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小姐選舉走過29載回眸

人氣 191
標籤: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紀元7月21日訊】 仿佛突然間,美女便成為這個都市最不緊俏的資源。在7月15日香港無線電視的“香港小姐”競選和亞洲電視推出的“百万富翁”特別節目之間,人們義無反顧地選擇了后者。為了爭奪收視率,今年香港無線台甚至找來了受傷的曾志偉。為保險起見,無線台還采取分段式淘汰賽制,以刺激收視率,在常識問答環節后,首先淘汰12位候選佳麗中得分最低的3位,然后分兩輪陸續淘汰5位佳麗,余下4位佳麗競逐冠、亞、季軍 。然而,种种的努力都不能力挽狂瀾,事實證明,2000年香港小姐競選的最后輝煌只是回光返照,十年前,當袁詠儀捧走最后一個沒有爭議的港姐桂冠時,“香港小姐”便已死了。

圖: 1984年度香港小姐高麗虹

從二十世紀七十年代香港女性的楷模,到八十年代香港之美的代表,進入九十年代的電視明星的演練場,香港小姐究竟走過了一條什么樣的道路?

香港早有一位資深的傳媒工作者說過:最能代表香港的,不是尖沙咀鐘樓,不是太平山老襯亭,不是海洋公園,不是大富豪夜總會,不是香港腳,而是香港小姐。

7月15日,當22歲的清秀女孩楊思琦沒有任何懸念地戴上冠軍后冠的時候,香港小姐這項傳統的選美活動就度過了她平淡的29歲生日。今年的平淡,勢必給下一屆增添更多的艱難,“雞肋”的滋味更加淡薄;但每屆選舉前后起碼半年形成的大規模廣告行為、巨額的利潤,仍然會驅使主辦單位為它絞盡腦汁,勉為其難地讓港姐的桂冠和權杖一年一年傳下去。

打開29屆港姐獲選佳麗的相簿,會發現港姐的審美標准在悄悄地變化著。作為香港最有影響力的傳媒活動,她深深地打上了時代的烙印。

早期:女性楷模高貴端庄

香港自從七十年代經濟起飛,電視机漸漸成為家庭的必需品,娛樂也成為生活的一部分。無論從經濟還是文化的角度看,七十年代都是偉大的。香港本土的選美、電影、流行音樂、漫畫等等,都在這個時候像青春期的少女般生机勃勃地發育起來。

1973年6月24日,在“美貌与智慧并重”的口號下,“電視廣播有限公司”(簡稱無線電視)選出了第一屆香港小姐孫詠恩,這項轟動全城的美麗競賽才固定由無線舉辦,每年一屆。

七十年代的港姐選美,盡管引入了泳裝環節而被人指為大膽,但視其標准,實際上是對傳統文化的回歸。六十年代可能是香港道德標准最混亂的時代。一個彈丸之地,承受著大陸毀佛滅道的“文革”,以及西方嬉皮運動、無政府主義等等思潮的夾攻,早已找不著北。七十年代既然經濟元气開始恢复,重建道德規范就成為主辦者自覺不自覺的追求。早期的港姐除了勇气過人之外,完全具備中國傳統婦女的“德言工容”,所以一個個高貴端庄,堪稱女性楷模。

1973年到1983年的十年間,港姐以“德”行先,“容”居其后的標准,沒有多大的改變。首屆的港姐選舉,嬌艷的空中小姐趙雅芝參選了。她的美貌在今天看來也是出類拔萃的,但她只得到第五。而成熟穩重的孫詠恩則有幸成為開山港姐。

之后的几屆港姐中,較為著名的有張瑪莉、朱玲玲、鄭文雅,她們都不屬于艷光四射的美女,選美時也沒有顯露出嬌嗲的少女味,好像天生就具有“母儀天下”的風范。所以香港小姐的高貴之名,可以說是這些佳麗齊心協力打造出來的。

10年間只有一個异數,就是1976年的林良蕙。她是在沉悶的三屆選美之后,評判對“高貴端庄”的一种小小逆反。林良蕙身材不高,膚色黝黑,外型很一般,但絲毫不做作,盡顯天真個性。她戴上后冠的時候笑得猶如發瘋,至今仍讓人印象深刻。

1983年,參選的佳麗里出現了張曼玉。這個笑起來像貓的少女也曾是大熱門,有著一流的身材;但她還是輸給了看上去文靜的楊雪儀。這屆選舉之后,楊雪儀發展平平,投身演藝界的張曼玉卻如魚得水。兩人形成鮮明反差的際遇,更印證了民間對港姐選舉標准的總結:冠軍是選老婆,亞軍是選女朋友,季軍是選小妹妹。老婆不用太漂亮,最要緊的是賢淑大方;女朋友當然是最招人疼的,要俏麗可愛,不妨風情万种;小妹妹天真單純,是年輕、文化不高的參選佳麗最适合的位置。而且,冠軍佳麗還要接受一個吃力的任務:在一年內代表香港出席各种宣傳和親善活動。這就是說,她們的高貴、拘謹起碼還要維持一年。獲獎佳麗如無意外都跟無線自動簽演藝合同,此時冠軍的發展通常不如亞軍和季軍,也就不足為奇了。

極盛期:艷冠港島傾國傾城

1984年到1991年,是港姐競選的最輝煌的時代。伴隨香港經濟的高速發展,娛樂業也達到空前繁榮的水平。在穩定而富庶的社會里,娛樂的“娛樂功能”漸漸壓倒“教化功能”。香港小姐選舉不僅是電視台的王牌收視節目,更是吸納大量廣告的王牌創利節目。選出來的美女不再有必要做女性的表率,她們的首要任務,是讓觀眾賞心悅目,吸引更多的眼球,給出手大方的贊助商以足夠的回報。

大量的贊助也為當選港姐帶來丰厚的獎品,一夜之間名利雙收的灰姑娘童話,讓香港少女對選美充滿憧憬。這時期報名參選的佳麗人數眾多,其中素質高的不乏其人。在比較大的選擇范圍中,出現眾望所歸的美女也就相對容易了。

1984年的冠軍高麗虹,中西混血,稱得上是傾國傾城的美人。以她的背景,是不符合往屆選美要求冠軍對香港歷史和文化有較多了解這一條的。但既然她的美是如此炫目,評判總找得出讓她贏的理由———“中西合璧,散發香港魅力”。

1985年的謝宁,也不是香港本土出產的美女,她幼年曾經在廣東的小城市生活,被一些沒有見識的香港人譏笑為“鄉下妹”,但正是這個背景成全了她。在大陸受到的扎實的基礎教育,讓她在一眾佳麗中閃現出獨一無二的智慧光芒。謝宁的東方古典美同樣令人傾心,她后來成為無線的當家花旦之一,古裝扮相在同時期的藝員中是最出色的。

接下來的5年,港姐選美獲得大面積丰收,享有很高知名度的美女從未如此集中過。如果從演藝的星空中摘下這些名字,香港的影壇要黯淡一半。1987年,港姐的評委陷入了極度的困惑當中,燕瘦環肥的“無線四美”讓他們不知如何排座次。楊寶玲、李美鳳、林穎嫻、邱淑貞,個個都是一等一的冠軍人馬。風度翩翩的楊寶玲胜出后,有些被她的臨場發揮“迷惑”的人醒來,發出“冠不如亞”的議論,但楊寶玲很爭气,在隨后的國際性選美中奪得第五名及“亞洲皇后”等獎項,這是香港參加國際選美的歷史上最好成績,至今無人超越。

由楊寶玲加冕的下一屆冠軍,被譽為最美麗的港姐,她就是李嘉欣。但當年的參選佳麗素質之高,卻讓這位港姐中的港姐也無法盡攬主要獎項,如“最上鏡小姐”,就旁落在亞軍陳淑蘭之手。這時期香港的亞洲經濟四小龍地位穩固,因此遴選佳麗也強調時代感、都市味,1988年冠軍李嘉欣和1989年冠軍陳法蓉,不僅美貌出眾,而且都符合這個大前提。

楊寶玲的成績刺激了香港人對國際選美賽事的野心,他們企圖按西方的標准推出一些有競爭力的美女,因此隨后几屆的三甲人馬中都有“高人一等”之輩。1988年的季軍張郁蕾,1989年的亞軍翁慧德,都是香港名模。可惜她們不僅沒有接續楊寶玲的輝煌,而且由于外型過于高大不适宜影視表演,因此在香港娛樂圈的發展也很一般,所謂“兩頭不到岸”是也。

1990年和1991年,港姐走完了輝煌時代的最后兩步。袁詠儀和郭藹明在選美時艷壓群芳,贏得天經地義;但后來她們的美迅速褪色,好在有演技彌補。這兩年的港姐,好几個在演藝圈發展都不錯,除了她倆,1990季軍梁小冰、1991季軍蔡少芬都成為搶手的影視紅星。

平淡期:尋常巷陌電視新人

1992年起,選美因為硬件和軟件的原因,連續糊涂了兩年,選美盛事由此陷入平淡,不得翻身。

港姐冠軍第一次被人說“丑”,始于1993年冠軍莫可欣。据說,沒讀過多少書但影響力極大的評判成龍是莫可欣當選的重要原因,他對“讀了很多書”的莫可欣推崇備至。莫可欣的最后當選,引發了香港傳媒關于選美標准的大爭議。在意見統一之前,無線的大老板邵逸夫已經用行動抗議,他在一次大型活動中,一改由應屆港姐冠軍陪伴的鐵例,而由女藝員曹眾攙扶出場,擺明對莫可欣的冠軍身份不以為然。

選美到了這個年頭,開始內懮外患,江河日下。

以前的港姐被電視台嚴格保護形象,到了資訊日漸發達的九十年代,實在是保無可保。激烈的傳媒競爭,使得各家報館走入以揭露明星隱私招徠讀者的怪圈,早已作為大眾談資的香港小姐自然不能幸免。

電子傳媒同樣不能在惡性競爭中自保。亞洲電視1985年開始以“亞洲小姐”競選等特別節目跟無線爭搶觀眾。為了力保港姐收視不失,港姐選美逐漸蛻變成花樣百出的綜藝晚會,佳麗從高貴的主角變成美麗的道具,被制作單位任意擺布,苦不堪言。尤其是外景拍攝,為了達到“靚”的效果,佳麗上刀山下火海,也不敢皺眉。2000年的港姐,先在海南島酷熱的沙灘上“加熱”,然后去云南高原的雪山上“淬火”,病倒好几個。2001年的港姐,在日本的冷風冷雨中拍泳裝特輯,凍得涕淚交流。更可怕的是比賽現場的巨大壓力,司儀發問的刁鑽,淘汰方式的殘忍,讓佳麗完全失去自尊。

對于港姐和傳媒來說,這是一個共同墮落的過程。素質超群的美女,自然有很多的方式出名或者致富,不用受這种活罪。所以參選港姐的女孩子越來越少,越來越丑,盡管無線早几年已經出動了到海外招募美女這一招,仍然不見起色。植根于這种沒有美女的港姐選舉,傳媒只有更加挖空心思地炮制丑聞,增加話題。此時再提香港小姐的“高貴”,簡直成了諷刺。候選港姐中的愚鈍者比比皆是,通過電視的放大,變成了香港的經典笑話。例如,一個佳麗回答“香港政府規定市民出門一定要帶什么”,把“身份證”答成“槍”,笑倒一大片。

于是無線把心一橫,干脆把選港姐變成為自己的藝員隊伍補充新血。1992年起,港姐在“最上鏡小姐”之外,還增設“最具演藝潛質獎”,獲獎的佳麗都在司儀或者表演上有些天分。

看看近几年的選美為無線電視輸送了多少藝員————1994年的冠軍譚小環、季軍李綺虹,最上鏡小姐黃瑩,最具演藝潛質獎張可頤;1995年冠軍楊婉儀;1996年的三甲李珊珊、潘芝莉、袁彩云;1997年的季軍佘詩曼;1998年三甲向海嵐、趙翠儀、吳文忻;1999年三甲郭羡妮、原子、胡杏儿……上鏡漂亮、有觀眾緣,就是她們當選的最大資本,她們的位置基本上按美貌排列,智慧無可比;再沒有莫可欣式的意外。

香港小姐選美的標准在平庸中回歸美麗,但回歸的結果還是平庸。不過這個比賽也不愁辦不下去的,因為每年都鐵定會有胜利者,她們都會開始一段不平凡的人生。一年一度的香港小姐選舉,已成為香港的一种文化,成為香港人集體的記憶行為。香港七十年代的忠厚,八十年代的浮華,九十年代的刻薄,用這些美女的青春來作了筆錄,為這個光怪陸离的大都市刻畫出完整的輪廓。
(07-21四川新聞网)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文章
    

  • 香港選美神話破滅 港姐決賽收視率創新低 (7/19/2001)    
  • ‘毛屋’裡長大的香港小姐 (7/17/2001)    
  • 「香港小姐」不敵「百萬富翁」 (7/16/2001)    
  • 曾志偉帶傷任港姐決賽司儀 成為全場的焦點 (7/16/2001)    
  • 2001年港姐競選結果揭曉 楊思琦榮膺桂冠 (7/15/2001)    
  • 港姐總決賽明晚舉行 曾志偉將任泳衣部分司儀 (7/15/2001)    
  • 本周日港姐競選決賽 無線希望志偉復出 (7/12/2001)    
  • 袁詠儀擁有安定舒服的家 (6/29/2001)    
  • 連奪四獎晉身決賽 楊思琦成為港姐熱門人選 (6/25/2001)    
  • 回顧:港姐選舉走過28載 (6/5/2001)    
  • 娛樂圈沒有安全感–由港姐丑聞不斷談起 (5/19/2001)    
  • 准港姐平平無奇身材首度曝光 (5/9/2001)    
  • 候選港姐“丑陋”“驚人” (5/8/2001)    
  • 名模Rosemary被內定港姐? (4/27/2001)    
  • 名模Rosemary出人意表 參選港姐 (4/23/2001)    
  • 夢境成真 袁詠儀 (4/17/2001)    
  • 第二屆中國网絡小姐大賽組圖(香港小姐) (2/25/2001)    
  • 第二屆网絡小姐決賽 29位网姐閃亮登場 (2/25/2001)    
  • 張曼玉盜版寫真集全裸惊現 (2/18/2001)    
  • 香港小姐競選招募海外佳麗回港參賽 (1/31/2001)
  • 相關新聞
    香港小姐競選招募海外佳麗回港參賽
    張曼玉盜版寫真集全裸惊現
    第二屆网絡小姐決賽 29位网姐閃亮登場
    第二屆中國网絡小姐大賽組圖(香港小姐)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