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小姐选举走过29载回眸

人气 191
标签: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纪元7月21日讯】 仿佛突然间,美女便成为这个都市最不紧俏的资源。在7月15日香港无线电视的“香港小姐”竞选和亚洲电视推出的“百万富翁”特别节目之间,人们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后者。为了争夺收视率,今年香港无线台甚至找来了受伤的曾志伟。为保险起见,无线台还采取分段式淘汰赛制,以刺激收视率,在常识问答环节后,首先淘汰12位候选佳丽中得分最低的3位,然后分两轮陆续淘汰5位佳丽,余下4位佳丽竞逐冠、亚、季军 。然而,种种的努力都不能力挽狂澜,事实证明,2000年香港小姐竞选的最后辉煌只是回光返照,十年前,当袁咏仪捧走最后一个没有争议的港姐桂冠时,“香港小姐”便已死了。

图: 1984年度香港小姐高丽虹

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香港女性的楷模,到八十年代香港之美的代表,进入九十年代的电视明星的演练场,香港小姐究竟走过了一条什么样的道路?

香港早有一位资深的传媒工作者说过:最能代表香港的,不是尖沙咀钟楼,不是太平山老衬亭,不是海洋公园,不是大富豪夜总会,不是香港脚,而是香港小姐。

7月15日,当22岁的清秀女孩杨思琦没有任何悬念地戴上冠军后冠的时候,香港小姐这项传统的选美活动就度过了她平淡的29岁生日。今年的平淡,势必给下一届增添更多的艰难,“鸡肋”的滋味更加淡薄;但每届选举前后起码半年形成的大规模广告行为、巨额的利润,仍然会驱使主办单位为它绞尽脑汁,勉为其难地让港姐的桂冠和权杖一年一年传下去。

打开29届港姐获选佳丽的相簿,会发现港姐的审美标准在悄悄地变化着。作为香港最有影响力的传媒活动,她深深地打上了时代的烙印。

早期:女性楷模高贵端庄

香港自从七十年代经济起飞,电视机渐渐成为家庭的必需品,娱乐也成为生活的一部分。无论从经济还是文化的角度看,七十年代都是伟大的。香港本土的选美、电影、流行音乐、漫画等等,都在这个时候像青春期的少女般生机勃勃地发育起来。

1973年6月24日,在“美貌与智慧并重”的口号下,“电视广播有限公司”(简称无线电视)选出了第一届香港小姐孙咏恩,这项轰动全城的美丽竞赛才固定由无线举办,每年一届。

七十年代的港姐选美,尽管引入了泳装环节而被人指为大胆,但视其标准,实际上是对传统文化的回归。六十年代可能是香港道德标准最混乱的时代。一个弹丸之地,承受着大陆毁佛灭道的“文革”,以及西方嬉皮运动、无政府主义等等思潮的夹攻,早已找不着北。七十年代既然经济元气开始恢复,重建道德规范就成为主办者自觉不自觉的追求。早期的港姐除了勇气过人之外,完全具备中国传统妇女的“德言工容”,所以一个个高贵端庄,堪称女性楷模。

1973年到1983年的十年间,港姐以“德”行先,“容”居其后的标准,没有多大的改变。首届的港姐选举,娇艳的空中小姐赵雅芝参选了。她的美貌在今天看来也是出类拔萃的,但她只得到第五。而成熟稳重的孙咏恩则有幸成为开山港姐。

之后的几届港姐中,较为著名的有张玛莉、朱玲玲、郑文雅,她们都不属于艳光四射的美女,选美时也没有显露出娇嗲的少女味,好像天生就具有“母仪天下”的风范。所以香港小姐的高贵之名,可以说是这些佳丽齐心协力打造出来的。

10年间只有一个异数,就是1976年的林良蕙。她是在沉闷的三届选美之后,评判对“高贵端庄”的一种小小逆反。林良蕙身材不高,肤色黝黑,外型很一般,但丝毫不做作,尽显天真个性。她戴上后冠的时候笑得犹如发疯,至今仍让人印象深刻。

1983年,参选的佳丽里出现了张曼玉。这个笑起来像猫的少女也曾是大热门,有着一流的身材;但她还是输给了看上去文静的杨雪仪。这届选举之后,杨雪仪发展平平,投身演艺界的张曼玉却如鱼得水。两人形成鲜明反差的际遇,更印证了民间对港姐选举标准的总结:冠军是选老婆,亚军是选女朋友,季军是选小妹妹。老婆不用太漂亮,最要紧的是贤淑大方;女朋友当然是最招人疼的,要俏丽可爱,不妨风情万种;小妹妹天真单纯,是年轻、文化不高的参选佳丽最适合的位置。而且,冠军佳丽还要接受一个吃力的任务:在一年内代表香港出席各种宣传和亲善活动。这就是说,她们的高贵、拘谨起码还要维持一年。获奖佳丽如无意外都跟无线自动签演艺合同,此时冠军的发展通常不如亚军和季军,也就不足为奇了。

极盛期:艳冠港岛倾国倾城

1984年到1991年,是港姐竞选的最辉煌的时代。伴随香港经济的高速发展,娱乐业也达到空前繁荣的水平。在稳定而富庶的社会里,娱乐的“娱乐功能”渐渐压倒“教化功能”。香港小姐选举不仅是电视台的王牌收视节目,更是吸纳大量广告的王牌创利节目。选出来的美女不再有必要做女性的表率,她们的首要任务,是让观众赏心悦目,吸引更多的眼球,给出手大方的赞助商以足够的回报。

大量的赞助也为当选港姐带来丰厚的奖品,一夜之间名利双收的灰姑娘童话,让香港少女对选美充满憧憬。这时期报名参选的佳丽人数众多,其中素质高的不乏其人。在比较大的选择范围中,出现众望所归的美女也就相对容易了。

1984年的冠军高丽虹,中西混血,称得上是倾国倾城的美人。以她的背景,是不符合往届选美要求冠军对香港历史和文化有较多了解这一条的。但既然她的美是如此炫目,评判总找得出让她赢的理由———“中西合璧,散发香港魅力”。

1985年的谢宁,也不是香港本土出产的美女,她幼年曾经在广东的小城市生活,被一些没有见识的香港人讥笑为“乡下妹”,但正是这个背景成全了她。在大陆受到的扎实的基础教育,让她在一众佳丽中闪现出独一无二的智慧光芒。谢宁的东方古典美同样令人倾心,她后来成为无线的当家花旦之一,古装扮相在同时期的艺员中是最出色的。

接下来的5年,港姐选美获得大面积丰收,享有很高知名度的美女从未如此集中过。如果从演艺的星空中摘下这些名字,香港的影坛要黯淡一半。1987年,港姐的评委陷入了极度的困惑当中,燕瘦环肥的“无线四美”让他们不知如何排座次。杨宝玲、李美凤、林颖娴、邱淑贞,个个都是一等一的冠军人马。风度翩翩的杨宝玲胜出后,有些被她的临场发挥“迷惑”的人醒来,发出“冠不如亚”的议论,但杨宝玲很争气,在随后的国际性选美中夺得第五名及“亚洲皇后”等奖项,这是香港参加国际选美的历史上最好成绩,至今无人超越。

由杨宝玲加冕的下一届冠军,被誉为最美丽的港姐,她就是李嘉欣。但当年的参选佳丽素质之高,却让这位港姐中的港姐也无法尽揽主要奖项,如“最上镜小姐”,就旁落在亚军陈淑兰之手。这时期香港的亚洲经济四小龙地位稳固,因此遴选佳丽也强调时代感、都市味,1988年冠军李嘉欣和1989年冠军陈法蓉,不仅美貌出众,而且都符合这个大前提。

杨宝玲的成绩刺激了香港人对国际选美赛事的野心,他们企图按西方的标准推出一些有竞争力的美女,因此随后几届的三甲人马中都有“高人一等”之辈。1988年的季军张郁蕾,1989年的亚军翁慧德,都是香港名模。可惜她们不仅没有接续杨宝玲的辉煌,而且由于外型过于高大不适宜影视表演,因此在香港娱乐圈的发展也很一般,所谓“两头不到岸”是也。

1990年和1991年,港姐走完了辉煌时代的最后两步。袁咏仪和郭蔼明在选美时艳压群芳,赢得天经地义;但后来她们的美迅速褪色,好在有演技弥补。这两年的港姐,好几个在演艺圈发展都不错,除了她俩,1990季军梁小冰、1991季军蔡少芬都成为抢手的影视红星。

平淡期:寻常巷陌电视新人

1992年起,选美因为硬件和软件的原因,连续糊涂了两年,选美盛事由此陷入平淡,不得翻身。

港姐冠军第一次被人说“丑”,始于1993年冠军莫可欣。据说,没读过多少书但影响力极大的评判成龙是莫可欣当选的重要原因,他对“读了很多书”的莫可欣推崇备至。莫可欣的最后当选,引发了香港传媒关于选美标准的大争议。在意见统一之前,无线的大老板邵逸夫已经用行动抗议,他在一次大型活动中,一改由应届港姐冠军陪伴的铁例,而由女艺员曹众搀扶出场,摆明对莫可欣的冠军身份不以为然。

选美到了这个年头,开始内懮外患,江河日下。

以前的港姐被电视台严格保护形象,到了资讯日渐发达的九十年代,实在是保无可保。激烈的传媒竞争,使得各家报馆走入以揭露明星隐私招徕读者的怪圈,早已作为大众谈资的香港小姐自然不能幸免。

电子传媒同样不能在恶性竞争中自保。亚洲电视1985年开始以“亚洲小姐”竞选等特别节目跟无线争抢观众。为了力保港姐收视不失,港姐选美逐渐蜕变成花样百出的综艺晚会,佳丽从高贵的主角变成美丽的道具,被制作单位任意摆布,苦不堪言。尤其是外景拍摄,为了达到“靓”的效果,佳丽上刀山下火海,也不敢皱眉。2000年的港姐,先在海南岛酷热的沙滩上“加热”,然后去云南高原的雪山上“淬火”,病倒好几个。2001年的港姐,在日本的冷风冷雨中拍泳装特辑,冻得涕泪交流。更可怕的是比赛现场的巨大压力,司仪发问的刁钻,淘汰方式的残忍,让佳丽完全失去自尊。

对于港姐和传媒来说,这是一个共同堕落的过程。素质超群的美女,自然有很多的方式出名或者致富,不用受这种活罪。所以参选港姐的女孩子越来越少,越来越丑,尽管无线早几年已经出动了到海外招募美女这一招,仍然不见起色。植根于这种没有美女的港姐选举,传媒只有更加挖空心思地炮制丑闻,增加话题。此时再提香港小姐的“高贵”,简直成了讽刺。候选港姐中的愚钝者比比皆是,通过电视的放大,变成了香港的经典笑话。例如,一个佳丽回答“香港政府规定市民出门一定要带什么”,把“身份证”答成“枪”,笑倒一大片。

于是无线把心一横,干脆把选港姐变成为自己的艺员队伍补充新血。1992年起,港姐在“最上镜小姐”之外,还增设“最具演艺潜质奖”,获奖的佳丽都在司仪或者表演上有些天分。

看看近几年的选美为无线电视输送了多少艺员————1994年的冠军谭小环、季军李绮虹,最上镜小姐黄莹,最具演艺潜质奖张可颐;1995年冠军杨婉仪;1996年的三甲李珊珊、潘芝莉、袁彩云;1997年的季军佘诗曼;1998年三甲向海岚、赵翠仪、吴文忻;1999年三甲郭羡妮、原子、胡杏儿……上镜漂亮、有观众缘,就是她们当选的最大资本,她们的位置基本上按美貌排列,智慧无可比;再没有莫可欣式的意外。

香港小姐选美的标准在平庸中回归美丽,但回归的结果还是平庸。不过这个比赛也不愁办不下去的,因为每年都铁定会有胜利者,她们都会开始一段不平凡的人生。一年一度的香港小姐选举,已成为香港的一种文化,成为香港人集体的记忆行为。香港七十年代的忠厚,八十年代的浮华,九十年代的刻薄,用这些美女的青春来作了笔录,为这个光怪陆离的大都市刻画出完整的轮廓。
(07-21四川新闻网)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文章
    

  • 香港选美神话破灭 港姐决赛收视率创新低 (7/19/2001)    
  • ‘毛屋’里长大的香港小姐 (7/17/2001)    
  • “香港小姐”不敌“百万富翁” (7/16/2001)    
  • 曾志伟带伤任港姐决赛司仪 成为全场的焦点 (7/16/2001)    
  • 2001年港姐竞选结果揭晓 杨思琦荣膺桂冠 (7/15/2001)    
  • 港姐总决赛明晚举行 曾志伟将任泳衣部分司仪 (7/15/2001)    
  • 本周日港姐竞选决赛 无线希望志伟复出 (7/12/2001)    
  • 袁咏仪拥有安定舒服的家 (6/29/2001)    
  • 连夺四奖晋身决赛 杨思琦成为港姐热门人选 (6/25/2001)    
  • 回顾:港姐选举走过28载 (6/5/2001)    
  • 娱乐圈没有安全感–由港姐丑闻不断谈起 (5/19/2001)    
  • 准港姐平平无奇身材首度曝光 (5/9/2001)    
  • 候选港姐“丑陋”“惊人” (5/8/2001)    
  • 名模Rosemary被内定港姐? (4/27/2001)    
  • 名模Rosemary出人意表 参选港姐 (4/23/2001)    
  • 梦境成真 袁咏仪 (4/17/2001)    
  • 第二届中国网络小姐大赛组图(香港小姐) (2/25/2001)    
  • 第二届网络小姐决赛 29位网姐闪亮登场 (2/25/2001)    
  • 张曼玉盗版写真集全裸惊现 (2/18/2001)    
  • 香港小姐竞选招募海外佳丽回港参赛 (1/31/2001)
  • 相关新闻
    香港小姐竞选招募海外佳丽回港参赛
    张曼玉盗版写真集全裸惊现
    第二届网络小姐决赛 29位网姐闪亮登场
    第二届中国网络小姐大赛组图(香港小姐)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