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著就是希望

人氣 2
標籤:

【大紀元3月5日訊】 市場也許正在走向無底的深淵,裁員和預警成為媒体永遠的主題,買進科技類股的想法听起來就像是另外一場西雅圖地震一樣可怕,但是,在這樣的時代里,在灣區仍然有一些人堅持自己的信念,不肯輕言放棄。

据CBS.MarketWatch,上周,一些堅持者出現在415科技論壇,后者論壇每季度舉行一次,是舊金山网路業界碩果僅存的傳統之一。

在一個討論「當前网路經濟所面臨的挑戰和机遇」的專題小組中,New Internet Computer Company(www.thinknic.com)執行長暨共同創始人吉娜-史密斯(Gina Smith)、創投銀行Garage.com(www.garage.com)的總裁威廉-瑞切特(William Reichert)、廣受歡迎的网路行銷通訊Iconocast(www.iconocast.com)的執行長、編輯暨創始人麥克-庄(Michael Tchong)達成了共識,他們指出,挑戰确乎存在,但是机會也不匱乏。

首先是挑戰。「我的公司(New Internet Computer,即NIC)正是創辦于大崩潰之前,」史密斯稱,「如果你去年才入行,那就太遲了。」作為執行長,史密斯深知個中三味,他指出,在目前的環境當中,籌集資金是最頭痛的問題。

NIC的董事長是拉里-艾利森(Larry Ellison),后者同時還是軟体鉅子甲骨文(Oracle Corporation)(ORCL)的董事長兼執行長。雖然NIC的首輪融資是由艾利森獨力支持,但是僅僅靠艾利森的的獨腳戲,還是無法維持公司的生存。史密斯表示:「我們現在消耗的還是早期的融資,」「怎樣才能生存?我們必須不斷學習,不能像其它公司一樣盲目支出,許多公司一年前還是我們的競爭對手,」她說,「今天卻已經不复存在了。錢燒得愈凶,關張就愈快。」

Garage.com的瑞切特稱,目前的情狀是有些悲慘,但是對于那些破產的公司來說,它們也是自做自受。「吉娜說得很對,我們一直在觀察那些錯誤的事物,」他指出,「這樣就能夠發現許多急待解決的重要問題,比如寬頻進入家庭之后,公司業務的重新定位。」這位總裁認為:「那些著力于解決這种實際問題,而非盲目追求所謂『靈感』的公司自然會獲得成功。」

庄也同意這种觀點,認為更多的公司應當致力于解決現實的問題--這也正是目前的机遇之所在。庄還指出,在网路經濟當中,有三個部門的時机已經成熟。

庄眼中的第一大机遇,是客戶關系(customer relations management),即CRM。庄指出,多數情況之下,客戶服務都被忽略了。「有几家公司會編制足夠的客戶關系預算呢?」庄問道。比如,「許多人都將网站內容的用戶定制和個人化挂在嘴邊,但是做得好的卻不多。」

另外一個机會存在于圖形使用者介面(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即GUI當中。換言之,就是說,企業應當提供數据庫及其它資訊的簡單的、易于操作的連接,但是目前尚未找到最佳的解決方案。

庄所指出的第三個机會存在于兩大人群--Y世代和嬰儿潮的消費習慣當中,這兩部分人口的總和達到了1億3000万。「他們有自己特有的消費習慣,」庄稱,「比如,當嬰儿潮人群步入老年之后,他們將把更多的金錢花費到金融、健保以及旅游方面,這都是潛在的巨大市場。」

庄認為,目前大勢的低迷与其說是源于机會的缺乏,不如說是源于信心不足。「我們最大的敵人就是自己,」他指出,「网路中充滿了机會,但是我們卻失去了自信。在歷史上,從來沒有任何媒体具有网路這樣巨大的穿透力。」庄總結道:「短短七年當中,全世界已經有3億5000万人口接納了网路。」

庄認為,當前的急務是重鑄信心。「我們必須重新站起來,無論透過怎樣的途徑--全球旅行也好,路洛帕(Lollapalooza)也好。」為幫助人群重新找回自信,庄呼吁將4月3日定為「世界信心日」。

誠然,目前的狀況的确不容樂觀,但是瑞切特卻認為,某些公司正好可以從這种惡劣的金融气候中受益。「現在需要的不是創投公司,」瑞切特稱,「而是能夠帶領年輕公司走出迷霧的引路人。」他指出,現在正是企業界大顯身手的好机會。過去,融資非常容易,「現在,企業必須腳踏實地研究自己的業務,拿出可行的計划,制訂切實的目標。」這將使得初創公司的數目減少,但是卻能夠提升其整体水准。

史密斯稱:「今天的情狀同1979年,電腦行業剛剛起步時有几分相似。」「元件愈來愈便宜,軟体必須透過网路進行升級。」史密斯的NIC公司正是致力于向企業、机构和私人用戶提供低价(199美元)電腦。

「你向電話公司申請了通話等候服務,他們不會給你一張CD,讓你自己去安裝,」史密斯繼續道,「我們的業務就是從私人電腦--這才是网路的中心--出發。這是大勢所趨。我們正處在一個全新的科技時代的黎明。」

史密斯、庄和瑞切特清晰地表明了自己的樂觀態度,這還是頗具說服力的。


    相關文章
    

  • 東京股市脫离15年低位 (3/5/2001)    
  • 香港理工大學聲控系統重大突破 (3/4/2001)    
  • 張万年提三軍演習七原則 (3/4/2001)    
  • 智慧型汽車 (3/4/2001)    
  • 科技股應聲倒 IBM一枝獨秀 (3/4/2001)    
  • 科技日新月异 机器人造型多樣 (3/4/2001)    
  • 手机防輻射薄膜研制成功 (3/3/2001)    
  • 專家認為,北京很可能提前現代化 (3/3/2001)    
  • 道瓊收漲 那指反彈失敗收低 (3/2/2001)    
  • 發展高科技:歐洲緊追美國 (3/2/2001)    
  • 美國經濟打噴嚏 加國高科技感冒 (3/2/2001)    
  • 《北京觀察》核酸之爭 (3/2/2001)    
  • 德州新聞短訊 (3/2/2001)    
  • 加州科技淘金夢碎 (3/2/2001)    
  • 甲骨文預警股价受挫 科技股几近低谷 (3/2/2001)    
  • 香港利用“納米”材料研制成手机輻射防護膜 (3/2/2001)    
  • 東京股市重挫 再創15年低點 (3/2/2001)    
  • 以軍高科技暗殺行動內幕 (3/1/2001)    
  • IBM上揚 Nasdaq与S&P逆轉收高 道瓊脫离日低 (3/1/2001)    
  • 預警重壓 股指沈陷跌勢 (3/1/2001)
  • 相關新聞
    預警重壓 股指沈陷跌勢
    IBM上揚 Nasdaq与S&P逆轉收高 道瓊脫离日低
    以軍高科技暗殺行動內幕
    東京股市重挫 再創15年低點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