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張藝謀較勁的何賽飛

人氣 56
標籤: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紀元6月9日訊】 《風流一代》進入影視圈之前,何賽飛是“小百花”越劇團的台柱子,在江浙一帶的名聲也十分了得。1989年她在外景地拍越劇電視時,被張藝謀的《大紅燈籠高高挂》的劇組人員發現,之后,張藝謀找到她,說要請她拍電影。那時何賽飛也是心高气傲的主儿,心想:雖然你是個大導演,可我現在也是越劇界的名角儿了,團里拍戲都是理所當然的女一號,你要是讓我演個什么沒意思的配角儿,我才不演呢!反正,我又不靠演電影吃飯。可是,當她看完劇本之后,改變了主意,這個三姨太雖然是個配角,可是個性強,戲分足,太有演頭了!她決定接下這部戲。但是沒想到的難題來了,影片里的三姨太是唱京劇的,她是唱越劇的,雖然都是戲曲,可是發音吐字完全不同,于是她建議就把劇本改成一個唱越劇的姨太太,可張藝謀哪里肯啊,說是破坏影片的真實性和感覺,決不可以改動。于是,何賽飛每天被押著學唱兩個小時的京劇,不完成不讓出去,到了最后,張藝謀請來京劇院的老師,問他何賽飛的京劇能不能蒙得了人,老師點頭之后,她才獲得“自由”。電影公映以后,一個
法國榮譽劇團還托人找過她,說是請她到法國表演京劇藝術,她一邊暗自得意,一邊赶緊回絕了人家。
  何賽飛演的盡是些備受壓抑、性格鮮明、情感熾烈的女人,像《紅粉》里的小萼,《天涯歌女》里的小紅,《風月》里的秀儀等。不過她遇到的都是好導演,比如“文化底蘊深厚,同時又追求浪漫”的陳凱歌,還有讓她明白“好演員要在刻意中表現無意”的李少紅等等。
  虎娃讓她心顫
  何賽飛是個很看重家庭生活的女人。丈夫是從事茶文化研究的知識分子,對她的工作也很理解和支持。1998年她生了一個儿子,并為此在家里歇了兩年,一家3口過得幸福和睦,直到前不久才開始接戲,不過無論走到哪儿,她的心始終牽挂著家和他們虎頭虎腦的寶貝儿子。她給儿子取名叫“虎娃”,為了讓儿子每天都能听到她的聲音見到她的樣子,她在家里買了可視電話,不論平時拍戲多么緊張,她都會抽時間給儿子打電話,兩歲的儿子已經什么都會說了,老是在電話里說想媽媽,一听到這句話,她的內心就禁不住一陣顫動,同時也會涌出無比的甜蜜。
  因為做了母親,她對女人的理解更深了一層。最近在一部新拍的電視劇中,何賽飛飾演一位學齡前男孩儿的母親,她覺得自己做母親的經歷對她完成這個角色有很大的幫助,“演員的經歷要相對丰富一些,有切身感受的東西,表現起來才會更真切”,對母子之情的演繹也更深刻。有一次在現場拍一場戲,她竟對著鏡頭喊出了自己儿子的名字,還有一次拍帶孩子去麥當勞的戲,她竟然忘記了鏡頭的存在,感覺跟在家時一樣,完全沒意識到是在表演。
  嘗試不同的角色
  每個演員都希望自己能不斷嘗試有新鮮感的、自己沒演過的角色,《愛是陽光》中的內心柔弱外表逞強的趙雅馨就讓何賽飛體會了這种新鮮感。她說:“我想每個演員不可能在生活中全部感受過文藝作品中所表現的情境,演繹不同人物的內心世界和情感歷程應該是一种創作。”
  不了解何賽飛的人僅從外表判斷,覺得她是典型的江南女子,柔弱而嫵媚,但其實在她的性格中也有很剛強的一面,就像她曾主演電視劇《花木蘭》一樣,很多人不理解,說在張藝謀的電影《大紅燈籠高高挂》和李少紅的影片《紅粉》中,她演繹的形象多是那种柔媚的小女人,怎么導演會挑上像她這么有女人味的人來演“花木蘭”呢?而她自己卻很有信心,因為骨子里的剛強和直率使她找到了自己和
花木蘭相通的地方,在角色中她追求的是“神似”而非“形似”。
  而在生活中,她是這樣一种人:踏踏實實過日子,要方方面面地享受人生的所有角落。在繁忙的拍戲之后,她會將時間更多地留給家人,以更多的愛心和關照彌補之前的不足。何賽飛認為,對演員來說,其實這是一种很重要的生活方式,因為只有靠對平實瑣碎的日常生活的體驗,以及在生活中扮演不同的社會角色——母親、妻子、女人、同事等等,才可能在塑造銀幕或熒屏上的不同角色時顯得真實可信、游刃有余。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張學友睽違6年返台北開唱 秀一字馬全場嗨爆
韓籍啦啦隊員李多慧 首次坐上主播台還演8點檔
受韓國知名YT青睞 陳勢安獲邀上街快閃演出
相隔6年「攻蛋」張學友創新融合管弦樂芭蕾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