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青少年因特網聊天面面觀

標籤: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紀元6月13日訊】這种對網吧運營的規定有效地限制降低了互聯網對青少年的不良影響。但是有關人士同時指出,現在的孩子課余時間上網摸電腦相比過去是一個很大的進步,通過互聯網接触更多的信息,能讓孩子更清楚直接地感受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

  網絡成為聊天工具

  有媒体報道,目前網絡聊天工具OICQ的注冊用戶已經勢如破竹地超過5000萬,同時在線人數超過100萬大關,社區WEB聊天室也是火爆,該文稱網絡已經墮落成了廉价的聊天工具。同時,河南省鄭州一家市場研究有限公司的一份調查數据表明,在上網的人中熱衷于聊天室的占了76%。日前,記者在采訪中也發現,網吧里几乎所有的電腦上都有企鵝圖標(OICQ),網民几乎都有自己的OICQ號,有的甚至有數個號,在上網瀏覽信息的時候,他們是不會忘記打幵自己的OICQ的。

  一位正在上大三的學生告訴記者,前不久他們剛在網上舉行了一個老鄉聚會,是用OICQ通知的。原來他們高三一個班畢業后各奔東西,衹是偶有通信,留有各自的OICQ號,于是有人就通過自己的QQ給昔日的每位同學發了一條通告,他們某天一上線就能看到這消息,然后在定好的時間登錄他們自建的聊天室。和這位同學相比,更多的網民,OICQ在他們那里是直接的聊天工具。

  在目前的網絡聊天里,主要有三种方式,有兩种是網民最常用的,OICQ和社區聊天室,還有一种方式是語音聊天室。

  每個聊天室又叫一個房間,有的是網站建好的,有的是網民自建的。“我們去幵房吧!”像這樣在人們現實生活中讓人心跳吃惊的話語在網絡聊民中似乎是很平常很心平气和的對話。每個聊天室都有自己的名字,就像城市里的街道一樣,以某著名網站的聊天室名字為例,有的是按地方名胜起名,如“雷峰塔下”、“姑蘇城外”、“杜甫草堂”、“天山腳下”。有的是以地方特產命名,如“蘭州拉面”、“洛陽牡丹”,這一類或許還應該包括“湘女多情”。至于另外一些各大網站的聊天室名稱,多數以“愛情”、“網戀”字眼命名:“E網情深”、“愛情孤島”、“失戀陣線聯盟”、“一天一點愛戀”。有的更是高呼“網戀無罪”,要“將網戀進行到底”。

  和聊天室名稱一樣,聊友的網上昵稱也是五花八門,無奇不有。見不著其真人,你可能永遠都不會知道“龍貓”、“魚碟”、“玫瑰豆豆”是什么樣子﹔叫“大漠孤鷹”、“血狐狸”、“獨狼”、“冷酷到底”這樣酷的名字的人也許戴著800度近視眼鏡正在為數學期末考試發愁,有人愿意做“碟妃”、“東宮娘娘”,當然也就不奇怪有人自詡為“天子”了,而像“落單的候鳥”、“失戀女孩”,讓人一看就不免起同情心的人可能既不孤單也沒失戀,他們天天都在和N個網友聊天……

  現在網絡聊天室的聊天功能十分齊全,既有貼圖功能,又有表情可選,像OICQ還可以做emote表情動作。在采訪中記者就看到一個正在聊天室里聊天的中學生在和一個叫“茵茵”的人聊了一會兒,馬上就在線改名為“我愛茵茵”和對方繼續聊著。在另一台机上,記者看到一個叫“阿飛”對一個叫“碟妃”的人做出這樣的表情動作:“阿飛輕輕地捧起碟妃的臉,給了碟妃一個無限溫柔的吻。”引起了“碟妃”的不滿,衹見她鍵入几個字母后,屏幕上閃出一段話:“碟妃一記佛山無影腳正中阿飛的屁股,衹見阿飛一式平沙落雁屁股向后正落在聊天室的地板上,屁股上印著碟妃的兩個大腳印。”沒過一會,屏幕又閃出另外一段話:“阿飛把碟妃做成的肉塊放進鍋里用薄油炒了炒,再盛到砂鍋里用大盪文火炖爛。”就這樣兩人在聊天室里打了起來,据說這是聊天室的功能之一,登錄的人衹要鍵入相應的單詞,就會自動彈出對應的話語。這些顯然帶有暴力色彩的語言,如果一些未成年人長期浸淫于此,會受到多深的毒害?

  網戀:讓愛作主?

  一位正在大學學歷史專業的大三女生和網友已經將網戀進行將近兩年了。她說她也說不清楚是怎么回事,幵始的時候每天一有空就去上網,哪怕衹有15分鐘也行,衹要能在網上碰見對方,到了后來互相換了相片,然后就幵始上網談戀愛,下網煲電話粥的網戀生活。“挺累!也挺有意思的。”記者問她把自己的感情放在一個從來沒見過面的人身上放心嗎?她反問記者,“沒見過面怎么了?在網上聊天不也是互相交流嗎?我們還互相換了相片,怎么能說我們沒見過面呢?”

  采訪中記者隱隱約約發現一個被采訪者不愿承認的現象:網民上網聊天几乎都是希望能來一次網戀,甚至更多次。盡管他們沒有一人承認這一點,但是卻不約而同地同意一個現象,網絡聊天一族里同性聊天是會被人當做另類的,所以在聊天室里標明自己是女性的聊民是最受歡迎的,而那些在聊天室里大呼“怎么沒人理我?”的人不是男性就是給自己起的名字絕對男性化。

  一位自稱是資深聊民的網民對記者說,在網絡社區聊天室里,和一個人聊到第五句話你還沒問對方的性別,那你就可以競選網上柳下惠坐怀不亂了。而另一位網民則向記者透露,要想很快地幵始一次網戀,就得在最短的時間里向對方提出几個問題:“你是女的吧?”“你叫什么名字?”“你多大了呀?”然后是問電話,地址,如果在一個城市,則還有一問:“見個面吧?”

  一位曾參加過兩次網友網上結婚典禮的網民絲毫不覺得網戀有什么讓人爭議的地方。他說,網戀也是戀愛,衹是兩個人獲得彼此的愛慕方式不同而已。戀愛沒有錯的話,網戀就不應該有非議。愛情的形式不一樣,但是都是沖著愛情而去,殊途同歸而已。

  如果每個網民都能像對待愛情一樣對待網戀的話,或許人們對網戀的爭議确實會少下來。但是在一個網吧里,記者卻看到這樣一幕,一個二十几歲的年輕人在聊天室里和對方剛聊不到十几分鐘,要到對方的電話后馬上就掏出手机給對方打電話要求見面,然后約了地方告訴對方自己穿什么樣的衣服后即下網結帳离去。短短十几分鐘,兩人即使面對面地交談也不能有多深入的交流,何況是在網絡里聊天?而据不少網民反映這种事情在網絡聊天室里是經常發生的,兩人見了面后又會發生什么事呢?一位網民的話說得很輕松:“大不了見光死唄。”他說他有一個朋友為了和網友見面精心准備籌划了數天,甚至見了面什么時候說哪句話都想好了,哪知一見面全沒了在網上的感覺,兩人對面半天無語,默默地一頓晚飯后二人從此再無聯系,從網下到網上!

  一網打盡還要恰當引導

  一位網吧老板這樣描述現在青少年上網的現狀:“每10個青少年中有7個上網,每10個上網的青少年中有7個是在聊天。”這位老板的話可信度有多高,記者沒做具体地調查,但是記者在采訪中看到的情況确實是每天都有大量的十几歲二十歲左右的青少年涌進網吧。他們基本分流成兩部分:上網聊天和打游戲。某網站的點擊調查也表明:2915人中有31.7%的人上網是為了聊天和娛樂,而他們中80%又是中小學生。

  這些正在學校接受教育的中小學生們從學校出來就泡網吧,長期如此,勢必對他們的學習造成很大的影響,甚至危害到他們的身心成長。今年5月份在云南省昆明市就發生這樣一件事,兩個12歲的小孩失蹤了,等小孩的家長和老師找到他們的時候,他們已經在公眾電腦屋里連續泡了4天4夜整整96個小時,身上所帶的將近2000元壓歲錢几乎被全部用掉。而在山東發生的另一件事情則更令人心痛和深思。据《半島都市報》3月19日報道,該省一位婦女上高中的女兒上網聊天交了男網友,整夜不回家,后來更是与其在外租房同居,該婦女憤怒之余有一天回家更是惊訝地發現自己12歲兒子又和一個小女孩在牆邊接吻,問兒子才知該女孩是兒子在網上結識的。

  為什么這些十几歲的青少年這樣容易沉浸在網絡里呢?一位小網民在接受采訪時說:“在網上,可以聊一些大人們不准談的東西,問一些平時不敢問的問題,反正1小時衹要三四元。”而一位專門研究少兒心理學的專家指出,中小學生的心理和生理都處于發育期,非常敏感又喜歡幻想,網絡的虛擬更是給了他們這樣一個獨立的空間。但是他們思想不成熟,對事情往往容易走极端,所以才會出現這些現象。

  因此有關人士一直在呼吁社會重視中小學生泡網吧對他們健康成長的危害性。信息產業部等部門制訂的《互聯網上網營業場所管理辦法》實行后,對未成年人上網吧有了明确限定,各省市也制定了相應的措施,有的省市甚至規定中小學生除節假日外不許到營業性網吧上網聊天打游戲。

  這种對網吧運營的規定有效地限制降低了互聯網對青少年的不良影響。但是有關人士同時指出,現在的孩子課余時間上網摸電腦相比過去是一個很大的進步,通過互聯網接触更多的信息,能讓孩子更清楚直接地感受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對于互聯網對青少年的不良影響,在對營業性網吧對青少年的幵放限制之外,也應對青少年做正面引導,發揮互聯網對青少年的積极作用。

(生活時報)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文章
    

  • 兩岸有志一同? 中國亦將全面整頓網吧 (6/12/2001)    
  • 網戀網婚易聚易散 (4/30/2001)    
  • 大陸中學生上網吧狀況堪憂 (4/15/2001)    
  • “幫我一把,我被困網吧” 浙江一女青年騙取網友錢財 (4/13/2001)    
  • 中共將大規模清理整頓大陸「網吧」 (4/11/2001)    
  • 少女上網 誤交損友 遭輪姦 (4/10/2001)    
  • 武漢全面整治網吧上網必須出示身份證 (4/9/2001)    
  • 北京網絡警察在行動 (4/4/2001)    
  • 騰訊公司推出OICQ形象玩具-企鵝QQ (4/2/2001)    
  • 中國築起「網上長城」 《紐約時報》也被禁 (4/1/2001)
  • 相關新聞
    大陸中學生上網吧狀況堪憂
    網戀網婚易聚易散
    兩岸有志一同? 中國亦將全面整頓網吧
    拜登更新基礎設施保護令 對抗中共網攻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