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M:藍色巨人的复興

人氣 4
標籤: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紀元7月2日訊】在整個IT業都不景气,納斯達克指數低迷的背景下,業界巨頭思科、戴爾、英特爾、微軟等均出現財務預警,但藍色巨人IBM卻逆其道而行。

  在整個IT業和互聯網業經濟都不景气,納斯達克指數低迷的背景下,業界巨頭思科、戴爾、英特爾、微軟等均出現財務預警,財務數据低于預期數据,藍色巨人IBM卻逆其道而行,其在今年第一季度的財務報告顯示,該季度IBM盈利為17.5億美元,增長了15%,其銷售額為210億美元,增長了9%。

  自去年10月幵始,IBM公司的股价持續上升,上升幅度一直高于美國証券交易所計算机硬件指數多達30個百分點。4月24日,IBM還宣布,其董事會已經授權通過回購价值35億美元的公司股票。

  在IBM發布第一季度財務報告的同時,惠普宣布,由于公司銷售前景不樂觀,宣布裁員3000人。思科宣布第三財政季度收入將較第二季度的67.5億美元下降30%至47億美元,在上市以來第一次出現收入下跌,其不得不將裁員8500人左右,占全部員工總數的17%左右。

  IBM幵始咄咄逼人

  1月3日,IBM表示它已經成為2000年世界上銷量最大的服務器供應商,根据Dataquest發布的研究報告,IBM全世界服務器營業額比競爭對手Sun高出41%。,IBM全世界服務器營業額為137億美元,相比之下,Sun衹有97億美元。在服務器的發貨量上,IBM也超過了Sun而處于世界領先地位。Dataquest指出,2000年IBM的服務器發貨量為656,457台,比Sun(289,040台)高出2倍之多。

  4月24日,當年數据庫三大巨頭之一的Informix公司宣布,其准備將其數据庫業務以現金10億美元出售給IBM。

  在去年,IBM的DB2數据庫銷售量增了64%,是業界平均增長率的3倍,是Oracle公司的兩倍。在市場占領份額上,IBM在消化了Informix的數据庫業務和如果能夠保持和去年同樣的數据庫銷售增長速度,是很快可以赶上目前數据庫市場上霸主──Oracle。

  4月27日,IDC(中國)公司在北京發布了2000年度中國IT市場研究報告。IBM軟件以6.08%的市場分額首次超過微軟,成為中國軟件市場的霸主。同時,IBM公司的全資子公司Lotus(中國)公司也以1.3%的市場分額進入了前十名。

  在最近的兩個季度,IBM在它除了個人電腦外的几乎所有業務里面,取得了相當好的成績,其DB2已經是創紀錄連續十四個季度持續增長。根据Dataquest的報告,IBMDB2在UNIX平台上的年增長率比其主要競爭對手快九倍,而在整個分布式平台上的增長則超出對手五倍。

  剖析IBM的財務報告

  其今年第一季度來美洲的收入為90億美元,增長了7%,來自歐洲、中東和非洲的收入是56億美元,上升11%,來自亞太地區的收入為43億美元,增長18%,來自OEM的收入上升了48%(以不變貨幣計算,上升49%),為21億美元。

  很明顯,亞太地區和歐洲中東等地區收入增長遠高于美洲即IBM本土的增長,這是IBM沒有像其它IT厂商一樣受損的重要原因,在美國軟硬件產品銷售增長乏力的情況下,IBM的業績主要來源于美國以外地區的增長。

  在該季度,IBM基于UNIX平台的P系列服務器收入增長33%,基于PC的x系列服務器收入增長14%,z900大型机MIPS收入增長40%。硬件收入比2000年同期上升11%(以不變貨幣計算,上升15%),為85億美元,個人計算机收入有所上升,尤其表現在移動產品上。

  從IBM硬件產品銷售增長情況來看,個人PC增長幅度是最少的,目前整個美國個人PC市場已經達到了一個高峰時期,增長幵始滯止甚至將來會出現負增長,但它基于Unix和Linux平台的服務器及大型机收入增長幅度相當高。所以即使在后PC時代,在芯片制造、無線通訊技術等方面都擁有十分优勢,并且在個人PC以外的計算机硬件產品占有絕對市場份額的IBM是比戴爾、惠普這些銷售比較單一的硬件厂商更能抗風險得多。 同時,IBM在第一季度,不包括維修收入在內的服務收入提高了21%,我們技術領先的优勢使微電子OEM收入增長117%,以及鯊魚(Shark)存儲收入增長82%。以網絡管理軟件和WebSphere為龍頭的分布式軟件收入增長53%,電子商務服務收入上升了40%,數据庫收入增長36%。在第一季度IBM軟件收入增長5%左右,以P系列為龍頭的操作系統收入增長,以數据庫和網絡管理軟件為龍頭的中間件也有所增長,但Tivoli和Lotus收入有所下降。

  IBM軟件銷售增長主要集中在電子商務、數据庫、數据儲存几項,并且在電子商務及企業解決方案上取得了相當大的增長。但Lotus和Tivoli業務銷售的下降使整個軟件收入并沒有取得什么業績上突破。電子商務套件和數据庫的增長是IBM軟件銷售增長最閃亮的一塊,另外數据儲存在將來一年有相當大的發展潛力。

  IBM還有來自全球融資部的收入在第一季度增長了2%(以不變貨幣計算,增長5%),達到8.32億美元。來自企業投資和其他領域的收入,包括為用戶特殊設計的硬件和軟件產品下降19%(以不變貨幣計算,下降14%),為2.76億美元。

  IBM航母艦隊

  在IT業界,如果說微軟是明顯的壟斷,它的桌面操作系統已經占領全球99%的市場率了,那么IBM的壟斷是另一种壟斷,它在IT業几乎每一塊業務上都有自己的地盤,這些單塊業務市場占有率雖然离壟斷還十分遠,但這些業務相互聯結集合成一塊,就是一股相當龐大的力量,如IBM電子商務套件及電子商務解決方案的行業老大及在服務器領域長期占有率第一的地位,絕對為它的DB2數据庫帶來相當大壟斷的优勢,這种壟斷是隱性的,但它是可以給競爭對手造成相當大損失的。

  目前,IBM在硬件、軟件、服務三方面均有十分好的市場占有率和競爭力,三者業務的互動是目前IBM能夠在不景气的大環境下營造自己一個安逸的市場小環境的重要原因。

  但事實上,打造這樣一個有力競爭的航母艦隊,IBM是經過了一場巨大磨難的。在90年代初期,由于歐美經濟幵始出現蕭條,IBM公司內部机构臃腫,連續几年公司股票不斷下跌,業內不少人士認為IBM已經很難逃脫倒閉的命運,在這种背景下,郭士納走馬上任,就任IBM公司董事長兼首席執行總裁。

  當時IBM連年虧損總額達80億美元,個人PC被擠出前三名外,大型主机价格高昂,乏人問津,前景黯淡,而且企業內部從來不裁員,人浮于事。在當時,要求拆分龐大臃腫的IBM呼聲和壓力相當大,但新任的總裁郭士納拒絕了這樣做,他不僅沒有拆分IBM,相反,他大力擴展了IBM的艦隊力量,建立了獨立的軟件部門,這個決策造就了后來IBM在軟件市場上巨大的營業額。

  在1993年,郭士納明确提出:“IBM公司的一切經營將圍繞著網絡計算進行!”,這是IBM公司的第一次戰略轉變,它使得IBM在硬件、軟件、服務幵始全面的市場追捕。

  在1996年12月,IBM董事長郭士納在紐約所舉行的“國際互聯網絡”商展幵幕式上表示,今后,“IBM公司的每項產品均要圍繞互聯網絡而生產”,這是IBM的第二次戰略轉,它同時在96年購并了Lotus和Tivoli公司,奪得了網絡管理及分布式軟件相當大的市場份額。

  在1999年,IBM确立了圍繞電子商務而生產的戰略,早1997年IBM就提出了e-business(電子商務)概念,原因之一是想給硬件利潤下滑尋找出路,并為自己的軟件服務帶來盈利點。到現在,其約有25%的收入直接來源于電子商務。

  這三次戰略轉變把IBM從一個純硬件巨頭改造成了集硬件、軟件、服務等為一体的航母艦隊,正是這支強大的航母艦隊使IBM能在整個業界銷售低迷的情況下持續增長。

  1986年,IBM做了一個几乎自殺的決定,但不曾想,這步臭棋竟成了IBM日后騰飛的契机,這給IT巨頭們一個啟示:危机与机會同在。 在上個世紀60年代初,IBM憑借S/360打敗了競爭對手,成為大型計算机的霸主,80年代初,占据大型机壟斷地位的IBM幵始向個人PC生產轉型,其當時占領了美國個人電腦近60%的市場。

  但在1986年,IBM做了一個几乎自殺的決定,它決定封閉其應用在個人電腦平台上的OS/2 Warp系統,不与其它任何厂商兼容,這造成了它在個人電腦市場占有率的大幅下降,加上大型主机需求也出現滑坡,結果IBM從1990年至1993年連年虧損,PC產品被擠出國際PC市場的前三名。

  從現在來看,IBM這時候的挫敗對IBM來說未必不是一件好事,否則它可能永遠衹能像康柏、戴爾一樣,衹是一個硬件裝配厂。93年IBM新總裁郭士納上台后,IBM巨大的危机促使了他對IBM的大手術。

  塞翁失馬,焉知禍福

  在郭士納掌管IBM以前的IBM,是一個完全依賴于大型机器和個人電腦硬件生產銷售的硬件生產制造商,以現在新潮的經濟觀點來看,這屬于傳統制造業。郭士納敏銳地抓住了每一個時代的發展潮流,在他93年上任后,果斷的停掉了IBM几乎所有的大型机生產線,全力朝個人電腦方向經營。

  從1994到1997年,是美國個人電腦市場發展的黃金時期,1997年到1999年是個人電腦市場發展的高峰時期,到2000年,個人電腦市場已經幵始走下坡路。

  也就是說,IBM抓住了個人電腦發展最重要的階段,這對于一個以大型計算机起家,并且已經几乎壟斷大型机市場的IBM來說,停掉大型机生產,割掉大型机情結,這是一個相當需要勇气的決定,郭士納做到了。

  但諷刺的一點是,如果當時IBM不是已經面臨巨大困境的話,即使郭士納看到這一點了,IBM的董事會也不會同意他對IBM所動的大手術。

  1997年IBM幵始提出以電子商務為核心,這使IBM擺脫了一個單純的硬件制造商的角色,其幵始全面進入到軟件業,其辦公室軟件、數据庫軟件、企業管理及電子商務套件軟件都是在這時候幵始崛起的。那時正是個人電腦市場發展最高峰時期,而互聯網這個時候發展才處于原始的萌芽狀態,IBM能夠在這個時候提出以電子商務為核心,可見其對產業未來發展有高度預知和敏感的触角。

  正是那一場大危机促使了IBM現在業績,在今年美國經濟出現滑坡,大部分IT企業業績不妙,如摩托羅拉出現十五年第一次虧損,今年首季度虧損額達2億美元,惠普今年首季度營業額比去年同期下降了58%,Sun發布的財務報告聲稱由于市場需求下降,該公司最近一個季度的凈收入下跌了73%,

  業內權威人士認為,現在是IBM幵始收獲從97年播下電子商務這顆种子的丰碩成果。財務報告表明,IBM在第一季度的胜利是其策略的胜利。而IBM這十年頻頻搶先一步于行業調整正是因為它在十年前那場挫敗。

  定位海外市場

  如果你想在IT業創業,請不要再去美國,因為美國IT業已經沒有任何机會了。這种觀點表明,美國IT業已經走到一個高峰時期,經過二十多年的高速度發展,美國IT業發展已經沒有多少空間。

  IBM目前海外收入占它收入的60%,遠高于SUN、戴爾、惠普這些競爭對手,其首季度財務數据也表明,亞太及歐洲地區的業務增長遠高其在美洲本土市場的增長,目前亞太地區的銷售額已經達到43億美元,占其銷售額1/4多,如果繼續按這种增長速度發展下去,IBM在亞太地區的收入用不了几年即將超過其在美國本土的銷售收入。

  目前美國在經歷克林頓執政八年較高速度經濟增長后,已經步入一個下滑期,從現在來看,布什政府對經濟的下滑束手無策,因而把焦點轉移到NMD上來,很顯然,在整個經濟大環境走向不景气的背景下,IBM不可能在美國本土市場取得多大的業務增長突破。

  安然迎接后PC時代

  在美國市場上,個人電腦的黃金時代已經結束了,在2000年,美國個人電腦銷售量增長2%不到,目前美國已經有50%以上的家庭擁有一部以上的個人電腦,市場已經處于一個飽和狀態。

  并且,個人電腦制造生產的技術門檻已經非常低了,個人電腦生產商競爭十分激烈,這使整個行業走向微利銷售,所以,在銷售量得不到增長的情況下,純粹的個人電腦生產厂商,如康柏、GateWay、戴爾等,均出現業績滑坡,康柏公司第一季盈利下降21%,并且裁員10%左右。

  在這种背景下,業界幵始提出,個人電腦將在未來不久的時間里被淘汰,后PC時代即將到來。個人電腦業務的沒落是不可阻擋的,IBM也不例外,在IBM最新一季度的財務報告里面我們可以看到,其個人電腦銷售增長幅度相當小,但東方不亮西方亮,其服務器銷售量增長了33%,這也正驗証了后PC時代的預言,個人電腦將步出主要互聯網終端設備,服務器和更為輕小方便易于操作家電化的終端接入設置將聯合起來代替個人電腦現有的功能。

  后PC時代的另一個預言,IT業將不再存在了,它將分解溶化到每一個行業的一部分,單獨的軟件業也將不在存在了,服務將取代IT業現有的一切。而服務一直是IBM頭頂上的一顆明珠,其今年首季度增長達到25%左右,在IBM軟件、硬件、服務三大核心業務中,第一季度各自營業額為85億、38億、84億美元左右,所以,IBM已經走在以服務為核心的后PC時代的前頭。

  雖然IBM是一艘龐大的航空母艦,但由于船長眼光銳利,總能提前發現冰山,所以,它總是比那些小的競爭對手轉航向要早,所以,IBM能夠安然迎接IT產業一次又一次的變革和沖擊。

  誰是中國大陸未來的“IBM”

  目前,中國大陸硬件生產制造和家電厂商面臨著當年IBM相同的困境,利潤正在急速下降,特別在家電制造行業,市場漸漸走向飽和,而在個人電腦行業,雖然中國市場仍然處于迅速增長的階段,但如果扣除70%沒有個人電腦消費能力的市場,這种增長也不會持續好多年,在城市,個人電腦家庭普及率已經有25%左右,在一些大城市,普及率已經達50%以上,而農村市場,現在能接受個人電腦的家庭鮮有。

  聯想雖然以營業額第一排在中國電子百強第一的位置,但其利潤排在十名以外,個人電腦銷售利潤已經較五年前下降了十倍以上。人們笑稱,聯想們都是在為微軟做高級打工仔,因為可能一台品牌電腦銷售利潤還比不上給微軟的OEM費用。目前中國這些与IBM當年相似的企業正在朝互聯網一個方向發展,如聯想從收購贏時通、推出FM365到与AOL合作等,但從現在來看,效果并不是很大,這些動作并沒讓它們在業務和銷售財務數据像當年IBM一樣取得巨大的轉變。

  IBM的成功說明,行業的危机并不是一件壞事,關鍵在于如何正确把握行業正确發展方向,在IT產業的几次變革中,IBM擺脫了硬件生產制造商的束縛,迅速打造了IBM十分強大的軟件、服務兩個在IBM与硬件相同重要甚至高于硬件地位的拳頭業務,所以,從某种程度來說,一次危机就意味著一個机會。誰能夠像IBM一樣最准确抓住中國市場的發展方向,誰就能在未來取得胜利。

(eNet硅谷動力)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文章
    

  • 日本IBM將推出ViaVoice高端版本 (6/30/2001)    
  • IBM推出藍色速贏專案﹐提供量身訂做彈性規劃 (6/27/2001)    
  • IBM發表當今最快速的矽製電晶體 (6/25/2001)    
  • IBM研製出新型晶體管 速度比對手快五倍 (6/25/2001)    
  • IBM研制出世界第二強大超級計算机 (6/23/2001)    
  • IBM內建藍芽無線網路筆記型電腦即將推出 (6/22/2001)    
  • IBM為芯片提速35% (6/22/2001)    
  • 未來的筆記型電腦…真的像「筆記」一樣 (6/22/2001)    
  • 朗訊與IBM達成銷售Lucent全系列產品與服務協議 (6/21/2001)    
  • 蓋茨展示XML Web支持的Visual Studio.Net程序開發平台 (6/20/2001)    
  • 分析﹕戴爾神話能否延續? (6/20/2001)    
  • Oracle、Sun聯合推出系列新型Java工具反擊微軟 (6/20/2001)    
  • IBM公司計划推出手机即時通服務 (6/19/2001)    
  • IBM、松下電子聯手研發遠程家居遙控系統 (6/19/2001)    
  • IBM軟件喜獲InfoWorld技術分析家獎 (6/19/2001)    
  • IBM董事會主席被英女王授予榮譽爵士 (6/18/2001)    
  • 埃利森對新推出的9i數据庫充滿信心 (6/18/2001)    
  • 美國交給誰來管最合适:微軟IBM還是通用? (6/15/2001)    
  • 甲骨文發佈下一代資料庫軟體 (6/14/2001)    
  • Oracle總裁語出惊人當眾叫板IBM、BEA (6/12/2001)
  • 相關新聞
    Oracle總裁語出惊人當眾叫板IBM、BEA
    甲骨文發佈下一代資料庫軟體
    美國交給誰來管最合适:微軟IBM還是通用?
    埃利森對新推出的9i數据庫充滿信心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