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什聯俄制中戰略浮現

易濤奇

標籤: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紀元5月4日訊】中央日報報道,在美國和中共的戰機發生擦撞事件之時,布希總統在事件一發生之後所採的立場十分強硬,很多美國主流的報紙和一些已適應柯林頓總統對中共和解和重商路線的學者們,都批評布希過分的魯莽。雖然後來又有傳說布希總統聽取了老布希和其他元老級的外交專家的建議,改採比較溫和的政策,但是這一飛機擦撞事件布希總統的立即反應,很可能只是他頭腦中很早便已有聯俄制中的戰略構想的一部分。而由宣布美國決心建飛彈防禦系統的談話之後,布希聯俄制中共的路線已逐漸浮現。

利之所趨莫斯科軟化可能性增

其實,布希總統應該早就知道美國宣布建造反飛彈系統,會招至歐洲盟邦以及中共俄國的反對。大部分的美國歐洲盟國對布希提到的北韓、伊拉克和伊朗這類國家是否真的對全球安全構成威脅持懷疑的態度,認為布希可能誇大了這種威脅的真實程度;而令歐洲盟國擔心的是,美國堅持部署NMD反導系統可能會重新挑起軍備競賽,不僅危及全球戰略平衡,還會使北約國家與俄羅斯的關係惡化。

但是這位在撞機事件中被加拿大報章指為美國德州牛仔的總統,心中可能已有錦囊妙計。視中國為競爭對手的印度,打算助美一臂,游說俄國支持美國導彈防衛,孤立並打壓中國。據英文《印度人日報》報導,印度為爭取與布希建立更緊密關係,對導彈防衛已由傳統的反對立場轉趨軟化,當俄外長伊萬諾夫本周稍後訪印時,印度會變相為華府作說客,游說俄國支持布希的建造飛彈防禦系統計畫,使中國在亞洲區內更孤立,增強印度在亞洲政壇的領導實力。

布希總統在談話中宣稱,現存的核裁軍協議已過時。但俄國仍然認為,一九七二年的反彈道導彈條約(ABM)對全球的安全是不可或缺的。莫斯科已了解到布希總統要擺脫反導條約的決定已經不可逆轉,莫斯科現在能做到的只有順其自然,從美國方面許諾的談判中盡可能得到些利益,但是在另一方面,我們不知道布希總統在宣布前夕和俄國總統蒲亭的電話中說了些甚麼話,莫斯科的不強烈反對很可能和這一通電話有很大的關係。

誰都知道俄國的反飛彈防禦系統主要是反對美國的全國反飛彈系統,而中共的反對主要是反對區域反飛彈系統,因為區域反飛彈系統會妨害北京的統一臺灣國策。我們不知道布希會利用這一矛盾利用到甚麼程度,但是俄國在歷史上和中共便互不信任,並且莫斯科最需要的是美國的經濟援助,被美國影響而軟化反飛彈防禦系統的可能性是很大的。在布希總統的公布決定建立反飛彈防禦系統談話中,布希很技巧地不提他所要建的是全國反飛彈防禦系統還是區域反飛彈系統,其中應該有值得研究的地方。

備忘錄事件確認北京為假想敵

美國國防部高級官員將在下周走訪歐洲各國,就美國總統布希宣布建立高科技的導彈防禦系統一事展開遊說,美國和俄國的妥協細節將來遲早一定會逐漸浮現。現在美國聯俄的跡象仍未完全表露,但是已有不少和中共對抗的跡象。美國眾院國際關係委員會二日在審議國務院授權法案時,納入給予臺灣類似日本和南韓等「主要盟國」地位的文字。由國防部副參謀總長霍守業領軍的軍售代表團已經返回臺灣,向陳水扁報告相關細節,據指出,美國防部已明確告知代表團,未來將由美軍太平洋總部與臺灣軍隊建立「準戰略同盟」關係,美方甚至表達,在美軍遭到中國大陸攻擊時,希望臺灣能提供必要的基地或設施供緊急避難使用。

另外,美國國防部長拉姆斯菲爾德(Donald H. Rumsfeld)辦公室二日命令暫停同中國軍方的軍事交流和接觸,但遭到白宮的反對之後,突然撤消命令。紐約時報三日說,五角大樓二日晚不尋常地撤消命令,反映美國政府方面的混亂。它也反映出自美國間諜飛機事件以來美國總統布希幕僚當中的分歧。拉姆斯菲爾德的高級幕僚威廉斯(Chris Williams)四月三十日簽署的備忘錄指示,在接到進一步通知之前,美國軍方要暫停同中國軍方的一切交流。那項命令公開發布幾個小時之後,五角大樓發布的聲明說,備忘錄誤解了拉姆斯菲爾德的立場,儘管五角大樓官員較早前已經證實了備忘錄的要點。這一新聞紐約時報的看法也不一定正確,這麼重大的事件白宮和五角大樓竟然會誤解到這種程度?而這一事件我們如果由另外一個角度來看,和紐約時報的推測混亂可能相反,很可能是拉姆斯菲爾德部長太了解布希總統的反中共政策,配合得過火所造成。

雖然布希在二日的談話中,宣稱這一計畫只是針對北韓、伊拉克這種「流氓國家」,但是國防部長拉姆斯菲爾德在解釋這一反飛彈系統時,也將中國發展導彈作為主要理由之一,這一行動再明確不過的告訴世人,布希政府的確已將中國作為美國未來主要的假想敵。

網路大戰至雙方鬥爭最後寫照

中共和美國的關係有越來越壞的趨勢,有很多人認為這是美國政府由鷹派布希掌權的緣故。但是我們可以斷定,除了人的因素,也有其他更重要的必然的因素。在八年前柯林頓上台時,中國的經濟仍在窮困之中掙扎,並且在軍事方面軍人待遇很壞,高科技武器落後,根本不可能是美國的對手,並且最重要的是中共仍是一個局限在中國大陸的陸權國家;因此美國前總統柯林頓在競選時抨擊了老布希對中國太軟弱之後,在掌權之後仍然沒有太大威脅的對北京採懷柔政策。但是八年之後的今天情勢不同了,每年高速度的經濟成長,即使是在亞洲經濟危機時也有百分之八,這種發展當然會反映到軍力增加之上,而且現在中共已不甘困在大陸,要走向南海,身為亞洲最大的穩定力量的美國當然不能坐視。因此我們可以說,不只是布希的強硬政策有其必然性,即使是完全意外的戰機擦撞事件也有其必然性。最近所發生的駭客大戰事件,更可能是中美鬥爭到最後的寫照。

據報導中美駭客大戰戰況慘烈,包括歐洲、中南美洲、亞洲及阿拉伯國家的駭客都加入,各為自己所支持的一方出力,儼然是一場網路界的世界大戰。臺灣由於沒有強有力的駭客組織,此次未發起攻擊行動,但不少島內網站遭受流彈波及,災情不輕。五月一日的第一波中美交鋒中,美國駭客技高一籌,大陸駭客敗下陣來。二日雙方重起戰火,中國方面除了紅客聯盟外,包括中國鷹派、綠色兵團等知名駭客兵團都加入戰局全力攻擊美國網站。

這場網路界的大戰,其他國家駭客也加入攪局。馬來西亞、巴基斯坦、巴西、阿根廷及印度等地的駭客明顯是站在美國這邊;南韓、日本及印尼駭客則比較同情中國。歐洲著名駭客團體WoH(World of Hell)也來湊熱鬧,但未特別偏袒中方或美方。他們在網路上四處偵測,一遇網站漏洞,就發動攻擊。

現在臺灣已因華府和北京交惡,得到更多的武器;不過且慢高興,在中共和美國兩大強權之間,「臺灣要如何自處」這一問題,可能比多得到一些潛艇還要重要很多,值得深謀遠慮者深思,以免像島內的網站一樣受害。(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文章
    

  • 布什怒斥:中共宗教迫害無理可鄙 (5/4/2001)    
  • 克林頓盛讚布什:精明難對付的政客 (5/4/2001)    
  • 布什仍支持給大陸PNTR及入WTO (5/4/2001)    
  • 布什針對宗教鎮壓問題首次譴責中國迫害法輪功 (5/4/2001)    
  • 布什首次針對宗教鎮壓問題譴責中國迫害法輪功 (5/4/2001)    
  • 布什面臨新考驗 伐林政策必須表態 (5/4/2001)    
  • 教育議案首戰告捷 兩院討論進入坦途 (5/4/2001)    
  • 布什試圖澄清國防部的‘誤會’ (5/4/2001)    
  • 英國輿論﹕布什NMD決定是歷史性錯誤 (5/3/2001)    
  • 布什可能放棄與中國的若干軍事關係 (5/3/2001)    
  • 西歐各國對布什導彈防禦繫統計劃反映強烈 (5/3/2001)    
  • 中國官方媒體對布什總統發動個人攻擊 (5/3/2001)    
  • 薛東華請求面見布什總統討論搭救高瞻一案 (全文)   (5/3/2001)    
  • 澳大利亞表態支持美國導彈防御系統 (5/3/2001)    
  • 中共官方報紙猛批布什”獨裁” (5/3/2001)    
  • 俄著名學者評布什講話 口气強硬 (5/3/2001)    
  • 朝譴責美將其列為恐怖支援國 (5/3/2001)    
  • 裡根天生幽默 肯尼迪巧用幽默 布什善學幽默 (5/3/2001)    
  • 眾院通過民主黨法案 令布什第一項命令無效 (5/3/2001)    
  • 加拿大對美國導彈防禦計劃表示關註 (5/3/2001)
  • 相關新聞
    加拿大對美國導彈防禦計劃表示關註
    眾院通過民主黨法案 令布什第一項命令無效
    裡根天生幽默 肯尼迪巧用幽默 布什善學幽默
    朝譴責美將其列為恐怖支援國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