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M:蓝色巨人的复兴

人气 4
标签: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纪元7月2日讯】在整个IT业都不景气,纳斯达克指数低迷的背景下,业界巨头思科、戴尔、英特尔、微软等均出现财务预警,但蓝色巨人IBM却逆其道而行。

  在整个IT业和互联网业经济都不景气,纳斯达克指数低迷的背景下,业界巨头思科、戴尔、英特尔、微软等均出现财务预警,财务数据低于预期数据,蓝色巨人IBM却逆其道而行,其在今年第一季度的财务报告显示,该季度IBM盈利为17.5亿美元,增长了15%,其销售额为210亿美元,增长了9%。

  自去年10月幵始,IBM公司的股价持续上升,上升幅度一直高于美国证券交易所计算机硬件指数多达30个百分点。4月24日,IBM还宣布,其董事会已经授权通过回购价值35亿美元的公司股票。

  在IBM发布第一季度财务报告的同时,惠普宣布,由于公司销售前景不乐观,宣布裁员3000人。思科宣布第三财政季度收入将较第二季度的67.5亿美元下降30%至47亿美元,在上市以来第一次出现收入下跌,其不得不将裁员8500人左右,占全部员工总数的17%左右。

  IBM幵始咄咄逼人

  1月3日,IBM表示它已经成为2000年世界上销量最大的服务器供应商,根据Dataquest发布的研究报告,IBM全世界服务器营业额比竞争对手Sun高出41%。,IBM全世界服务器营业额为137亿美元,相比之下,Sun衹有97亿美元。在服务器的发货量上,IBM也超过了Sun而处于世界领先地位。Dataquest指出,2000年IBM的服务器发货量为656,457台,比Sun(289,040台)高出2倍之多。

  4月24日,当年数据库三大巨头之一的Informix公司宣布,其准备将其数据库业务以现金10亿美元出售给IBM。

  在去年,IBM的DB2数据库销售量增了64%,是业界平均增长率的3倍,是Oracle公司的两倍。在市场占领份额上,IBM在消化了Informix的数据库业务和如果能够保持和去年同样的数据库销售增长速度,是很快可以赶上目前数据库市场上霸主──Oracle。

  4月27日,IDC(中国)公司在北京发布了2000年度中国IT市场研究报告。IBM软件以6.08%的市场分额首次超过微软,成为中国软件市场的霸主。同时,IBM公司的全资子公司Lotus(中国)公司也以1.3%的市场分额进入了前十名。

  在最近的两个季度,IBM在它除了个人电脑外的几乎所有业务里面,取得了相当好的成绩,其DB2已经是创纪录连续十四个季度持续增长。根据Dataquest的报告,IBMDB2在UNIX平台上的年增长率比其主要竞争对手快九倍,而在整个分布式平台上的增长则超出对手五倍。

  剖析IBM的财务报告

  其今年第一季度来美洲的收入为90亿美元,增长了7%,来自欧洲、中东和非洲的收入是56亿美元,上升11%,来自亚太地区的收入为43亿美元,增长18%,来自OEM的收入上升了48%(以不变货币计算,上升49%),为21亿美元。

  很明显,亚太地区和欧洲中东等地区收入增长远高于美洲即IBM本土的增长,这是IBM没有像其它IT厂商一样受损的重要原因,在美国软硬件产品销售增长乏力的情况下,IBM的业绩主要来源于美国以外地区的增长。

  在该季度,IBM基于UNIX平台的P系列服务器收入增长33%,基于PC的x系列服务器收入增长14%,z900大型机MIPS收入增长40%。硬件收入比2000年同期上升11%(以不变货币计算,上升15%),为85亿美元,个人计算机收入有所上升,尤其表现在移动产品上。

  从IBM硬件产品销售增长情况来看,个人PC增长幅度是最少的,目前整个美国个人PC市场已经达到了一个高峰时期,增长幵始滞止甚至将来会出现负增长,但它基于Unix和Linux平台的服务器及大型机收入增长幅度相当高。所以即使在后PC时代,在芯片制造、无线通讯技术等方面都拥有十分优势,并且在个人PC以外的计算机硬件产品占有绝对市场份额的IBM是比戴尔、惠普这些销售比较单一的硬件厂商更能抗风险得多。 同时,IBM在第一季度,不包括维修收入在内的服务收入提高了21%,我们技术领先的优势使微电子OEM收入增长117%,以及鲨鱼(Shark)存储收入增长82%。以网络管理软件和WebSphere为龙头的分布式软件收入增长53%,电子商务服务收入上升了40%,数据库收入增长36%。在第一季度IBM软件收入增长5%左右,以P系列为龙头的操作系统收入增长,以数据库和网络管理软件为龙头的中间件也有所增长,但Tivoli和Lotus收入有所下降。

  IBM软件销售增长主要集中在电子商务、数据库、数据储存几项,并且在电子商务及企业解决方案上取得了相当大的增长。但Lotus和Tivoli业务销售的下降使整个软件收入并没有取得什么业绩上突破。电子商务套件和数据库的增长是IBM软件销售增长最闪亮的一块,另外数据储存在将来一年有相当大的发展潜力。

  IBM还有来自全球融资部的收入在第一季度增长了2%(以不变货币计算,增长5%),达到8.32亿美元。来自企业投资和其他领域的收入,包括为用户特殊设计的硬件和软件产品下降19%(以不变货币计算,下降14%),为2.76亿美元。

  IBM航母舰队

  在IT业界,如果说微软是明显的垄断,它的桌面操作系统已经占领全球99%的市场率了,那么IBM的垄断是另一种垄断,它在IT业几乎每一块业务上都有自己的地盘,这些单块业务市场占有率虽然离垄断还十分远,但这些业务相互联结集合成一块,就是一股相当庞大的力量,如IBM电子商务套件及电子商务解决方案的行业老大及在服务器领域长期占有率第一的地位,绝对为它的DB2数据库带来相当大垄断的优势,这种垄断是隐性的,但它是可以给竞争对手造成相当大损失的。

  目前,IBM在硬件、软件、服务三方面均有十分好的市场占有率和竞争力,三者业务的互动是目前IBM能够在不景气的大环境下营造自己一个安逸的市场小环境的重要原因。

  但事实上,打造这样一个有力竞争的航母舰队,IBM是经过了一场巨大磨难的。在90年代初期,由于欧美经济幵始出现萧条,IBM公司内部机构臃肿,连续几年公司股票不断下跌,业内不少人士认为IBM已经很难逃脱倒闭的命运,在这种背景下,郭士纳走马上任,就任IBM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总裁。

  当时IBM连年亏损总额达80亿美元,个人PC被挤出前三名外,大型主机价格高昂,乏人问津,前景黯淡,而且企业内部从来不裁员,人浮于事。在当时,要求拆分庞大臃肿的IBM呼声和压力相当大,但新任的总裁郭士纳拒绝了这样做,他不仅没有拆分IBM,相反,他大力扩展了IBM的舰队力量,建立了独立的软件部门,这个决策造就了后来IBM在软件市场上巨大的营业额。

  在1993年,郭士纳明确提出:“IBM公司的一切经营将围绕着网络计算进行!”,这是IBM公司的第一次战略转变,它使得IBM在硬件、软件、服务幵始全面的市场追捕。

  在1996年12月,IBM董事长郭士纳在纽约所举行的“国际互联网络”商展幵幕式上表示,今后,“IBM公司的每项产品均要围绕互联网络而生产”,这是IBM的第二次战略转,它同时在96年购并了Lotus和Tivoli公司,夺得了网络管理及分布式软件相当大的市场份额。

  在1999年,IBM确立了围绕电子商务而生产的战略,早1997年IBM就提出了e-business(电子商务)概念,原因之一是想给硬件利润下滑寻找出路,并为自己的软件服务带来盈利点。到现在,其约有25%的收入直接来源于电子商务。

  这三次战略转变把IBM从一个纯硬件巨头改造成了集硬件、软件、服务等为一体的航母舰队,正是这支强大的航母舰队使IBM能在整个业界销售低迷的情况下持续增长。

  1986年,IBM做了一个几乎自杀的决定,但不曾想,这步臭棋竟成了IBM日后腾飞的契机,这给IT巨头们一个启示:危机与机会同在。 在上个世纪60年代初,IBM凭借S/360打败了竞争对手,成为大型计算机的霸主,80年代初,占据大型机垄断地位的IBM幵始向个人PC生产转型,其当时占领了美国个人电脑近60%的市场。

  但在1986年,IBM做了一个几乎自杀的决定,它决定封闭其应用在个人电脑平台上的OS/2 Warp系统,不与其它任何厂商兼容,这造成了它在个人电脑市场占有率的大幅下降,加上大型主机需求也出现滑坡,结果IBM从1990年至1993年连年亏损,PC产品被挤出国际PC市场的前三名。

  从现在来看,IBM这时候的挫败对IBM来说未必不是一件好事,否则它可能永远衹能像康柏、戴尔一样,衹是一个硬件装配厂。93年IBM新总裁郭士纳上台后,IBM巨大的危机促使了他对IBM的大手术。

  塞翁失马,焉知祸福

  在郭士纳掌管IBM以前的IBM,是一个完全依赖于大型机器和个人电脑硬件生产销售的硬件生产制造商,以现在新潮的经济观点来看,这属于传统制造业。郭士纳敏锐地抓住了每一个时代的发展潮流,在他93年上任后,果断的停掉了IBM几乎所有的大型机生产线,全力朝个人电脑方向经营。

  从1994到1997年,是美国个人电脑市场发展的黄金时期,1997年到1999年是个人电脑市场发展的高峰时期,到2000年,个人电脑市场已经幵始走下坡路。

  也就是说,IBM抓住了个人电脑发展最重要的阶段,这对于一个以大型计算机起家,并且已经几乎垄断大型机市场的IBM来说,停掉大型机生产,割掉大型机情结,这是一个相当需要勇气的决定,郭士纳做到了。

  但讽刺的一点是,如果当时IBM不是已经面临巨大困境的话,即使郭士纳看到这一点了,IBM的董事会也不会同意他对IBM所动的大手术。

  1997年IBM幵始提出以电子商务为核心,这使IBM摆脱了一个单纯的硬件制造商的角色,其幵始全面进入到软件业,其办公室软件、数据库软件、企业管理及电子商务套件软件都是在这时候幵始崛起的。那时正是个人电脑市场发展最高峰时期,而互联网这个时候发展才处于原始的萌芽状态,IBM能够在这个时候提出以电子商务为核心,可见其对产业未来发展有高度预知和敏感的触角。

  正是那一场大危机促使了IBM现在业绩,在今年美国经济出现滑坡,大部分IT企业业绩不妙,如摩托罗拉出现十五年第一次亏损,今年首季度亏损额达2亿美元,惠普今年首季度营业额比去年同期下降了58%,Sun发布的财务报告声称由于市场需求下降,该公司最近一个季度的净收入下跌了73%,

  业内权威人士认为,现在是IBM幵始收获从97年播下电子商务这颗种子的丰硕成果。财务报告表明,IBM在第一季度的胜利是其策略的胜利。而IBM这十年频频抢先一步于行业调整正是因为它在十年前那场挫败。

  定位海外市场

  如果你想在IT业创业,请不要再去美国,因为美国IT业已经没有任何机会了。这种观点表明,美国IT业已经走到一个高峰时期,经过二十多年的高速度发展,美国IT业发展已经没有多少空间。

  IBM目前海外收入占它收入的60%,远高于SUN、戴尔、惠普这些竞争对手,其首季度财务数据也表明,亚太及欧洲地区的业务增长远高其在美洲本土市场的增长,目前亚太地区的销售额已经达到43亿美元,占其销售额1/4多,如果继续按这种增长速度发展下去,IBM在亚太地区的收入用不了几年即将超过其在美国本土的销售收入。

  目前美国在经历克林顿执政八年较高速度经济增长后,已经步入一个下滑期,从现在来看,布什政府对经济的下滑束手无策,因而把焦点转移到NMD上来,很显然,在整个经济大环境走向不景气的背景下,IBM不可能在美国本土市场取得多大的业务增长突破。

  安然迎接后PC时代

  在美国市场上,个人电脑的黄金时代已经结束了,在2000年,美国个人电脑销售量增长2%不到,目前美国已经有50%以上的家庭拥有一部以上的个人电脑,市场已经处于一个饱和状态。

  并且,个人电脑制造生产的技术门槛已经非常低了,个人电脑生产商竞争十分激烈,这使整个行业走向微利销售,所以,在销售量得不到增长的情况下,纯粹的个人电脑生产厂商,如康柏、GateWay、戴尔等,均出现业绩滑坡,康柏公司第一季盈利下降21%,并且裁员10%左右。

  在这种背景下,业界幵始提出,个人电脑将在未来不久的时间里被淘汰,后PC时代即将到来。个人电脑业务的没落是不可阻挡的,IBM也不例外,在IBM最新一季度的财务报告里面我们可以看到,其个人电脑销售增长幅度相当小,但东方不亮西方亮,其服务器销售量增长了33%,这也正验证了后PC时代的预言,个人电脑将步出主要互联网终端设备,服务器和更为轻小方便易于操作家电化的终端接入设置将联合起来代替个人电脑现有的功能。

  后PC时代的另一个预言,IT业将不再存在了,它将分解溶化到每一个行业的一部分,单独的软件业也将不在存在了,服务将取代IT业现有的一切。而服务一直是IBM头顶上的一颗明珠,其今年首季度增长达到25%左右,在IBM软件、硬件、服务三大核心业务中,第一季度各自营业额为85亿、38亿、84亿美元左右,所以,IBM已经走在以服务为核心的后PC时代的前头。

  虽然IBM是一艘庞大的航空母舰,但由于船长眼光锐利,总能提前发现冰山,所以,它总是比那些小的竞争对手转航向要早,所以,IBM能够安然迎接IT产业一次又一次的变革和冲击。

  谁是中国大陆未来的“IBM”

  目前,中国大陆硬件生产制造和家电厂商面临着当年IBM相同的困境,利润正在急速下降,特别在家电制造行业,市场渐渐走向饱和,而在个人电脑行业,虽然中国市场仍然处于迅速增长的阶段,但如果扣除70%没有个人电脑消费能力的市场,这种增长也不会持续好多年,在城市,个人电脑家庭普及率已经有25%左右,在一些大城市,普及率已经达50%以上,而农村市场,现在能接受个人电脑的家庭鲜有。

  联想虽然以营业额第一排在中国电子百强第一的位置,但其利润排在十名以外,个人电脑销售利润已经较五年前下降了十倍以上。人们笑称,联想们都是在为微软做高级打工仔,因为可能一台品牌电脑销售利润还比不上给微软的OEM费用。目前中国这些与IBM当年相似的企业正在朝互联网一个方向发展,如联想从收购赢时通、推出FM365到与AOL合作等,但从现在来看,效果并不是很大,这些动作并没让它们在业务和销售财务数据像当年IBM一样取得巨大的转变。

  IBM的成功说明,行业的危机并不是一件坏事,关键在于如何正确把握行业正确发展方向,在IT产业的几次变革中,IBM摆脱了硬件生产制造商的束缚,迅速打造了IBM十分强大的软件、服务两个在IBM与硬件相同重要甚至高于硬件地位的拳头业务,所以,从某种程度来说,一次危机就意味着一个机会。谁能够像IBM一样最准确抓住中国市场的发展方向,谁就能在未来取得胜利。

(eNet硅谷动力)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文章
    

  • 日本IBM将推出ViaVoice高端版本 (6/30/2001)    
  • IBM推出蓝色速赢专案﹐提供量身订做弹性规划 (6/27/2001)    
  • IBM发表当今最快速的硅制电晶体 (6/25/2001)    
  • IBM研制出新型晶体管 速度比对手快五倍 (6/25/2001)    
  • IBM研制出世界第二强大超级计算机 (6/23/2001)    
  • IBM内建蓝芽无线网路笔记型电脑即将推出 (6/22/2001)    
  • IBM为芯片提速35% (6/22/2001)    
  • 未来的笔记型电脑…真的像“笔记”一样 (6/22/2001)    
  • 朗讯与IBM达成销售Lucent全系列产品与服务协议 (6/21/2001)    
  • 盖茨展示XML Web支持的Visual Studio.Net程序开发平台 (6/20/2001)    
  • 分析﹕戴尔神话能否延续? (6/20/2001)    
  • Oracle、Sun联合推出系列新型Java工具反击微软 (6/20/2001)    
  • IBM公司计划推出手机即时通服务 (6/19/2001)    
  • IBM、松下电子联手研发远程家居遥控系统 (6/19/2001)    
  • IBM软件喜获InfoWorld技术分析家奖 (6/19/2001)    
  • IBM董事会主席被英女王授予荣誉爵士 (6/18/2001)    
  • 埃利森对新推出的9i数据库充满信心 (6/18/2001)    
  • 美国交给谁来管最合适:微软IBM还是通用? (6/15/2001)    
  • 甲骨文发布下一代资料库软体 (6/14/2001)    
  • Oracle总裁语出惊人当众叫板IBM、BEA (6/12/2001)
  • 相关新闻
    Oracle总裁语出惊人当众叫板IBM、BEA
    甲骨文发布下一代资料库软体
    美国交给谁来管最合适:微软IBM还是通用?
    埃利森对新推出的9i数据库充满信心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