫諷刺的,一土得不能再土的賣烤紅薯攤也挂個幌子“雅詩燒烤集團”— 這話也沒錯,吃了紅薯,拉的不就是Yam屎嗎?

8。廉价的“高科技”,“与國際接軌”网上發個賀卡就惊呼“中國人過年已高科技化”,家中買台PC就是“与國際接軌”。。。啥東西到了中國來咱就能把它整cheap! 就象當初台球這樣高雅的俱樂部運動,到了咱這儿— 廁所旁支張台子5毛錢一盤就開打!

9。稀奇古怪,無所不有的各類“文化節”一說“文化搭台,經濟唱戲”,地方領導就搗騰個啥“節”。反正耗的是民脂民膏,撈的是官聲政績— 什么“服裝節”,“風箏節”,“沙灘節”,“西瓜節”,“饅頭節”,王二老媽的“裹腳布節”。。。信不信由你,哪年就能給你搗出個“三陪節”!“二奶節”!

10。一窩蜂的“MBA熱”突然一股風吹來,說是國營企業困難,主要是大伙儿都沒MBA. 于是, 全民動員, 土法上馬, 只要是不把MBA拼錯的地方,咱就辦MBA。 當西藏都宣布開辦MBA時,全國唯一沒有MBA教育的貴州,廣西二省,領導的頭都快愁白了。。。俺在這MBA的起源地美國, 看到的是二、三流學校的MBA找不著工作的滿街都是,去查一查Top 500的公司老板有几個是MBA?按說俺們一心向學也沒錯,可小心別讓外國那些野雞大學把錢都賺了去!

(摘自<<戀戀風塵>>)


    相關文章
    

  • 网絡密語大流行 (1/8/2001)
  • 相關新聞
    网絡密語大流行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