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地强震灾情难估计 街头散乱一具具尸体

人气 2
标签:

【大纪元1月13日报导】(中央社海地太子港13日综合外电)加勒比海贫国海地昨天发生200多年来规模最大的强震,数千栋建筑物倾颓坍塌,连总统府和联合国总部都难逃强震威力。无数民众仍被困在几吨重的断垣残壁之下。首都满目疮痍的街道上,散乱一具具罹难者的尸体。茫然无助和受伤的民众,在逐渐低垂的夜幕中,仍枯坐在街道上等待援助。

海地昨天下午发生规模7.0的强烈地震后,人口200万的首都太子港(Port-au-Prince),举目所望都是残破不堪的景象,损害程度仍无法得知。除了坍塌建筑物旁陈躺的死者,全国死伤人数难以估计。

富丽堂皇的总统府严重损毁,联合国维和任务总部成了一堆废墟,大片的简陋房舍摇摇欲坠。建筑物倒塌所引起的漫天尘土,笼罩在首都太子港上空达数小时之久。

海地长期遭受天灾人祸的蹂躏,民不聊生。尽管如此,美联社记者目睹强震过后的惨状,仍感到怵目惊心。

大地震后接连发生数起余震,首都陷入一片恐慌;全身覆满尘土的妇女,从瓦砾推中奋力爬出来,嚎啕痛哭。惊慌失措的民众,牵着手在街上漫无目的游荡。时至夜深,数以千计的民众仍然聚集在公共广场上合唱圣诗。

这起强震造成千上万的民众无家可归,市区偷工减料的建筑,平日已是危机重重,地震时应声倒塌,许多人无辜丧生。

曾任海地国会议员的吉勒斯(Louis-GerardGilles)医师忙着协助生还者,他表示:“这里的医院没办法应付这么多罹难者。海地需要祷告,我们都需要一同祷告。”

美联社摄影师目击贝松市(Petionville)一家残破的医院里,众多伤者哀嚎求助。贝松市是太子港的高级住宅区,许多外交人员和海地富人居住于此,但也不乏穷人踪影。

在一栋倾颓的四层楼公寓旁,一名年约16岁的女孩站在车子顶端,努力往颓墙的裂缝中窥视;同时间有数名男子,拖拉着一条伸出瓦砾堆的腿。女孩说她的家人被困在里面。

联合国总部所在的五层楼大楼,如今夷为平地。联合国维和人员在大楼废墟中寻找生还者,负责人李洛伊(Alain Le Roy)昨天深夜表示:“到我们通话为止,还没有人生还。”

李洛伊指出,联合国许多人员下落不明,包括联合国驻海地维和特派团指挥官阿纳比(Hedi Annabi),强震袭击时他还在总部内。2004年海地发生暴动,当时的总统被赶下台。此后联合国前后共有9000多名维和士兵驻派海地。

海地的总统府建筑,大部分在强震中崩塌损毁。但海地驻墨西哥大使曼纽尔(Robert Manuel)表示,总统浦雷华(Rene Preval)和夫人逃过一劫。曼纽尔未提供进一步消息。

美国地质调查所(US Geological Survey,USGS)指出,这场规模7.0的强烈地震,于当地时间下午4时53分来袭,震央位于太子港西方约15公里处,地震深度仅8公里之浅。USGS地球物理学家玛拉诺(Kristin Marano)表示,这是1770年以来,海地所遭遇规模最大的地震。

美国南加州大学(USC)地震专家乔登(TomJordan)指出,地震沿着“走向滑移断层”(strike-slip fault)爆发,起因是垂直断层的一侧,水平滑过另一个断层所致。

乔登表示,地震的威力相当强大,再加上震央距离太子港很近,因此很容易造成建物损毁和严重伤亡。

乔登说:“这次死伤人数将会很惨重。”

海地全国人口约900万,大多生活在赤贫状态。海地历经多年的政治动荡,政府未曾有效订定建筑标准,贝松市曾于2008年11月发生学校倒塌事件。太子港市长估计,全市约有60%的建筑都是偷工减料的成果,在一般情况下都不见得安全。

同样位于伊斯帕尼奥拉岛(Hispaniola Island)的邻国多明尼加(Dominican Republic),也感受这起强震的威力,但该国并未传出灾情。古巴东南部的房舍也随之晃动,但没有传出重大损伤。

国际红十字会(International Red Cross)发言人康涅利(Paul Conneally)预估,海地可能有300万人受到强震影响,大概需要1到2天的时间,才能够了解灾情的严重程度。

路透从太子港传回的画面显示,首都街道上陷入一片混乱,不知所措的民众在废墟中呜咽啜泣。

天主教救济服务组织(Catholic ReliefServices, CRS)发言人法哈度(Sara Fajardo)向洛杉矶时报(Los Angeles Times)表示,该组织驻海地的代表说,死亡人数可能高达数千人。(译者:中央社蔡函岑)

相关新闻
强震重创海地 红十字会估灾民多达300万人
海地强震  台大使瓦砾堆6小时脱困
马英九指示全力协助海地救灾
日本地震专家建议海地  把握72小时抢救时间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