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開英特爾、搜狐、青鳥三角謎團

人氣 6
標籤: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紀元4月19日訊】 Intel拋售股票以前,道瓊斯3月7日就拋出搜狐股票37.15万股;Intel拋售后,PTV中國公司就在3月29日售出約17万股股票。其它的一些投資人如美林和摩根,他們手中的流通股都很少,故很早就出貨完畢了

  有內行人說,如果有人愿意貸款給張朝陽,加上他手中已有的股票,張朝陽可以MBO(管理層收購),整個公司退市,回到中國市場慢慢做,不受資本市場的干擾,鐵定能盈利

  arshioul/文

  張朝陽是美國麻省理工的物理系博士,不過他可能沒有仔細研讀過南宋豪放派女詩人李清照的詩,”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但是作為國內著名門戶网站的創始人,詩的意思張朝陽大致是明白的。為了挽救搜狐,他需要一場轟轟烈烈的保衛戰,要么是光明正大地倒下,要么是遍體鱗傷地艱難生存下來。不宣戰,毋宁死。

  大股東沽出,這是一個危机嗎?

  豪言壯語人人都會說,可是真要是面臨危局,力挽狂瀾、沉著鎮定的少,風聲鶴唳、捕風捉影的多。由于搜狐在海外Nasdaq表現不佳,國內相應的信息披露渠道又有所限制,最重要的是网絡業界大衰退,一夜暴富的資本市場一夜破產,人們對网絡公司已經是疑神疑鬼,几個月的熊市使得公眾失去了衡量股票的”平常心”,任何消息都有可能引發大規模的危机。

  這個時候,搜狐背后大股東,著名芯片制造商Intel開始沽出,人們更加注意這家股价在”摘牌區”上下徘徊不定的网絡企業。根据美國資本市場的歷史記錄,Intel自2001年1月29日~3月15日間共出售搜狐的股票7次,股票總數27.7万股,但這与Intel總的持有搜狐股票數額比起來,比例不高。

  追根溯源到2000年7月13日,當時Intel行使股權,購入335万多股搜狐股票,价值約4400万美元。至今為止,其拋出股票數量還不到Intel總持有數的5.6%,Intel手上還是保留了大部分搜狐的股票。

  由于Intel身份比較特殊,它是上市公司的股東,所以它的沽出持有股票受到了資本市場的嚴格監管。它必須向SEC(Security Exchange Commission)美國證監會提交分批拋出股票的備案,聲明自己將于某一財政年度的某一段時間內,拋出一定數量的股票,价值大概多少。作為成熟的商業規范,一般持股股東在沽出前,會与被售出股票的公司充分溝通,打好招呼,避免股价過分波動。

  大股東的出貨屬于正常情況,因為所有企業投資方面的盈利總不能老是用”Paper Money”紙面上的盈利來入帳,出手套現、入袋為安在資本市場歷來頻繁。几乎所有海外上市的中國企業,包括亞信、新浪,都有股東分批沽出的記錄,所以不能夠以此來一口咬定企業的不良前景。

  看一家企業是否經營狀況良好,要看企業創立后3~5年,甚至是5~7年后的業績。微軟在上市以前做了7年,雅虎在上市以前做了4年多。美國花旗銀行前老總退休前訪華,他對聯想集團的老總柳傳志說,對他的業績考核,是要看他退休后5年花旗銀行的業績。這一席話對柳傳志触動很大,我想這個道理放在搜狐身上也差不多。

  Intel的行動出示了一种信號:考慮到搜狐流通盤很小,65.91%的股票是內部持有,Intel不敢大量出貨,因為數量如果稍微偏大一些,搜狐的股票就會大跌。Intel必須分很多批拋售,尤其是3月份以來,這种沽出的現象非常集中,從3月12日~15日已經連續拋出4次。

  我們不排除Intel調整投資比例的可能,但是如果Intel后市繼續拋出,這對搜狐的股票勢必造成打擊,進而會影響到其他持股股東的態度,例如Intel拋售股票以前,道瓊斯3月7日就拋出搜狐股票37.15万股;Intel拋售后,PTV中國公司就在3月29日售出約17万股股票。其它的一些投資人如美林和摩根,他們手中的流通股都很少,故很早就出貨完畢了。

  北大青鳥,值不值得信賴?

  投資搜狐的股東要的是盈利,然而他們各人隨進入企業的時間、風險、回報各自不同,所有有了不同的境遇。最早進入搜狐,投入种子資金的尼葛羅龐帝、愛德華羅伯特等投資回報不管搜狐如何慘跌,都能獲得丰收,多的可能達到50倍以上;Intel可能是持平,不虧也不賺;再往后進入的聯想和香港電訊盈動可能帳面上就是虧損了,投資額度縮水在所難免。

  但是如果Intel真如流言所說,把名下的股票全部轉讓給國內的科技企業北大青鳥,由其進行搜狐的資產重組,搜狐的保衛戰是不是有希望呢?現有的答案也不容樂觀。

  不可否認,海外市場名不見經傳的北大青鳥在國內市場卻是要風得風,要雨得雨,尤其是在有線電視网絡上投入巨資,加上中國建設銀行130億的專項貸款資金,先后購入新疆、山東、宁夏、四川、陝西、湖北6省有線電視网絡49%的股份。

  除了國有股之外,事實上,北大青鳥已是上述6省有線网絡的第一股東,6省所有有線電視寬帶网絡的投資、建設、運營的合同全部捏在它手中。如果真的按照企業的戰略,把青鳥在全國有線電視网絡的据點發展到10個省份,北大青鳥的實力与有線网絡的強手中信國安將不相上下。這樣的資產注入搜狐,的确能刺激資本想象。

  中國的很多高科技集團來自高校的科技園區,北大青鳥也不例外,其母公司青鳥集團原先是北京兩大大學校辦企業之一,以軟件起家,當年名聲遠遜于同為一校的,憑借文字處理起家,一度叱吒風云的北大方正集團。然而自從北大青鳥入主天橋百貨后,青鳥集團卻是名聲雀起,集團先后收購青鳥天橋、青鳥華光,投資了大量科技企業,勢頭几乎追上老牌科技企業清華紫光。

  尤其是子公司青鳥天橋的一些資本運作,可圈可點,与8848网站的老東家綜藝股份有很多相似處,都是二級市場上大名鼎鼎的高科技龍頭股。不同的是,綜藝股份投資高科技不是本職,青鳥集團可是”近水樓台先得月”。

  搜狐目前市值在3500~4000万美元左右,吃進Intel名下的股票要不了那么多,大概只要300万美元左右,北大青鳥應該有實力接盤,但是北大青鳥要想憑這么一點股票”四兩撥千斤”,組織搜狐資產重組卻并非那般容易。

  北大青鳥擅長的國內資本市場的這類技術操作重組行為,歷來被人詬病為中國股市的特殊國情,其透明度不高,信息披露不完整,黑箱操作的痕跡很明顯。而搜狐是一家注冊在美國,在Nasdaq上市的公司,Nasdaq的网絡股可不是國內的科技板塊,市場會切實保護投資者的利益,任何違規的市場行為在透明的監管體制下一覽無余,北大青鳥國內表現海外重演的可能性實在不大。

  保衛搜狐,求人不如求己

  北大青鳥重組搜狐的自信很大程度來自寬帶网絡与窄帶网絡融合,以寬帶网絡的速度帶動窄帶网絡的內容服務。這個思路在中國有線网絡改造的大背景下是有眼光的,但是有線网絡的改造要假以時日,寬帶网絡現在多數還是停留于概念層面,實際運用的很少,向搜狐注入寬帶概念的資產,能不能換來搜狐的無限活力沒人敢打保票。

  應該看到,要重振搜狐,目前關鍵還不在于資產的重組,不在于把寬帶网絡的熱門概念引入搜狐大加炒作,而是一門心思确定企業的核心能力,把搜狐專營的窄帶网絡內容服務做好做深。搜狐不需要資產的重組,倒是需要良好的管理、經營和良性的長期投資。

  搜狐很難依靠北大青鳥,它更應該依靠自己。張朝陽一手創立了搜狐,他了解這家企業胜過任何人。如果他真想保衛搜狐,求人不如求己,在搜狐企業內部挖掘潛力,早日實現盈利比什么都重要。

  而网站對盈利問題的語焉不詳似乎是中國网站的通病,尤其是門戶网站,除了廣告以外,至今沒有找到能夠獨當一面的盈利點。短消息的市場价值有10億人民幣,但是其收費由于涉及到移動通訊運營,网絡內容提供,還有用戶的預期心理,需要強有力的多方合作,短期之內難以有很大規模的進展;网上路演不說中國證監會的政策效應,据說今年有150家公司會增發新股,以每家平均网上路演收費10万人民幣,最多不過1500万,而且還有三大證券報网站、券商网站、財經新聞网与門戶网站共同瓜分,到頭來誰也養不活;門戶网站与其他企業共建垂直通道,隨著電子商務熱度消退,好像也無人問津。

  高盛銀行的人說起搜狐,覺得買搜狐的股票像是借給朋友2塊錢,然后他會還你4塊。但是很多人倒是覺得更像是給一個醉漢4塊錢,然后連人帶錢都消失了。搜狐迫切地需要刺激市場,恢复資本對公司的信心。有內行人說,如果有人愿意貸款給張朝陽,加上他手中已有的股票,張朝陽可以MBO(管理層收購),整個公司退市,回到中國市場慢慢做,不受資本市場的干擾,鐵定能盈利。

  不管搜狐去留如何,相信很多人會關心搜狐的命運,因為此時的搜狐,已不僅是一家股份制的科技公司,它的存在關系到一個行業的未來,沒人會感到輕松,只會覺得有壓力。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文章
    

  • 四大门户网有趣的“性别定位” (4/18/2001)    
  • 北大青鳥有意重組搜狐 搜狐方面聲稱不知情 (4/18/2001)    
  • 搜狐溜達在1美元邊上 張朝陽兼談中國概念股 (4/15/2001)    
  • 美股上揚 搜狐暫离摘牌區 (4/13/2001)    
  • 李嘉誠的Tom.com不承認“門戶網站必敗” (4/11/2001)    
  • 4月9日搜狐跌至0.6美元 (4/10/2001)    
  • 大陸網路先鋒的最後一搏 (4/8/2001)    
  • 搜狐已到窮途末路? (4/7/2001)    
  • 美股上揚 搜狐卻下跌 跌破0.8美元 (4/6/2001)    
  • 搜狐陷入被除牌危机 (3/31/2001)    
  • 中國大陸网站已達1.5万家 (3/29/2001)    
  • 臥虎藏龍得獎 大陸冷處理 (3/28/2001)    
  • 張朝陽:摘牌与不行是兩回事 (3/25/2001)    
  • 搜狐欲借.cc域名注冊拓展生存空間 (3/23/2001)    
  • 張靜君:网絡股很正常,新浪搜狐太招搖 (3/22/2001)    
  • 搜狐公布2000年度業績報告 (3/19/2001)    
  • 搜狐遭那斯達克摘牌 中華网、新浪网、网易岌岌可危 (3/18/2001)    
  • 中國門戶网苦熬苦撐 新浪總裁說不要慌 (3/17/2001)    
  • 掙扎在一美元大關邊緣的搜狐 (3/17/2001)    
  • 張朝陽痛說“搜狐史”:我已經超越我的理想 (3/16/2001)
  • 相關新聞
    張朝陽痛說“搜狐史”:我已經超越我的理想
    掙扎在一美元大關邊緣的搜狐
    中國門戶网苦熬苦撐 新浪總裁說不要慌
    搜狐遭那斯達克摘牌 中華网、新浪网、网易岌岌可危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